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地理环境上说,中国的地形丰富多样,环境也是千姿百态。在古代,交通欠发达,外来事物包括食物的交流基本上不可能,所以迫使人们自给自足,最可能的就是种植本地区的适宜农作物,以满足自己的需要。也因为这个原因,才使得生活在不同地区的不同民族的人们,可以依据地区不同的物产,就地取材,制作出各样的充满了民族地方特色的色香味俱全的风味美食。而西方因为交通发达的缘故,交流比较容易,地区差异性很小,没有什么地区特色,大体趋向同一。
从历史条件看,中国注重传统文化,即继承,有着源远流长的历史和长期稳定的封建历史环境,尤其中国是世界文明古国之一,是一个众所周知的农业大国,一直处于较为稳定的发展环境中,这就为中国烹饪文化的继承提供了可能,再加上中国人素来注重老祖宗留下来的东西,重传统、重历史,这就进一步使得中国菜能在流传的过程中不断丰富发展。所以,中国的街头经常可以看到一些“老字号”、“百年老店”,令很多外国友人叹为观止,这些都是中国人传统继承的结果。另外,中国人比较注重节日,讲究逢年过节的时候,全家在一起吃个“团圆饭”,可以说饮食文化也是中国人的文系亲情、友情、爱情的需要。而在西方,习惯则不大相同,他们由于历史的原因,对于传统不太看重,当然不会去继承积累,比较漠视传统的东西。他们在交往中更注重的是情感的交流,并不在乎形式,于是快餐盛行就成为大势所趋。
从政治上看,中国是一个有着悠远深厚的封建文化历史,封建王朝“你方唱罢我登台”,却改变不了宫廷膳食制度的发展。各地进贡的美食在宫廷里,被皇帝品尝、评价、取舍,慢慢地形成了定制,被选为进贡食品。而且由于有条件聚集众多的地方特色食品,时间一久,互相交融,逐渐形成了固定的体系。在西方,封建制度向资本主义制度的过渡比较快,饮食文化在宫廷没有足够的发展空间和时间,因而也没有形成特定的体系。
从文化上看,西方国家经济发展较快,且他们比较注重科技、信息、现代化等经济的理性的东西,对于文化,无暇顾及。他们看重的是效率,是速度,提倡“时间就是金钱”,所以,如何高效、快速地获取健康食品是他们关心的,在这个方面,和中国比,他们就显得有些先天不足。中国长期处于农业社会中,讲究“以人为本”,人口的多少决定经济的发展,因此,养生之术就成了中国人生活中的大事。食物作为主要途径,备受关注。中国人花了大量的时间与心血来发展中国饮食。中国人一般较推崇佛文化,视动物为“生灵”,在饮食中,一般以素食,即植物为主,而西方的人,“茹毛饮血”,吃穿住皆取自动物,有人说中国人是植物性格,西方人是动物性格。
中外饮食风俗因为历史文化的差异性,也是风格迥异,各具特色。风俗文化是渗透在文化的各个方面的,这种差异性在服饰文化中也比较明显地体现了。从不同的侧面、角度展现了不同的文化对人们的日常生活的衣食住行的影响。
西方最有代表性的服饰文化,应该是美国的牛仔服饰。这本为矿工设计的工作服,现在已经成为世界各地不同年龄层的人所喜爱,尤其在中国,经过低腰、直筒、紧臀处理,已经为广大的年轻人接受,现在在大街上,除了运动装,清一色的牛仔,花样繁多,样式翻新,好像牛仔已经成为中国的主流服饰。
除了这牛仔装,中国和西方的服饰文化存在很多方面的不同,由于各自的历史文化的不同,对于服装的设计、面料等各方面的要求也不同。中国人要求着装造型的外在形式美与内在品质的气韵美一致,而且认为人不应该为衣物所束缚,追求宽松离体、身心自由、无拘无束的休闲、舒适、脱俗的境界,并且随着中国在世界的毕业论文http://www.751com.cn 影响,引领着当代服装时尚理念。西方的服饰文化体现了不同的要求,西方崇尚人体,要求服装能更好地反映人体美,对形式与色彩的统一非常看重,要求从不同的装饰角度体现现代气息,力求创新,大胆新颖,且体现现代人的追求时尚、舒适、自由,与西方人的价值观念相符。中国人因为有着深厚的传统与多民族的文化背景,其民族服饰风俗文化不失为一道靓丽的风景。
中国的各个少数民族因为有着独具个性的服饰文化,更是保持了民族的特色。随着时间的推进,民族服饰虽然已经在日常的生活中渐渐淡出,因为大多的民族服饰繁琐且不方便日常劳动、生活,例如苗族妇女的银头饰,最少也有十几斤重。阿拉伯妇女的沙丽虽然因为宗教原因很多人依然坚持穿戴,但随着思想观念的开放,很多阿拉伯妇女逐渐被时尚舒适的休闲服装所吸引。但是在特殊的日子或者节日里,举行各种各样的民族活动,正式的民族服装是必不可少的。象傣族的泼水节,人们在节日的欢欣里,身穿盛装,共同为美好的生活祈福。中国风俗文化也因为有多姿多彩的少数民族文化而更加博大精深和丰富多彩。
结论:
悠久而深厚的民风民俗积淀是难能可贵的,深入探究分析这样的历史文化遗产,以古鉴今,有助于理解风俗文化背后的故事,对于我国的深厚的文化底蕴有了更深一步的认识。而与西方的风俗文化比较分析,可以从另外的角度和侧面对我国的文化进行更进一步的探究。现在国际化与全球化将中西文化交流进行到更高的阶段,中西文化正从差异走向交融,为世界文化的繁荣添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