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诚信危机原因探析及对策研究 第2页
1.5政府自利扩张是诚信危机产生的社会根源
政府自利,简而言之,就是政府追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的属性。由于政府对社会公共事务进行管理时具有强制性和执行性,即以国家权力的强制力为后盾,执行国家的法律、法规、政策等,因而便具有了用权上的方便性和既得的特殊待遇。如特殊的政治地位和经济待遇、社会产品的垄断经营和精神文化特权等。从理论上讲,政府自利如果控制在一定范围内,有助于政府提高行政效率。然而,政府自利一旦过度其质就发生改变,行政权力就会异化。这是因为,首先,政府要想追逐额外利益,权力性质必然发生变异。权力变异后,政府考虑的首先不是公众利益,而是集团、部门和少数人的利益。这就是人们常说的政府利益部门化,部门利益个人化。其次,在追逐利益的过程中政府组织会滋生食利阶层,这种阶层一旦形成,它会以行政权力干扰国家政策,与相关部门争夺利益,甚至向中央政府要求分利。因此,政府自利的扩张现象如果不能有效遏制,诚信道德就无法建立。所以,政府自利扩张是诚信危机产生的社会根源。 2诚信缺失的治理对策
诚信危机给我们带来的种种弊端是有目共睹的,不少人已深受其害。我们必须重视其消极影响,深究其因,加强诚信道德教育,健全诚信道德体系,使经济、社会走上良性运行的轨道,更好地建设社会主义的小康社会。
2.1建立健全全社会道德规范体系,加强诚信道德建设
道德规范所体现的实质也就是最核心的诚信道德精神。因而,强化诚信道德精神的同时,必须强调诚信道德规范。培养公民集体主义精神,讲公平,讲和谐,讲诚信。如果无诚信可言,也就无合作可言。所以,加强诚信道德建设,讲求诚信原则。说真话,不搞欺诈,讲求货真价实。言而有信,一诺千金。
2.2在全社会实施诚信道德教育,强化现代诚信理念
诚信问题的解决离不开道德的介入。而且从某种意义上说,道德的约束比法律的约束范围广、效果好。为此,要广泛开展诚实守信的宣传教育,要让人们认识到,诚信不是空洞的概念,而是基础、是资本、是财富,是个人、企业甚至国家发展的竞争力所在;要认识到人无信不立、企业无信不旺、政府无信令不行、社会无信基不稳;拥有良好的诚信,各经济主体便可在市场经济活动中游刃有余,领先对手;没有诚信,则将寸步难行,无立足之地。通过宣传教育,在全社会形成“守信光荣、失信可耻”的道德氛围和讲诚信的良好风气,对社会上发生的不讲诚信道德的人和事要进行道德鞭挞、舆论谴责,逐渐培育“诚信至上”的全民意识和社会道德。从而自觉遵守市场经济的诚信原则,把诚信作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内生要素和力量,并运用它来规范市场经济秩序。
2.3加强法制建设,增强诚信的法律保护机制
诚信环境既来自于道德,又来自于法律,两者相辅相承,缺一不可。因此,仅仅靠人们的自我道德约束,很难真正解决诚信危机问题,还必须采取法律手段,通过强制性措施强化人们的诚信意识。由于我国建立市场经济的时间短,各项法律制度很不完善,严重滞后于经济的发展,从而造成在很多方面无法可依。因此,我国的立法机关应尽快加强立法工作,建立健全文护诚信社会和信用经济的法律制度。首先,制定有关法规,严格规范涉及诚信信息记录、使用及评估活动的机构和组织的行为。其次,应加大执法力度。司法部门应清除司法腐败,确保执法必严、违法必纠,使法律在防范和化解诚信危机中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威。再次,利用现代信息化手段,对个人、企业的诚信记录实行信息联网共享,使失信者一处失信、处处碰壁。最后,应加大对“失信”的处罚力度,使不守诚信者在名誉、经济上都受到损失,而守城信者义利并举。
2.4规范政府行为,树立诚信权威
解决诚信危机问题,还必须要规范政府的行为,树立诚信权威。首先,要明确界定政府管理的权限。要求政府部门必须规范自己的行为,要从过去那种行政型组织向法制型组织转变,消除对市场的经济干预,尊重和保护公民的合法权益、依法行政、为社会服务以及诚信等。其次,政府要稳定政策,增加政策的透明度,要开诚布公,充分接受人民的监督和批评,充分反映人民的利益和意志,使企业和消费者能够理解政策的制定过程,对政策有个正确的、长期的预期,避免追求短期利益。再次,克服地方保护主义,消除各种腐败现象。公平地文护市场竞争秩序,不能以权力干预市场,不能干预司法和纵容包庇逃废债务、制假贩假行为,要惩罚背信活动,文护法律尊严,为全社会树立诚信榜样。
总之,如果市场经济环境较为公正,社会法律体系较为健全,政府行为较为规范,那么,所有的人都会逐步意识到,诚信是对自身有最大好处的事情。遵守信用可获得社会尊重,遵守信用可多贷款,遵守信用可先买东西后付款等,而且可以减少交易成本,人与人的关系也会更加亲密,人与人之间充满了信任与尊敬,社会良好的风气也就自然形成,人们的思想道德水平将会得到进一步提高,整个社会的文明程度就会达到一个新的层面。
参考文献:
[1]阮守华.道德文化的缺失与重建[J].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3.
[2]王大用.市场经济必须是信用经济——论建立健全信用体系的必要性[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1.
[3]杜金岷,林永亮,朱小明.社会信用学的经济分析[J].学术研究,2001.
[4]王学义.企业伦理学[M].成都: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4. 转上一页 [1] [2]
免费论文-诚信危机原因探析及对策研究 第2页下载如图片无法显示或论文不完整,请联系qq7520187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