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论文范文课程设计实践报告法律论文英语论文教学论文医学论文农学论文艺术论文行政论文管理论文计算机安全
您现在的位置: 毕业论文 >> 行政论文 >> 正文

我国会展业发展现状及东莞会展业增强竞争力对策 第4页

更新时间:2010-6-14:  来源:毕业论文
我国会展业发展现状及东莞会展业增强竞争力对策 第4页
2.1.4  注重市场化的新加坡会展业
新加坡是个地域狭小的国家。这里自然资源奇缺,但智力资源却是无限的,仅各种国际会议和展览就对新加坡的经济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据统计,新加坡的国际展会规模次数居亚洲第一位,在世界居第五位。每年前往新加坡旅游观光及参加各种国际会议、展览的人数比新加坡的总人口还多。毫无疑问,会展对新加坡的经济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
新加坡的会展公司一般都有自己的市场调研部门或人员。针对市场需求确定会展项目。所谓展会市场就是一边是有参展需求的厂商,一边是有参观了解这方面展会的人群,能将这两者结合起来的就是会展公司。励展集团每年举办的大型国际毕业论文http://www.Lwfree.cn/期客户,现在许多参展厂商已经习惯于跟着会展走,想要开拓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市场时,先通过会展公司举办展览,以展览会的形式开拓市场。
2.2国内会展业的概况
近年来,国内许多城市把建设展览场馆作为城市形象工程来抓,投入巨大。全国上万平方米的展馆达到30个以上,并形成了北京、上海、广州、武汉、大连等地区中心。正在建设中的南京展览中心,一期工程建筑面积近11万平方米,设有2068个国际标准展位,停车泊位1000辆,其餐饮厅可一次性提供万人同时就餐,建成后即为一流的现代化综合性展馆。但业内专家指出,各地都上马大型展览中心,超越了我国目前经济发展的水平,存在盲目性,形成投资浪费,因此亟需统筹规划管理。从总体上看,会展经济在我国还是一个朝阳产业,通过不断努力和完善,必将由初级阶段走向成熟阶段,对国家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一定会发挥出强大的推动作用。
我国会展业与改革开放同步发展。1978年,境内国际展仅6个,出国参展办展21个。1999年,境内国际展达694个,出国参展办展292个。20年间,展会的数量和规模增长了数十倍[3]。目前,会展业已渗透到各个经济领域,从机械、电子、汽车,到纺织、花卉、食品、家具、各行业都有自己的国际专业展。北京和上海已成为全国最大的会展中心城市。从展览规模看,北京为全国之最;1999年北京就举办了世界建筑师大会、世界万国邮联大会等数十个国际、国内大型会议。亚运村国际会议中心一年内举办的超过千人的大型国际会议达到十二个以上,超过三四百人以上的国际会议有三十多个。
2.2.1  香港会展业
香港素有“亚洲展览中心”的美誉,是世界会展业五大中心之一。虽然这里展馆的面积并不大,并且新建展馆的步伐也慢于周边许多城市,但香港仍然有其他地区不能取代的优势,就是“软件”优势[3]。能够保持这种优势的关键是:香港注重发展与会展业配套相关的“软件”。毫不夸张的说,香港有关设展的各项服务在亚洲中是最完善的。
香港制造业在上世纪七十年代发展迅速,吸引了大批国际买家来此采购,会展业也因此诞生。30多年来,香港已经摸索出一套设立国际展会的经验,得到了许多国际买家的认可和支持。香港是亚洲金融贸易中心,每天有500多架次的国际航班进出香港,特区政府对全球100多个国家的公民实施免签证入境政策。这些条件有利于吸引来自世界各地的商家。香港是自由港,在这里的展览会上达成交易,各国商家享受本地的免税政策,无需经历繁琐的海关申报过程。厂家在香港设展,知识产权能得到有效保护。即使买卖双方有了争议,这里的司法制度也有能力加以仲裁,从而提供可靠的交易保证。此外,香港特区政府和业界人士一直在努力,希望从各个方面巩固香港作为“亚洲展览中心”的地位。
2.2.2  北京会展业
北京会展业是伴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和北京市经济社会发展逐步壮大的,总体上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坐拥首都之利,集合全国政治、文化的核心地位;几百家国际国内新闻传媒机构;除中央部委外,大量使馆、国际国内协会、世界500强企业汇聚于此;加之北京拥有3000多家展览展示公司和2400多家会展公司;良好的会展设施,所有这些都使得北京的会展业一直处在全国领先地位。
北京的展会向来以档次高、规模大著称,比如中国国际服装服饰博览会、北京国际车展、纺织机械展、通信展等。据统计,全国具备举办大型国际展览资格的企业有250多家,北京几乎占据了其中的一半,这些企业的运作模式已经相当规范和成熟。据中国贸促会发布的《中国会展经济发展报告(2006)》透露,2006年北京市举办了689个展会,居全国之首[3]。
2.2.3  上海会展业
上海作为我国的经济贸易中心城市,具有辐射华东、眺望全国的地理优势。上海的开放意识较强,吸引了众多海外企业的关注,在引进优秀人才和先进理念方面走在全国的前列,而众多国际知名企业在上海安营扎寨,也给上海带来了许多国际性会议。同时上海的会展环境相对宽松,市政府对会展业的发展十分重视。
目前,上海会展业规模已居全国首位。专业的会展公司、搭建公司、运输公司已逾百家,会展业以成为上海的朝阳产业,还拥有浦东新国际博览中心、光大会展中心、上海展览中心、世茂商城、上海国际展览中心等现代化的大型展馆。作为都市型服务业的重点领域之一,上海会展业已明确发展定位——建成未来亚太地区会展中心。
据统计,近年来在上海举行的会展数量以每年20%的速度递增。2004年会展数量为250个,到2005年已达330个,当年会展直接成交额550亿元;2006年上海会展业更进一步,会展直接收入达到全国总量的45%,交易额达650亿元。汽车、环保、IT、建筑和生物制药已成为上海会展业的五大热点。据上海展览业协会统计,目前上海会展业的行业带动比值约为1∶9,2006年产生直接效益372亿元。
2.2.4  广州会展业
广州会展业经过20多年的发展,形成了展馆设施日益完善,专业展会蓬勃兴旺的局面[4]。近年来,广州会展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发展优势。一是展馆建设日新月异,广交会展馆多次改造扩建,广州新国际会展中心、锦汉展览馆、广东国际贸易大厦展馆等新展馆的建成,对广州的会展形象有了很大的提升。二是广州展会的总量不少于上海,广州一年有展会300多个,仅广交会展馆一年举办的展会就有60多个。但广州单个展会的规模还不够大。三是中国第一展——广交会的带动作用明显,大珠三角展览带已经形成,它成为了广东经济的助推器。四是广东展览企业以民营公司为主,市场较为成熟。广东目前展览企业2000多家,大多数是民营企业,民营企业在广州办商展为全国最早。五是展览人才素质总体较高。
2.3东莞会展业的概况
东莞会展业发展经历了15年的历程。初期,市政府组织各镇(区)共同举办“东莞改革开放十年成果展示会”,展区仅5000平方米,拉开毕业论文http://www.Lwfree.cn/易总额超过了12亿元;1999年东莞市政府举办了“第一届 中国(东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下一页

我国会展业发展现状及东莞会展业增强竞争力对策 第4页下载如图片无法显示或论文不完整,请联系qq752018766
设为首页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

copyright©751com.cn 辣文论文网 严禁转载
如果本毕业论文网损害了您的利益或者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及时联系,我们一定会及时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