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宅人”这一词逐渐被我国本土大众所知是在2007年,很多杂志不约而同的做起了“宅人”的报道,并且还有媒体将“宅人”又拆成了“宅男”和“宅女”。那一年乘“宅男宅女”之风还引进了一个日语的词汇,“干物女”,并很快被本土化的配上了“肉松男”。而随后,2007年底至今,不断有相关的学术研究在期刊上发表,如《说宅男》和《试析宅女》等等。而同一时期,关于一些“网络依赖”和“网络成瘾”的研究和讨论也在展开,多是从精神层面上进行分析,提出了“空心人”、“媒介依存症患者”等说法。由于这类人群的一大特点是“长时间上网”因此,也有很多人将“宅人”和“网络依赖”和“网络成瘾”联系了起来,将概念混淆了。也有人提出了“闷居一族”的说法,强调网络功能的各种丰富和完善,如社交功能、购物功能等,使得人们“变宅”了。《闷居一族,网络依赖是成因》一文中说,“互联网的发展对宅男宅女的形成起着决定性作用。本次民调发现,58.5%的人认为宅男宅女的成因是过度依赖网络”。也有人干脆再次创造,将“宅人”干脆直接限定到“宅青”,同样提出了对于这一群体的社会交往能力退化和网络依赖的担忧。
这里“宅”的含义已经微妙的被改写了,日本和我国本土“暗线”所说的“御宅族”,不是网络“生产”的,而是“网络养育”的。但这一条“明线”上的指向几乎清一色的偏向了“因为网络,人才开始宅”,并且人群多是在学的“青少年”或待业者。
不过随着“宅人”以及相关词语的使用逐渐大众化,被视作“宅人”和自称“宅人”的群体又一次泛化了。2008年后半年,出现一些新的声音和报道,讲述了不同的“宅人”:上班但是一下班或者周末就在家呆着不出去了的“宅人”,soho工作者的“宅人”,甚至花很多时间布置打扫家里照顾花草的“宅人”……
至此早先由台湾那边提出的“宅人”最初的形象也被一点点颠破:首先是不一定看动漫,然后是不一定是失学失业,不一定不做家务,最后慢慢竟然连长时间上网也不是一定的了。
据调查,50%的大学生认为自己不是宅人,但他们中又有60%的人身边有“宅人”。长时间呆在家或者寝室,十分依赖网络、不愿意出门或与“真人”交流、不喜欢运动、讨厌公共场所和人多的地方、喜欢幻想、喜欢虚拟的东西、作息时间不稳定、性格具有“两面性”、真实世界中的朋友不多……调查反映,这几乎是所有宅人的“必备条件”,还有的“宅人”借养宠物、玩PSP游戏机、收藏小东西打发“隐居”时间。83.3%的学生最喜欢的交流方式是在线聊天,而只有10%的学生最喜欢和朋友面对面地交流。有近四成的学生认为,如果有充足的食物和水,自己可以在宿舍“呆上一个星期”。 论文网http://www.751com.cn/
就年龄层次而言,相对于大一学生初入校园、参加社团学生会的热情、大四学生考研就业的忙碌,大二、大三学生更喜欢呆在宿舍里。“刚入学时,我也参加过辩论队和话剧社,但一段时间后,像我这样特长不突出的学生都不愿意去了,只有少数非常活跃的同学在继续,活动有时也挺乏味的。”一位大三的同学说,“其实本身就不喜欢陌生的环境,更习惯与熟悉的朋友在一起,于是渐渐习惯了在宿舍上网、学习的生活。”现在的“宅”日趋年轻化,在校大学生成为“宅人大军”的主力。由于知识经验的相对增多,认知能力和思文能力的相对发展,他们对外部世界的认识不断广泛而深入,特别是对新的自我的发现,使他们的心理活动开始指向自己的内部世界,指向内部世界和外部世界的关系,此时他们逐渐出现了心理上的闭锁性。这种闭锁性,使他们不再轻易向别人吐露真情,交往中的要求较高,选择条件也比较苛刻,此时,他们很难找到“心心相印”、“相互理解”、可以产生心理共鸣的知音,因此常感到不易被人理解并由此而产生不同程度的孤独感,从而导致他们不愿与他人交流的现状。如何看待校园宅人?“宅在象牙塔内,长期缺少与人面对面的交流,很容易导致社交能力变弱、性格孤僻脆弱等问题,一碰到实际生活中的问题就束手无措。尤其在找工作的时候很吃亏,在电脑上写简历写得挺好的,可是一见到面试主考官却半天说不出话来。”一位大四的已经找到工作的学生这样说。 大学生啊,这可都是大学生交出来的数据啊,赤裸裸的说明当代大学生精神世界的空乏以及课余生活的不规律甚至不理性,这些,是否能从高三毕业后失去班主任失去家长老师管制以及大学生本身自制力与发展里看到什么?教育,是教育上的空缺导致的这种令人心痛甚至难以理解的现象,宅,是不是该把这种不适当的现象从大学生这个源头遏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