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传播效果更加削弱化、分散化
新媒体的出现给报纸的舆论引导带来了巨大的机遇,但是有机遇就会有挑战,有利的同时也带来了弊端。新媒体在带来报纸舆论引导内容和形式上改革的同时,也使报纸的传播效果更加的削弱化。
第一、新媒体上信息的快速更替,使得任何的声音都不会长期的存在。新媒体上的信息每时每刻都在更新着,这一分钟的评论会被下一分钟的覆盖,今天的评论会被明天的覆盖,使得人们每次浏览的信息、看到的观点都不相同。舆论引导的声音也被堙没其中,这就大大降低了舆论引导的效果。
第二、舆论内容的增多,不同声音的出现,使得报纸舆论引导的声音弱化。在开放的新媒体平台上,受众自由的发表观点,使得民众了解到更多的声音,并且从中选择与自己的观点相似的一方进行支持,不再依靠报纸的单一引导,这就使得报纸这种单向舆论引导的传播效果削弱。
第三、不同形式的媒体的出现,传播途径的增多,造成了报纸受众的分流。渠道的增加导致了受众的分化,年轻人为适应快速的生活方式,习惯借助微博、论坛获取最新的消息、评论;上班一族习惯浏览网页新闻,查看自己感兴趣的、与自身领域相关新闻等。报纸不再能够满足所有受众的需求,致使其受众分流,影响力降低,传播效果弱化,舆论引导力下降。
三、新媒体时代报纸舆论引导策略
新媒体的出现,对报纸舆论引导产生了重大的影响。面对这些影响,报纸需要调整自身的舆论引导策略,借助于新媒体来扩大自身舆论影响,并且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制定与时俱进的舆论引导策略,以促使报纸更好的引导舆论。
(一)完善网络监控体制、提高舆论敏感
新媒体的开放性、匿名性、准入门槛低等特点,在令舆论话题多样性和多元化的同时,也产生了很多问题,如网络舆论出现色情化的趋向、发布谣言现象较多、舆论情绪化严重缺乏理性、容易被敌对势力所利用等等。这一系列问题的出现,都需要报纸媒体不断地完善网络监控体制,及时的对其进行引导。
例如,2013年1月8日,北京市民郝某为引起小区物业的关注,解决物业方面的问题,在自己的微博上发表了一系列的北京自来水过滤后产生污垢、泥沙的照片。该博文被众多的网友转载和跟帖,舆论一片哗然,网友纷纷质疑,受众产生了恐慌心理,有些人甚至表示不敢再喝自来水了。
新京报等报纸媒体及时关注到了该事件,并做了相关的跟踪、调查。后来证实郝某的微博与实际的情况并不相符合,照片中的水垢也并不是自来水管的水垢,而是来自于热水器。随后各大报纸及报纸的微博、网站也登出了北京自来水质的相关数据引导舆论向良性发展,打消受众的后顾之忧,此事才告一段落。
该事件充分说明了完善报纸网络监控体制的必要性,如果报纸没有相关的网络监控体制,事件发生后没有得到相关报纸媒体的关注,没有媒体的相关调查、引导,该事件会引发极其恶劣的影响,产生社会恐慌,进而影响受众对社会的信任。所以,报纸媒体要不断地完善网络监控体制,及时地引导舆论,使舆论向正确、理性的方向发展。
报纸完善网络监控体制可以从两方面入手:一是利用技术手段进行监控,开发相关的软件,使其通过对点击率、评论、转发等数据的统计,自动列出哪些新闻引发了受众的普遍关注,形成热点舆论话题,并对其进行综合的排序,以减轻人工监控的负担。二是加大报纸网络监控方面的人才培养,提高他们的舆论敏感,并建立专门的监控部门,对网络舆论话题进行事前、事中、事后的全过程监控,并做到及时的引导。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新媒体时代的报纸舆论引导影响与策略研究 第5页下载如图片无法显示或论文不完整,请联系qq7520187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