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经济现状与发展趋势
俄罗斯经过上世纪90年代跌宕起伏的改革,已基本摆脱苏联时期计划经济的模式,开始步入市场经济轨道。进入新世纪后,在普京总统领导下,俄政府继续加大改革力度,完善市场经济体制,加快融入国际经济体系,力图通过创造良好的国内外环境,为俄经济持续、健康和稳定发展奠定基础。在此前提下,经过10—15年的努力,力争使俄进入世界经济前十名国家的行列。
一、经济现状
自1992年至今,俄罗斯向市场经济转轨已经走过10年的历程。在这10年中,1998年前是负增长,国内生产总值(GDP)累计下降近40%,工业产值下降46%,农业产值下降40%。自1999年3月俄罗斯经济出现增长,三年来增幅虽有高低,但增长势头得以保持。从1999年到2001年,俄经济增长率分别达到4.5%、8.6%和5.5%,如果按三年平均值看,增速达到6%。2001年经济增速虽不如上年快,但总体形势仍然较好,工业生产增长4.9%,其中机械制造和冶金业增长率达7.2%,化学和石化工业增长6.5%、燃料工业增长6.1%,食品业增长达8.4%。农业生产总值增长5.9%,粮食产量达到9130万吨(2000年8400万吨),创俄独立以来的最高纪录。
2002年与上年同期相比,俄经济仍然保持了增长势头,但增速再度放缓:1—11月GDP增长4%,工业产值增长3.7%,农业产值增长0.8%,投资增长2.5%,对外贸易额增长6.3%。工业方面增长领域主要是石油开采和加工、电力、黑色和有色金属、机械制造和加工、森林和木材加工业等,其中增幅最大的石油开采和加工业达到8%。值得一提的是,俄石油开采业在这一年连创数项纪录:到2002年10月,俄首次达到日产800万桶,日出口400万桶原油,其石油产量和出口量在世界排名中已进入第二、三名。下降的工业领域主要是轻工业、医疗和药品生产、微生物技术业、面粉加工业等,其中后三个领域的平均降幅达7.5%。粮食产量为8700万吨,比2001年略有减少。国家外汇储备达到470亿美元,比2001年底增加100亿美元。通胀率为15.1%,高出预计12%—14%的水平。居民实际收入增加9%,失业人数下降14.3%。
二、放缓原因
从经济增长因素分析,1999—2001年拉动俄经济的主要动力来自两个方面:一是1998年金融危机导致的卢布贬值,进口减少、促使国内生产形势好转;二是以能源和原料为主的出口增长较快,收入增多,由此转换形成居民收入增加,购买力趋旺,对经济的带动作用较明显。但是,到2002年导致前三年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正在减弱或消失,俄经济中的一些深层制约因素也开始日益暴露,从而导致俄经济发展“欲速则不达”。
首先,受国际市场需求下降影响。俄经济对石油和原材料出口依赖性极强,据专家分析,出口对俄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占3至5个百分点,其中石油出口换汇在国家外汇收入中占40%,正是这种对出口,特别是石油和原材料出口的过分依赖,使俄经济容易受外部经济微小变化的影响。2002年上半年,特别是第一季度,能源、冶金等原料出口型的部门都不同程度地受到“9·11”事件后国际市场行情变化的直接影响。石油输出国组织限产保价的要求,使俄石油日出口量减少15万桶;钢材出口又受到美国和欧盟等许多国家的反倾销限制;黑色和有色金属等“拳头产品”的出口也因国际市场低迷而下降。此外,俄还面临国际能源组织的价格压力。为保证能源出口价格有竞争力,俄政府每年拿出约50亿美元用于补贴,欧佩克等国际能源组织和生产国对此强烈不满,多次以反倾销调查等手段,要求俄必须取消石油生产补贴,提高能源出口价格,使之最终与国际市场价格机制接轨,这对俄能源企业生产和出口形成更大压力,影响其生产和出口量。
其次,国内消费需求不旺。尽管近两年在俄政府的努力下,许多社会问题得以缓解,但社会形势仍然严峻。生活在贫困线以下的居民比例2000年为29.1%,2001年为27.6%,2002年上半年这一比率仍高达27%。上半年,政府采取了提高工资刺激内需的政策,职工月均工资达到4058卢布(不足130美元),同比增长38.3%,但仍未能达到1998年金融危机前的水平,对经济的拉动效应有限。况且俄劳动生产率依然不高,难以保障劳动工资和消费增长,也影响经济稳定增长。俄总理坦承,俄经济的现实问题是“劳动生产率依然很低,进口商品越来越多,工资增长了,但劳动生产率没有提高”。1999—2001年,名义上整个工业领域的平均劳动生产率高于工资增长率,而实际上工资增长率高于劳动生产率。
其三,固定资产投资下降。俄罗斯金融市场不发达,固定资产投资的60%—70%靠企业自有资金解决。为减轻企业税负,刺激投资,从2002年起,俄罗斯利润税由原来的35%降至24%,但与此同时也取消了对投资的税收优惠,致使税收收入有所下降。同时,由于上半年电力、天然气和运输这三大垄断行业价格上涨及职工工资的提高,扩大了企业的生产成本,企业盈利的下降也对投资毕业论文http://www.751com.cn/的积极性产生了抑制性影响。在投资方面,俄还有一个不利因素是受利润促使,经济部门之间的投资不平衡问题难以解决。出口部门特别是能源领域是俄国内外投资的向往领域,吸纳俄全部投资的2/3,而其它生产部门的投资往往不增反降。以近两年为例,在工业总投资中石油开采占33%,冶金、天然气和电力分别占13%、11%和10%,而机器制造和轻工业仅占7%和0.5%,且呈减少趋势。这种投资结构的弊病是,一方面能源出口在经济结构中的比例越来越大,吸纳投资越来越多,一旦出口因国际市场变化受阻,经济增长率就会迅速滑坡。另一方面,国家欲扶持的领域很难吸纳国内外投资,因而发展缓慢。
其四,还债影响经济发展。债务偿还一直是俄政府面临的难题之一,也严重影响着俄经济发展。据俄财政部长库德林透露,截至2002年4月1日,俄外债总额为1283亿美元,占GDP总值的48%,政府的目标是在还清本年度的约140亿美元后,到年底将这一比例降低到41%,接近30%的国际认可“安全线”,但还债负担在今后数年仍将困扰着俄政府,拖累俄经济发展。
其五,其它制约因素显形化。经过10年的折腾,俄经济积累了一些老问题,这些问题在新的条件下越来越显现出其制约力,如俄企业现普遍面临人才紧缺、产品创新能力下降、设备老化、投资不足、融资渠道不畅等,这些因素直接影响经济增长和竞争力。以技术创新为例,由于整个90年代技术创新基本处于停滞状态,因此,虽然近年来企业技术创新积极性有所上升,但用于技术创新的资金投入总量和占GDP总值的比例远低于美国、日本、德国等发达国家,且技术创新投资的近一半主要用于购买设备,用于研发新技术和新产品的资金不到20%。新技术产品在整个工业产品中的比重2001年仅占3.1%,出口产品中新技术产品比例不到1/5,这说明在未来相当长时间内,俄技术产品的国际竞争力仍将处于弱势。
三、改革措施
面对国家经济不稳的现状,普京要求政府必须尽一切努力,确保2000年6月批准的政府施政纲领《俄罗斯2010年前社会经济发展基本方针》 (以下简称《基本方针》)中确定的在未来10年社会经济发展规划和经济年均增长5%以上的目标得以实现。为此,2002年6月,俄政府又制定了与《基本方针》相配套的《2003—2005年社会经济发展纲要及预算规划》,以采取更加有力的措施,促进经济健康发展。
(一)加快经济全面改革,为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环境。1.产业结构调整。理顺工业、农业和服务业在整个经济中的比例,逐步减少重工业在工业中的比重,着重发展服务业和轻工业,特别是以电子和信息为主的IT产业,力争使高新技术产品的市场占有率由目前不到世界市场的1%,提高到2015年的5%以上。2.推进所有制改革。根据2001年12月21日颁布的《俄罗斯联邦国有资产和市政资产私有化法》继续对俄企业实施非国有化改造,甚至部分博物馆等文化设施也将列入私有化计划。3.加快完善金融体制。2002年6月通过的《中央银行改革法》明确央行职责和监督机制,由央行与政府共同制定保险、证券、外汇等金融市场规则,使之在2005年前完全与国际市场接轨,为国内外投资者提供优质服务。
(二) 打好能源和军工“牌”,保持两大领域的“国际地位”。俄在能源领域有独特的优势,为了使这一领域成为促进经济增长的长期动力,政府决定采取两方面措施。一是积极开展能源外交。支持石油和天然气工业的生产和出口,使之在国际市场上的份额逐渐得到扩展,特别是通过与美国和欧洲建立牢固的合作关系,削弱欧佩克对国际石油市场的主导权,为建立俄能够发挥重要作用的国际能源市场新秩序创造条件。二是通过提高国内能源价格等措施,减少能源浪费和消耗,挪出更多的能源保障出口创汇。军工生产的原有优势正在削弱,政府将通过加快军工企业的重组和私有化等措施,尽快使一批有出口潜力的企业走出困境。政府的策略是用能源拉住欧、美等发达国家市场,用军售保住中国、印度等发展中国家市场,以增强俄在国际市场的整体竞争力,保障财政预算收入稳步增长,换回发展知识和信息等新型产业所需投资。
(三) 争取尽快加入世贸组织(WTO),综合改善俄投资环境。俄政府把争取在2003年底或2004年初加入WTO列入近、中期工作目标,认为加入WTO既可表明俄融入世界经济体系的决心,又可全面改善俄投资环境,提升经济管理水平和竞争能力,同时还可迫使贸易伙伴按WTO规则,放弃迄今为止对俄产品进出口的歧视和限制,为俄争取到平等的贸易权力。欧、美已承认俄市场经济国家地位,并将积极支持其加入WTO。目前俄正在与包括中国在内的64个要求谈判的WTO成员磋商,俄希望在2003年上半年与中国达成有关协议。
俄通过争取加入WTO、深化国内经济改革和加强相关立法等,力图在国内外树立“具有良好投资环境”的形象,以吸引越来越多的外国企业特别是大公司到俄投资。2002年5月国际信贷评估机构Fitch Ratings将俄的中长期外汇信贷环境等级由“B+”提升到“BB—”,表明俄投资环境已从“稳定”提升到了“良好”程度,政府希望加入WTO将更加有助于俄吸引外国投资。
(四)提高居民收入水平,使之成为经济增长的动力之一。普京要求把提高人民生活水平,让俄罗斯人尽快过上“体面生活”作为政府经济工作的主要目标和经济增长的动力之一。为此,政府在2005年前的经济计划中,决定集中解决与减少贫困有关的经济问题,如提高工资标准,加强贫困阶层的社会保障等。2003—2005年职工平均工资将提高15.1%—21.2%,到2005年居民人均收入将比2002年提高60%;贫困人口将由2002年的27%减少到2005年的25%—23%,最低生活保障线由2002年的平均2065卢布增长到2005年的2580卢布,增幅达44%。
(五)从地区经济中寻找增长动力,促进各地经济平衡发展。针对俄幅员辽阔、各地区经济差异大的实际,联邦政府除制定专门的地区发展政策外,要求全国7个联邦区和各联邦主体制定本地区的中、长期发展计划,并且要求经济条件较好的地区如莫斯科、圣彼得堡及附近地区发展速度可以快一些,而北方、西伯利亚和远东地区应发展地区内的特色产业,以尽量缩短与全国平均水平的差距。以与中国相邻的俄远东地区为例,2001年总统和政府授权俄科学院远东分院经济研究所,起草《俄联邦远东和后贝加尔地区2010年前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规划针对该地区远离莫斯科和欧洲地区,与中国、日本和朝鲜半岛相邻及位于亚太地区的特点,提出外向型出口经济为主的发展模式,将发展重点放在扩大燃料—能源、渔业、森林和木材的加工和出口,以此促进与中、日、韩、朝的经济合作,扩大与亚太地区的经济交流,从而达到振兴地区经济的目的。
四、前景预测
俄政府认为,2003年仍将是俄经济的“困难年”。在渡过这一年的“转折”后,俄经济增长应逐步加速,向着“良性、规范、持续增长”的目标挺进。对俄中、长期经济发展前景,俄经济界的评估各不相同,但大多接近于赞同政府的评估。
(一)2003年困难多。据俄副总理兼财长库德林等人预言,2003年俄经济总体来说可以称为“困难年”。主要依据有4条:一是还债高峰年。俄必须偿还的外债达173亿美元,虽然此项支出已列入预算,但这对俄经济发展仍有严重影响。加之俄债务大多以美元计算,因欧元升值现每天俄需向欧洲债权国多支付1亿美元,使俄偿债负担还在加重。二是石油价格难料。受美向伊拉克动武威胁和国际经济总体疲软等因素影响,国际石油价格难以预料。俄是按每桶21.5美元的年平均市场价格编制预算,一旦低于这一价格,俄经济增长必然低于2002年。三是通胀压力不小。为使能源和运输价格更趋合理并逐步与国际接轨,政府计划2003年继续加大该领域改革。俄天然气公司、俄电力公司和铁路部门已准备将其收费标准分别再提高37%、18.9%和20.6%,这对政府实现控制通胀率的目标形成不小压力。政府计划年通胀率控制在10%—12%的水平,但不少专家认为有可能像2002年一样突破政府计划指标。四是工业投资不足。俄工业正面临严重的设备老化,技术落后,投资不足等问题,由于俄总体经济环境对国内外投资者尚无良好吸引力,政府直接投资的资源有限,2003年向工业领域的预算拨款仅增加了3.5%,工业生产有可能仍然处于低增长。
(二)中长期目标有望实现。尽管俄经济增长不够稳定,发展中面临各式各样的问题和困难,但从《基本方针》实施两年来的情况看,文件中所规定的指标绝大部分都按期得到落实或超额完成。2001年外贸进出口总额为1570亿美元,其中出口达1032亿美元,不仅超过了文件规定2004年出口额887亿美元的目标,而且距2010年1047亿美元的指标相差不远。2001年外汇储备达到380亿美元,与计划中2004年的水平接近。这说明俄政府的中、长期计划是务实和稳健的,实现所定目标是可能的,某些指标还有可能超额完成。据俄政府总理卡西亚诺夫预测,2003年的经济增长有望达到4.5%左右,2004—2005年达到5%至5.5%。俄智囊机构外交与国防政策委员会的专题报告认为,“俄拥有保持经济高速增长的一切可能条件”,只要实施“全面深入的经济结构改革”,“广泛制定和采用稳定、公开、透明和符合国际规范的‘游戏规则’”,未来10—20年内,经济“可以”并且“应当以高于世界平均水平的速度发展”。
(三)世界排名可望靠前。按俄罗斯科学院世界经济与国际关系研究所预测,如果俄经济在2000—2015年间能保持平均5%的增速,按购买力评价标准以1995年的价格为基数测算,到2015年俄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应分别达到:GDP占世界经济的比重由2000年的2.7%增加到3.2%(同期中国由10.9%上升到14.2%);人均GDP总值由7500美元增加到1.62万美元(中国由3400美元增加到7100美元);俄的GDP 世界排名提升到2015年的第辣名,即排在美国、中国、日本、印度、德国之后,将超过法国、意大利和英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