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论文范文课程设计实践报告法律论文英语论文教学论文医学论文农学论文艺术论文行政论文管理论文计算机安全
您现在的位置: 毕业论文 >> 课程设计 >> 正文

换位思考与人为善课件 第2页

更新时间:2011-1-2:  来源:毕业论文

换位思考与人为善课件 第2页
  分享—(学生介绍经历与感受)

  分析—好心没好报,为什么?

  活动小结:活动A—图片测试“你看到的是什么?”

  引导—能否看到几个人坐在一个有树的沙丘前面?将头往左下摆90度,能否看到一个侧脸?

  为什么两次看到的会不一样?(角度不同)

  这对我们思考“为什么好心没好报”有什么启示?

  延伸—当你两个角度都尝试过了,现在,不管是采取哪种姿势,你都能“看”出(知道)有两种可能。

  小结—换个角度,也许就会有不同的看法;多一个角度,就多一种理解。

  换个角度再来看自己的“好心”,也许会发现对别人来说,那并不是好心,那么,也就能理解为什么对方“不领情”了,因此会少了许多委屈和抱怨。(也会在别人对自己“好心办坏事”时不耿耿于怀于坏事,而会更多看到其“好心”。)

  看来,只有理解他人,才能与人为善。

  过渡—如何理解他人呢?

  点题—善于换位思考,好心才不会没好报。

  活动B—谁能以最快的速度猜出从手机的背面能看到什么?

  小结—顾名思义,换位思考就是站在对方的立场,看人之所看,感人之所感,想人之所想。

  过渡—换位思考,可以是物理位置的转换;更多的时候,是以心理换位的形式进行的,主要的方法是在内心进行某些对话。

  学生练习:一、针对①号资料,练习与探究

  练习—小组内进行对话练习“假如我是他(她),我不希望……”

  方法:回到当时的情境中,以这样的对话方式设想对方为什么会有那样的行为、反应,可能是因为不希望什么才会那样做。

  交流—当你理解了对方所不希望的之后,原来因“好心没好报”而产生的感受是否有所变化?

  这种变化对你以后的行为可能会有什么影响?

  这样的对话对我们与人交往有什么启示?

  小结—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人所不欲,更加勿施于人。

  二、针对②号资料,练习与探究

  练习—小组内进行对话练习“假如我是他(她),我难免会……”

  方法:回到当时的情境中,以这样的对话方式设想对方为什么会有那样的行为、反应,可能是由于什么难以避免的原因才会那样做。

  交流—当你理解了对方所难免会的之后,原来因“好心没好报”、“好心办坏事”而产生的感受是否有所变化?

  这种变化对你以后的行为可能会有什么影响?

  这样的对话对我们与人交往有什么启示?

  小结—将心比心,宽以待人;

  三、针对③号资料,练习与探究

  练习—小组内进行对话练习“假如我是他(她),我需要……”

  方法:回到当时的情境中,以这样的对话方式设想对方为什么会有那样的行为、反应,可能是由于什么需要才会那样做。

  交流—当你理解了对方所需要的之后,原来因“好心没好报”、“好心办坏事”而产生的感受是否有所变化?

  这种变化对你以后的行为可能会有什么影响?

  这样的对话对我们与人交往有什么启示?

  小结—设身处地,善解人意

  过渡—换位思考的方式包括……,他们是逐层深入的,共同的实质是什么?

  探究活动:换位思考的实质

  活动—递东西(剪刀、杯子、课本“给我看看你书本里的签名”)

  分享—**同学递东西的方式是否换位思考的结果?

  怎样做能更体现“设身处地、善解人意”?

  (备用:体现科代表善于换位思考的细节——练习册,会翻开到需批改的地方叠放;单张的作业纸,会折起或拿东西压住……)

  小结—换位思考的实质是对交往对象的切身关注,是理解,也是关爱。

  作业—生活中有许多细节可以锻炼我们的换位思考,体现我们是与人为善的。

  探究活动:换位思考综合运用之——换“挑剔”为“欣赏”

  引导—换位思考的实质是对交往对象的切身关注,除了物理和心理位置的转换之外,换位思考的方式还包括态度的转换。

  分析—如果我们以挑剔的眼光看人,会感到?会采取什么行为?

  如果我们以欣赏的眼光看人,会感到?会采取什么行为?

  那么,如果我们换“挑剔”为“欣赏”,则:

  小结—去“讥笑、不满、愤怒和误解”;

  得“尊重、信任、感激、理解和友善”

  活动—从欣赏的角度,列举原来你抱怨他“不领情”的人值得感谢的三个地方。

  从欣赏的角度,列举原来你抱怨他“好心办坏事”的人值得感谢的三个地方。

  课堂小结:(图文)

  由于地球是圆的,我们希望得到善待,我们就选择与人为善,学会换位思考,让自己发动、处于更多的“善的循环”。做到: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理解至上,善待他人。

  师生活动:知情共升——《多帮别人想》

  感受—播放、聆听

  分享—歌曲所倡导的“多帮别人想”,就是我们这节课所探讨的“与人为善”。

  我们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但歌词多次出现“如果你,你……”,给我们的感觉是在指导别人,能怎么修改使其指向自己?

  活动—伴随调子歌唱,关键是要让“我”掩盖住原歌中的“你”。

  结束寄语:换位思考,与人为善,让世界的笑容更灿烂。

  拓展练习:《与人为善》三部曲(见附录)

  附录: 的《与人为善》三部曲

  第一部:设想曲(根据自己的设想,完成以下换位思考的练习,体现与人为善的理念)

  1、当妈妈烧焦了饭菜时,我想:“如果我是她,我不希望 ”,于是,我会 。

  2、当爸爸弄丢钱包时,我想:“如果我是他,我不希望 ”,于是,我会 。

  3、当同学出糗时,我想:“如果我是他(她),我不希望 ”,于是,我会 。

  4、当竞争对手失败时,我想:“如果我是他(她),我不希望 ”,于是,我会 。

  5、当弟弟被父母骂时,我想:“如果我是他,我不希望 ”,于是,我会 。

  6、当姑妈在餐桌上放屁时,我想:“如果我是她,我不希望 ”,于是,我会 。

  7、当小丁被捉弄时,我想:“如果我是他,我不希望 ”,于是,我会 。

  8、当老师提问我时,我想:“如果我是他(她),我不希望 ”,于是,我会 。

  9、当同桌对我遮遮掩掩时,我想:“如果我是他(她),我不希望 ”,于是,我会 。

  10、当很多人排斥小凡时,我想:“如果我是他(她),我不希望 ”,于是,我会 。

  11、当朋友不同意我时,我想:“如果我是他(她),我难免会 ”,于是,我会 。

  12、当爷爷第101次唠叨时,我想:“如果我是他(她),我难免会 ”,于是,我会 。

  13、当服务员迟迟不上菜时,我想:“如果我是她,我难免会 ”,于是,我会 。

  14、当老师的答案错误时,我想:“如果我是他(她),我难免会 ”,于是,我会 。

  15、当朋友误会我时,我想:“如果我是他(她),我难免会 ”,于是,我会 。

  16、当弟弟偷拿我零钱时,我想:“如果我是他,我难免会 ”,于是,我会 。

  17、当楼上淋花水溅湿我家衣服时,我想:“如果我是他,我难免会 ”,于是,我会 。

  18、当妈妈冤枉我时,我想:“如果我是他(她),我难免会 ”,于是,我会 。

  19、当同学背后说我坏话时,我想:“如果我是他(她),我难免会 ”,于是,我会 。

  20、当排队下楼有人撞到我时,我想:“如果我是他(她),我难免会 ”,于是,我会 。

  21、当妈妈搞清洁时,我想:“如果我是她,我需要 ”,于是,我会 。

  22、当异性同学疏远我时,我想:“如果我是他(她),我需要 ”,于是,我会 。

  23、当爸爸满脸疲倦回家时,我想:“如果我是他,我需要 ”,于是,我会 。

  24、当科代表催交作业时,我想:“如果我是他(她),我需要 ”,于是,我会 。

  25、当班主任拎着清洁工具时,我想:“如果我是他(她),我需要 ”,于是,我会 。

  26、当老师准备发言时,我想:“如果我是他(她),我需要 ”,于是,我会 。

  27、当同桌打喷嚏时,我想:“如果我是他(她),我需要 ”,于是,我会 。

  28、当邻居出差时,我想:“如果我是他(她),我需要 ”,于是,我会 。

  29、当姐姐夹菜弄不起来时,我想:“如果我是她,我需要 ”,于是,我会 。

  30、当有人问路时,我想:“如果我是他(她),我需要 ”,于是,我会 。

  第二部:行动曲(记录你曾经有过的运用换位思考、实现与人为善的事例)

  31、当 时,我想到了 ,于是,我就 ,结果 。

  32、当 时,我想到了 ,于是,我就 ,结果 。

  33、当 时,我想到了 ,于是,我就 ,结果 。

  34、当 时,我想到了 ,于是,我就 ,结果 。

  35、当 时,我想到了 ,于是,我就 ,结果 。

  36、当 时,我想到了 ,于是,我就 ,结果 。

  37、当 时,我想到了 ,于是,我就 ,结果 。

  38、当 时,我想到了 ,于是,我就 ,结果 。

  39、当 时,我想到了 ,于是,我就 ,结果 。

  40、当 时,我想到了 ,于是,我就 ,结果 。

  41、当 时,我想到了 ,于是,我就 ,结果 。

  42、当 时,我想到了 ,于是,我就 ,结果 。

  43、当 时,我想到了 ,于是,我就 ,结果 。

  44、当 时,我想到了 ,于是,我就 ,结果 。

  45、当 时,我想到了 ,于是,我就 ,结果 。

  46、当 时,我想到了 ,于是,我就 ,结果 。

  47、当 时,我想到了 ,于是,我就 ,结果 。

  48、当 时,我想到了 ,于是,我就 ,结果 。

  49、当 时,我想到了 ,于是,我就 ,结果 。

  50、当 时,我想到了 ,于是,我就 ,结果 。

  第三部:感悟曲(引用课本相关理念,结合自身实践,谈谈对“换位思考,与人为善”的感悟。)

上一页  [1] [2] 

换位思考与人为善课件 第2页下载如图片无法显示或论文不完整,请联系qq752018766
设为首页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

copyright©751com.cn 辣文论文网 严禁转载
如果本毕业论文网损害了您的利益或者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及时联系,我们一定会及时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