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论文范文课程设计实践报告法律论文英语论文教学论文医学论文农学论文艺术论文行政论文管理论文计算机安全
您现在的位置: 毕业论文 >> 行政论文 >> 正文

人才流动与流失现状动因与对策分析 第2页

更新时间:2011-8-16:  来源:毕业论文
(二)岗位与绩效、薪酬不匹配
美国学者阿姆克尼克特和阿利(Amknecht and Early,1972)在对美国制造业员工辞职率进行分析时发现,决定员工自愿离开企业的所有影响因素中,最重要的影响因素就是相对薪酬水平。[1]
当该岗位的薪酬待遇与给企业带来的价值不相匹配时;组织考核以及以此为基础的晋升、表扬、奖励、福利分配不合理,不能产生应有的激励作用;将导致员工向“高薪”岗位流动,造成部门、企业的人员流失。
(三)企业文化氛围与工作要求不匹配
忽视组织文化的培养,不能使组织产生一种团结合作的文化氛围,也会使组织内部凝聚力减弱;组织文化死气沉沉,无生机活力,没有丰富多彩的娱乐活动;组织人际关系不和谐、矛盾多,存在严重的沟通障碍和人际冲突,都会涣散人才之心,人才的工作兴趣降低而后流失。
三、企业人才流失与流动的对策分析
稳定的员工团队,是企业发展的保障。根据公司现阶段战略目标,将人才分为三类:1、基层人才2、中层人才3、高级人才。针对不同层次的人才,制定人员流失和流动的对策。
(一)企业员工的职业生涯规划:企业内部人员流动
职业生涯规划既要体现员工发展的需要,又要体现企业发展的需要。企业通过对员工职业生涯的规划与相应的管理, 不仅能保证企业内部未来人才的需要, 而且能使人力资源得到有效开发。
1、规划能保证企业未来人才的需要。规划能有效地鼓励员工进行自身职业生涯规划, 以保证出现职位空缺时找到合适的员工来填补。同时, 企业可以根据发展的需要, 预测未来的人力资源需求, 通过职业生涯规划, 为员工提供发展空间, 使员工发展与企业发展结合起来, 有效地保证企业未来发展的人才需要。
2、规划能使企业留住优秀人才。规划能重视了解并开发员工兴趣, 不断地给员工提供具有挑战性的工作任务, 并为他们的成长和发展以及参与管理创造机会和条件, 能够使员工的满意程度增加, 对企业产生归属感,从而留住人才并吸引人才。
3、规划能使企业人力资源得到有效开发。职业生涯规划能使员工的个人兴趣与特长受到企业的重视, 员工的积极性提高, 潜能得到合理挖掘, 从而有效地开发企业的人力资源。同样, 企业组织在了解员工的职业兴趣以及他们对成长与发展的方向和要求后, 结合企业发展的需要, 合理地指导员工进行职业生涯规划,这样不仅使规划本身落到实处,而且也增强企业的有效人力资源, 使企业更适合社会发展和变革的需要。[2]
(二)人岗匹配、岗酬匹配
根据我国人力资源管理的发展现状,要最大化的人尽其才,才尽其用,人事相宜,最大限度地发挥人力资源的作用。
1、根据绩效评价、人才测评体系进行人员动态调整。企业岗位有层次和种类之分,它们占据着不同的位置,处于不同的能级水平。每个人也都具有不同水平的能力,在纵向上处于不同的能级位置。岗位人员的配置,应做到能级对应,就是说每一个人所具有的能级水平与所处的层次和岗位的能级要求相对应。但是,当人员或岗位要求发生变化的时候,要适时地对人员配备进行调整,以保证始终使合适的人工作在合适的岗位上。岗位或岗位要求是在本文来自辣.文;论^文·网不断变化的,人也是在不断变化的,人对岗位的适应也有一个实践与认识的过程,由于种种原因,使得能级不对应,用非所长等情形时常发生。因此,只有不断的根据绩效动态调整。
HR需要根据组织的战略变化、对岗位贡献要求,设计合理的绩效评价体系和人才测评体系。
2、根据宽带薪酬体系指导定薪。针对传统的垂直型工资结构改进建立宽带薪酬体系,支持人才多通道发展,平衡各种类型人才薪酬水平。根据岗位类别划分工资等级,使员工在自己的职业生涯的中,随着能力的提高,承担的不同责任,只要不断地提高改善自己的绩效,就能获得更高的工资。保证企业人才的横向流动。
3、和谐的企业文化。企业文化具有导向和凝聚功能,包括对价值的指导和企业目标的指引。
共同的价值观念使每个员工都感到自己存在和行为的价值,自我价值的实现是人的最高精神需求的一种满足,这种满足必将形成强大的激励。在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氛围中,领导与员工、员工与员工之间互相关心,互相支持。特别是领导对员工的关心,员工会感到受人尊重,自然会振奋精神,努力工作。另外,企业精神和企业形象对企业员工有着极大的鼓舞作用,特别是企业文化建设取得成功,在社会上产生影响时,企业员工会产生强烈的荣誉感和自豪感,他们会加倍努力,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去文护企业的荣誉和形象
随着科技的进步,社会生产力的逐步提高,人力资源作为生产要素,需要根据市场、生产等,进行合理的流动。现代人力资源管理,需要结合企业的战略要求,合理运用HR工具,为企业发展保障人才需求供给,减少人才流失。
参考文献:  毕业论文http://www.751com.cn/  
(1) [英] 迈克尔•普尔、马尔科姆.人力资源管理手册[M]. 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9. 
(2)《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2008.07
(3)《人才招聘配置》.IBM内部参考资料 .

上一页  [1] [2] 

人才流动与流失现状动因与对策分析 第2页下载如图片无法显示或论文不完整,请联系qq752018766
设为首页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

copyright©751com.cn 辣文论文网 严禁转载
如果本毕业论文网损害了您的利益或者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及时联系,我们一定会及时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