(二)报道内容重视工作轻视生活
一些地方报刊,特别是都市报、晚报等,平民化和生活化办报是符合报纸发展规律的,并且已经得到人民群众的支持和认可,报纸时政新闻报道同样也应该尽量符合这条规律。所选取新闻、所切入的角度和所阐述的内容也应该以贴近百姓生活为主,关注老百姓的衣食住行。报纸的版面和标题也应该贴近老百姓,语言上通俗易懂,提倡用老百姓的语言写出老百姓所关心的时政。
当下有一部分报纸的时政新闻报道内容更多的是重视工作而忽视对群众生活的关注。不少报纸认为时政新闻就是党政机关发布的公文,将政府对外发布的政策原文和领导人的讲话全文摘下,不加筛选就全部发布。有的报纸只满足于将会议讲话内容全部刊登,把每个内容点都依次罗列,这样的报道就不可避免和政府工作报告雷同。报道看似齐全重要,实际上则是缺乏重点,广大读者难以找到、难以体会出与自身生活相关的内容。有的时政新闻本应该是关联百姓生活,新闻标题的选择也应直接选择这一面,但是记者将大量的篇幅用在了报道领导的工作上,真正留给老百姓的有用信息寥寥无几。在《人民日报海外版》2013年4月20日刊登的“李克强会见国际计生联会长并且公开防控禽流感疫情”的报道中,大部分的报道都是会议的工作内容,比如如何与其他国家相互配合建立疾病防控,必须努力建设人口均衡型社会,实现人与自然资源合理协调,提高人口素质等等;具体是准备如何做到公开防控的,文中并没有详细报道。禽流感的控制和和预防关系到每个国人的身体健康,老百姓更愿意看到的是防控的具体措施和方法,如在日常生活总如何预防禽流感,或者是一些感染者的治疗情况和治愈者的案例,这些内容才能帮助民众更加了解如何应对禽流感,才能从心理上减轻民众对禽流感的恐惧,坚定民众对抗击禽流感的决心,更加愿意支持和配合国家对疫情的控制工作。
(三)报道语言呆板
很多报纸的时政新闻,都存在报道语言呆板的问题。即使是办报倾向大众化,呼吁语言灵活化的都市类报纸,也存在这样的弊端。
很多时政新闻已经形成了一种固定的报道语言模式。开篇是某某领导强调,结尾是某某领导呼吁,语言生硬、重复,单调,这样的时政新闻报道语言呆板,受众看了第一段就知道后面写的是什么,想提起兴趣都难。这种报道语言没有突破定式,亲民化的特点未得到体现。时政新闻的内容本是读者比较关心的,但单调乏味的报道语言影响了报纸的整体风格,使受众的关注程度大打折扣。2013年1月18日《人民日报》 刊登的题为“研究部署加强新形势下党员发展和管理工作”一文中,通篇都是会议内容,该文章一共分为四段,每一段都是以会议指出、会议要求、会议强调、会议重点为开头,正文内容也都是一些会议精神和会议要求,让民众看起来很陌生,有一种置身事外的感觉。2013年2月25日《人民日报》刊登的题为“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一文中,刊登的全部是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每一段都是以“习近平主持”、“习近平指出”、“习近平强调”为开头,在主要段落中全是开会的原话,没有任何侧重角度,文章的结尾段的段首句依然是“习近平指出”。很多时政新闻虽然政策性很强,语言却很呆板,导致受众很难有兴趣去理解和接受,即使认真阅读了,也很难从中很难找到有用信息,实用性不强。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下一页
报纸时政新闻亲民化策略研究+亲民化途径 第5页下载如图片无法显示或论文不完整,请联系qq7520187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