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论文范文课程设计实践报告法律论文英语论文教学论文医学论文农学论文艺术论文行政论文管理论文计算机安全
您现在的位置: 毕业论文 >> 课程设计 >> 正文

2DPSK调制系统(电路图+框图)

更新时间:2010-7-1:  来源:毕业论文

2DPSK调制系统(电路图+框图)
内    容:  (一)设计要求
(二)题目分析
(三)理论依据
(四)整体构思
(五)具体实现
(辣)各部分定性分析
(七)问题及注意事项
(八)设计心得
(九)参考文献
(十)器件说明
一、 设计要求:
1. 要求设计一个2DSPK调制电路,实现移相键控。
2、电路要求
(1) 载波频率为5MHZ;
(2) 利用TKCS—A型通信系统原理实验装置;
(3) 利用YB4340C示波器观察波形;
(4) M序列发生器的码长M=31
二、 题目分析:
由于大多数数字基带信号是低通型的,而实际信道多为带通型,因此这种信道不能直接传输基带信号,必须用基带信号对载波进行本文来自辣文论文网调制。而调制又有调幅、调频、调相三种基本形式。在恒参信道条件下,相移键控与幅度键控和频移键控相比,他不仅具有较高的抗噪声性能,并能有效地利用所给定的信道频带,即使是在有多径衰落的信道中也有较好的效果,因此PSK是一种较好的调制方式,移相键控又分为绝对移相(2PSK)和相对移相键控(2DPSK)两种形式。绝对移相是用已调载波的不同相位来代表基带信号的,在解调是时,必须要先恢复载波,然后把载波与2PSK信号进行比较,才能恢复基带信号。由于接受端恢复载波采用二分频电路。他存在相位模糊,即用二分频电路恢复的载波有时与发送载波同相,有时反相,而且还会出现随机跳变,这样就给绝对移相信号的解调带来困难;而相对一向的基带信号是由相邻两码元相位的变化来表示的,它与载波相位无直接关系,即使采用同步解调,也不存在相位模糊问题,因此在实际设备中,相对移相得到了广泛的运用。
三、 理论依据:
在DPSK中,输入的二进制序列,即M序列,常称为绝对码,首先将其差分编码,变成差分码又称相对码。再用PSK调制器进行绝对调制。差分码都采用二进制编码形式,所以这种调制常称为二进制相移键控(BDPSK)简称DPSK。2DPSK的理论波形如下图所示:
2DPSK它是利用前后码之间载波相位的变化表示数字基带信号的,这时载波信号的相位与数字信号的“1”码或“0”码之间没有固定关系。相位关系又有两种定义法,即向量差和相位差。向量差是指前一码元的终相与本码元的初相比较,是否发生相位变化;而相位差指前后两码元的初相位是否发生了变化。
四、 整体构思:
调制系统由基带信号产生部分、载波信号产生部分和调制部分组成。一般数字基带信号都是随机的,所以用最常见的伪随机序列M序列来代替数字基带信号。高频载波用晶振振荡产生。利用相乘器或数据选择器实现基带信号对载波信号的调制
我们知道2DPSK是由2PSK转换过来的,要想得到2DPSK信号就要先得到2PSK信号。
 (1)2PSK可采用相乘器的模拟法,也可采用键控法来实现调制。如下图所示。模拟法中S(T)必须是双极性信号。键控法中,两种相位的振荡信号被基带信号S(T)控制。当S(T)=0时开关打向上,输出0相位载波COSWcT;当S(T)=1时,开关打向下,输出π相位载波COS(WcT+π)。其原理框图如下所示:
 (2)2DPSK信号可以看作是数字基带信号S(T)先进行差分编码,再进行2PSK调制的结果,因此只需在2PSK调制器之前加一个差分编码器就产生了2DPSK信号。其原理框图如下所示:
五、 具体实现:
2DPSK调制系统的框图如下图所示,下面将分几部分说明
1、 M序列发生器
实际的数字基带信号是毕业论文http://www.751com.cn/多项式f(x)=X5+X3+1组成的五级线性移位寄存器,就可得到31位码长的M序列。码元定时与载波的关系可以是同步的,以便清晰观察码元变化时对应调制载波的相应变化;也可以是异步的,因为实际的系统都是异步的,码元速率为1Mbt/s。
如附录电路图所示,为TKCS—A型通信系统原理实验装置原理图。M序列发生器是由74LS164(IC3)八位移位寄存器、74LS04(IC4)辣反相器、74LS86(IC6)四二输入异或门、74LS30(IC5)八输入与非门组成。利用10M晶振产生一个正弦波,经过十分频和非门变成1M赫兹的脉冲信号接移位寄存器的CP端,移位寄存器在脉冲的作用下,依次实现引脚的位移。图中M序列从TP2测试端输出,即TP2端输出的是绝对码。具体电路如下图所示:
2、 相对移相和绝对移相
移相键控分为绝对移相和相对移相两种。以未调载波的相位作为基准的相位调制叫做绝对移相。以二进制调相为例,取码元为“1”时,调制后载波与未调1388

[1] [2] [3] 下一页

2DPSK调制系统(电路图+框图)下载如图片无法显示或论文不完整,请联系qq752018766
设为首页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

copyright©751com.cn 辣文论文网 严禁转载
如果本毕业论文网损害了您的利益或者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及时联系,我们一定会及时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