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论文范文课程设计实践报告法律论文英语论文教学论文医学论文农学论文艺术论文行政论文管理论文计算机安全
您现在的位置: 毕业论文 >> 课程设计 >> 正文

自动检测技术及仪表课程设计之电容式传感器 第2页

更新时间:2007-10-1:  来源:毕业论文

    

1.变极距型( )电容传感器

变极距型传感器其电容器的电容量

            

其中 初始电容    

 由上式可知 是反比非线性关系。所以这种传感器被限制在一个较小的 范围内变化才能近似线性。见下图,当 减小 时,电容C增加 ,

则:

电容相对变化:

变极距型电容传感器输出特性:

时,用泰勒级数展开

对上式作线性处理(忽略高次项), 才能近似线性,

定义灵敏度为单位位移引起的输出电容相对变化量,即

讨论:

1)要提高传感器灵敏度K应减小初始极距 。但极间受电容击穿电压限制,非线性随相对的位移 的增加而增加,为保证线行度应限制相对位移。

2)起始极距 K、相对非线性误差相矛盾,适合测小位移。

3)为提高灵敏度和改善非线性,一般采用差动结构(一个动片,两个定片)当一个电容量增加时( )另一个电容量减小( )。

对于差动式变极距型电容传感器,其输出特性有:

动式变极距型电容传感器结构见下图,差动式两电容的特征方程式为

 

电容的相对变化量为:

     

忽略高次项得

则传感器(差动式)灵敏度为

相对非线性误差为:

结论:

差动式电容传感器比单个电容灵敏度提高一倍,非线性误差减小(多乘 因子)。

2. 变面积型(S

平板电容的初始电容:

当动极板移动ΔX后,两极板间的电容量变为:

 

平板变面积式传感器灵敏度为

结论:

变面积式电容传感器输出特性为线性,适合测量大位移。灵敏度K为常

数。

3. 变介电常数式(

当某种介质在两固定极板之间运动时,电容量与介质参数之间的关系为:


分三种情况来介绍变介电常数式电容传感器原理:

1测介电常数 d为运动(被测)介质的厚度,当介质厚度d保持不变,而 改变时,电容增加ΔC产生的电容相对变化。ε0为真空介电常数。 

原理可以用平板电容器(其结构见上图)说明, 由物理学可知,在忽略边缘效应的情况下,平板电容器的电容量为

 

式中  

  —真空的介电常数, =8.854×10-12F/m

        —极板间介质的相对介电系数,在空气中,

           —极板的遮盖面积(m2);

           —两平行极板间的距离(m)

上式表明,当被测量 发生变化时,会引起电容的变化。如果保持其中的两个参数不变,而仅改变另一个参数,就可把该参数的变化变换为单一电容量的变化,再通过配套的测量电路,将电容的变化转换为电信号输出。根据电容器参数变化的特性,电容式传感器可分为极距变化型、面积变化型和介质变化型三种,其中极距变化型和面积变化型应用较广。

根据这一性质,我们将通过改变 (极板距离)使电容量 变化的电容式传感器称变极距型传感器(测小位移);改变 (极板面积)的称变面积型传感器(较大范围测线,角位移);改变 (极板介质)的称变介质型传感器(测液面高度,料位)。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自动检测技术及仪表课程设计之电容式传感器 第2页下载如图片无法显示或论文不完整,请联系qq752018766
设为首页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

copyright©751com.cn 辣文论文网 严禁转载
如果本毕业论文网损害了您的利益或者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及时联系,我们一定会及时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