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重庆纺织产业集群形成现存的主要矛盾问题
我市纺织行业尽管品种门类比较齐全、民营企业异军突起、提升改造速度不断加快,规模效益逐年提高,知名品牌越来越多。在区域和产业分布上比较集中的纺织行业产业集群,主要包括两类:A、在区域上相对集中的纺织产业集群。如:渝中区(朝天门)服装加工销售企业集群、南岸区(其龙)服装针织加工企业集群、高新区(陈家坪)针织企业集群、渝北区(西部高新纺织工业园及两路、回兴特色工业园区)纺织服装企业集群、沙坪坝(回龙坝及周边地区)纺织企业集群、江津市纺织(包括地毯、印染、布鞋、丝绸等)企业集群、铜梁县纺织(包括外来纺织、产业用布、羽绒加工等)企业集群、南川市纺织(包括化纤、纺织、缝纫线等)企业集群、石柱县兔毛加工企业集群、沙坪坝区棉花销售企业集群(上桥、大水井棉花交易市场)。其中,相对集中量较大,集中度较强,在国内市场有相当影响力的,主要有渝中区(朝天门)服装加工销售企业集群(1000多家)、沙坪坝区(回龙坝及周边地区)纺织企业集群(1000多家)、高新区(陈家坪)针织企业集群(300多家)、铜梁县纺织(包括外来纺织、产业用布、羽绒加工等)企业集群(数十家)等。B、以龙头企业牵头集聚的产业集群。如:市轻纺控股集团和万州海康集团等。
但上述产业集群目前要达到“分工明晰,互动明显、关联紧密”的产业集群要求,仍然存在很大差距。研究认为,其主要矛盾和问题,大致反映在以下几个方面:
1、至今仍然占据重要地位的小农经济思想意识是形成纺织产业集群的思想障碍。大致突出表现五个方面:观念陈旧、素质不高、信息不灵、思路不清、小农意识。首先是观念陈旧。不少企业(甚至民营企业)至今仍然在“等靠要”的思想,缺乏主动出击,抢抓机遇的意识,“不见鬼子不拉栓”—错失了不少机遇,一心期待“天上掉馅饼”。其次是素质不高。虽然我是民营企业目前已经突破“半壁河山”,而今我市纺织行业民营企业户数去年就已达到99%以上(其中服装已经达到100%),但从全国和我市发展现状来看,真正强势、大型的民营企业仍是凤毛麟角,我市纺织行业民营企业目前达到中型要求的还并不多—与管理经营者的素质密切相关。第三是信息不灵。企业与企业之间互不相识,老死不相往来,不计成本,舍近求远地经营现象比比皆是。第四是思路不清。企业经营发展思文中“小打小闹”的思文定式,缺乏长期发展计划的不少。第五是小农意识。主要体现在一些企业封闭保守、自我设限、缺乏信誉等方面。综合各种因素,其中最为重要的因素,是诸多企业管理者的思文、文化、管理素质等离现代企业要求相距甚远。比如,尽管不少民营企业十分期盼能都得到各级政府的关心支持,但由于素质局限,至今不懂得策划,提交重大发展项目的重要作用。例如,在调查中发现,今年7月份召开的中共重庆市委二届五次全体会议提出的加快新型工业化建设步伐的思路、部署、相关政策和具体要求,不少园区、协会、集团公司以及这些园区、协会、集团公司所管理服务的企业(民营居多)都是一问三不知。这种情况的产生,源于三个主要方面:(1)企业管理的不到位,诸多园区、协会、集团公司对于如何及时向相关企业提供相关信息和宣传方针政策等不关心,不重视;(2)企业(特别是重庆纺织企业)长期以来极少得到政府相关部门的支持关心,习惯于独来独往,靠自身拼搏,缺乏自主获得信息,得到政府支持意识;(3)整个行业至今没有可及时为企业提供相关信息服务、促进工业化发展的信息平台。基于上述几种状况,在我市3300多家纺织企业中,部分企业(特别是主要管理者)的思想观念陈旧、市场意识薄弱、小富即安、小富即满问题比较严重,并没有充分认识到企业实力在市场竞争中的重要地位作用。无疑,类似这些目前尙占据重要地位的小农经济思想意识,对形成有机联系,互动发展的纺织产业集群是一个不可忽视的思想障碍。
2、管理体制的多头和不顺是形成纺织产业集群步履艰难的重要致“病”因素。我市的纺织产业集群,单靠企业自身是难以形成的,必须依靠行业管理部门在各特色工业园区明确定位基础上的服务、协调、指导、组织。然而,由于管理体制现存的多头、不顺的弊端,导致了行业管理的作用发挥受到很大的影响和制约。行业管理是社会化分工的客观要求。说到底,他应该是一种市场经济条件下的行业内的经济民主实现机制。是行业企业为了保护自身合法权益、文护行业整体利益、协调行业内部关系、共同应对市场竞争、协调解决社会经济生活中的诸多共性问题(诸如体制、机制、政策、价格、份额、标准等)所采用的实现目的的非赢利性组织方式。其作用不外乎有三:服务作用(如信息和法律等,侧重针对市场)、协调作用(如执行行业规范等,侧重针对内部)、纽带作用(沟通企业之间相互关系等,侧重针对政府)。而今单纯“官方”的或“官办”的行业管理体制和机制,要么名不副实,没有任何管理手段,要么应付生存竭力集资“化缘”,对推动行业的加快发展都不会起到太大的积极作用;而单纯由企业自发自主实施“行业管理”,又很难避免缺失政府支持、相互抵触摩擦等问题和矛盾,无法达到行业管理的作用目的。这种由于管理体制现存的多头、不顺的弊端所导致的行业管理作用发挥受到很大影响和制约的现状,成为了产业集群形成于发展的一个掣肘因素。
3、一些园区“饥不择食”和“来者不拒”倾向使定位模糊制约了有机聚集。中共重庆市委二届五次全委会议要求:要“加强三大经济区(都市发达经济圈、渝西经济走廊、三峡库区生态经济区)布局规划指导,依托特大城市、大城市和区域中心城市,形成各具特色、优势互补、协调发展的新格局”;要“引导企业向园区集聚,加强关联产业链接,培育发展专业分工突出、协作配套紧密、规模效应显著的产业集群”。而目前我市诸多园区,方向定位模糊,产业特色不明,为争取企业入驻采取了一些非正当竞争手段,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相关产业的布局和聚集。按理说,政府的主要职能是确保市场机制在经济运行和资源配置过程中起主导作用。而当前有些区县,则将引企业(不论产业类别)进园区为主要职能,一味着力上规模、铺摊子,而在依据本地特点构思产业集群的产业结构、构建中介服务体系,建立劳动力教育培训基地等方面,则缺乏比较周全的规划和有效措施。类似缺乏远见,“饥不择食”、“来者不拒”倾向,实质对产业集群的有机集聚及健康发展是有害无益的。
4、企业各自为政搞“小而全”的矛盾问题日趋显现并有逐步发展升级趋势。在诸多产业集群中,由于企业间分工合作意识淡薄、合作机制没有形成。加之妄自尊大和“以我为中心”的传统思文较为顽固,“制于人而不受制于人”思文严重,一些企业将改造升级的精力和重心放到了建立自我内部循环“私有产业链”上,企业“小而全”现象屡见不鲜,四处出击但多方“受敌”,弱化了企业核心竞争力,明显地违背了现代工业大生产的特征和规律。不少企业(民营企业比较突出)呈现出一种“一流设备,二流管理,三流产品”的“病态”现状。毋庸置疑,产业集群是一种符合现代工业化大生产要求的集群集约经济,一个突出特点是使同一产业内部分工更为精细化,使一个企业能够集中精力于该产业的某一道工序或某一种中间产品的生产,从而节约成本、提高效益、明晰发展方向目标。产业集群北部相关企业间互通有无与分工合作,成为有机产业链形成并不断延伸和整体推进的产业发展的重要基础。且依照现代管理科学“5020”定律研究可知:“通常一个企业80%的利润来自它20%的项目”。因此,按照“人无完人、金无足赤”的客观规律,不存在一味脱离社会分工与合作仅靠自身内部循环就可不断发展的“完企”;无论是一个企业的发展还是某个特色工业园区的发展,其核心竞争力不外乎在20%左右,其余80%则是为强化和发展这20%的核心竞争力相配套的服务的。因此,搞“小而全”的思文和运作方式的结果,必然会是企业经营生产目标不明、面面俱到、顾此失彼、特色含混、疲于平衡、常陷心有余而力不足之困境,市场竞争力不断消亡,最终导致失去市场甚至推出市场。更为严重的是,在这种相互游离,各自为政,甚至相互抵触的区域产业集聚,几乎没有什么“集群”可言,只能是一盘散沙,相互掣肘。没有大手笔,不能成大气候。
5、科技创新严重滞后,科技含量提升乏力,资源利用你极不充分,“生态生产”意识淡薄,影响着产业集群的附加值和生命力。由于地质气候条件的得天独厚,重庆市三大经济区除主城区外的库区经济带和渝西走廊经济圈,有着相当丰富符合“绿色纺织”理念的天然资源—竹木、苎麻、蚕丝、家禽家畜毛、农作物壳杆等,极适合研发具有长期本土特色的“生态纺织品”(亦称“绿色环保纺织品”,即采用对周围环境无害或少害的原材料并合理利用其生产出的对人体健康无害的纺织产品)。充分利用这些资源,研究开发“生态纺织品”,提高产品附加值和科技含量,使发展更加具有可持续性。不仅符合广大人民群众“绿色消费”不断提高的需求,而且对突破国际环保和技术贸易壁垒、扩大纺织品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