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论文范文课程设计实践报告法律论文英语论文教学论文医学论文农学论文艺术论文行政论文管理论文计算机安全
您现在的位置: 毕业论文 >> 英语论文 >> 正文

英汉语序特点比较及其对翻译的启示

更新时间:2015-2-7:  来源:毕业论文

英汉语序特点比较及其对翻译的启示

论文摘要:英汉语序的研究对翻译具有指导作用。句型结构上看,汉语是主题突出的语言,英语是主语突出语言。从信息结构上看,汉语和英语都是尾重句,因此,英汉语序既有不同点又有相似之处。翻译时译者应首先考虑保持原语语序,但许多情况下主位错位的翻译也是必要的。
论文关键词:语序,主位,翻译
  汉语具有明显的主题突出特点,这已经是学界公认的结论。相比之下,英语语序相对呆板,其基本句子框架较为有限,而最为突出的特点体现在主语的使用上,因此英语也被称为是主语突出语言。这就意味着翻译时有可能出现语序上的变化。从信息结构角度看,汉语和英语都是尾重句,都把新信息放在句子尾部,从这个意义上讲,我们提倡翻译要保持原来的语序。
  一.汉语语序特点解读
  汉语是一种非形态语言,因此汉语的语序在交际中比一些印欧语的语序更为重要,可以说,语序本身就代表着某种意义。我国著名汉语言学者申小龙认为,句子成分次序的安排变化总是以句中一个相对稳定的支点来观察的,这一支点一般是句子的主要动词。动词作为句子结构的语义核心,它所联系的第一层次是句子的主语和宾语。它们对于确立一个句子的逻辑结构是必不可少的项,可以称之为论元,而状语、定语则是句子结构的非论元成分。(申小龙,1989:67)
  也有学者从多文度来阐释汉语语序。胡裕树从语义、语用和句法三个视角来分析汉语语序,他认为句子意义的变化可分为三种情况(胡裕树,1994:45)。第一种情况是语义随语序改变而改变。如,“我看你”和“你看我”是不同的,而最大的不同是在相同的句子及结构中植入了不同的词语,因此,这两句话的不同不是句法方面的,而是语义方面的,是由于词语语序的改变而造成了语义改变;第二种情况是语用语序的改变。比如,“她来了吗?”和“来了吗,她?”,后者与前者的区别不是语义上的,属于语用范畴,很可能是由于心理紧张的作用,使得讲话人把最先浮现在脑海中的动词脱口而出,在交际过程中是根据具体语境产生的。第三种情况属于语法层面的变化。像“客来了”和“来客了”。“雨下了”和“下雨了”的差别,这两组句子的差别体现于语法层面。这些观点对汉语的英译无疑具有极为重要的指导意义。
  句子是以句法结构为基础的,但这并不是说句子就等于句法结构,句子之间除了语法结构不同会导致意义发生变化外,还有语用层面和语义层面的原因,这些都是汉语英译必须考虑的因素。
  二.主述位理论视角下的英汉语序解读
  从符号学的角度上看,语言是线性序列,但是,语言符号的排列并不是任意的,这些符号的排列是受语义、逻辑、句法、功能等因素的制约,有一定的规律性。传递信息是语言的基本功能,而信息传递的载体有很多,句子是语言的基本单位,它承担着传递信息的任务。那么,信息在句子内部又是如何分布的呢?根据功能语言学信息理论,信息在句子中可以分为已知信息(GivenInformation)和新信息(NewInformation)。已知信息位于句首,是陈述的对象,或话语出发点;新信息是对该对象的说明,或话语目的。从信息的角度上看,讲话人假定对方已经知道一部分信息,这也是交际得以进行的前提,这部分信息我们称之为已知信息或旧信息,这部分信息的载体是句子的前部,我们可称之为主位(Theme)或主题(Topic);而讲话人要表达的新信息,是交际的重点,也是交际的主要目的,是发话人认为对方还不知道的内容,或上文未曾提及的内容,往往处于句子后半部分,称为述位(Rheme)。在交际过程中,讲话人传递信息的自然顺序一般都是从已知到未知。新信息的交际价值较大,往往被讲话人放在话语的后部,而已知信息作为交际的前提与铺垫,其交际价值较小,往往放在话语的前部。可以说,交际的信息量通过这种排列会随着句子成份的线性延伸而渐次增加。这种排列体现在语音层面,表现为信息量最大的部分落在语调群最后一个词项上,也称作是尾重句(EndFocus)。这是句子信息的一般规律,如果没有特殊情况,说话人所要引起注意的、新信息中最重要的部分往往落在句尾这个位置上。英语和汉语都属于尾重语言,这为对等翻译提供了可能性与可行性。一般来说,译者最好不要破坏原来的信息结构,应该保留原来的信息焦点。但这并不是说,汉语的语序在翻译过程中不可以受到任何破坏,这是不可能的,也是行不通的,因为汉语在信息结构上比英语要灵活的多,表现最突出的就是宾语的使用,当汉语句子的宾语是表达未知信息时,一般出现于句末,当汉语句子的宾语是表达已知信息时,常常出现于句首(赵振才,1985)。
  汉语是主题突出语言,在突出主题方面非常灵活,说话人可以把句子的任何一个部分作为主题放在句首,而英语相对来说比较呆板,主题的突出受到很多限制,绝大多数句子必须有主语,主语的出现要比主题的突出显得更为规则化,因此我们称英语为主语突出语言。
  三.英汉语序特点对文学翻译的启示
  英汉语序异同研究为翻译实践提供了很好理论基础。在翻译过程中,译者关注的不仅仅是原语和目标语的概念信息,而且要时刻关注语序的变化,因为语序代表了一种意义,我们可以把这种意义叫语篇意义(Halliday,1995:38)。
  可以肯定地说,英语和现代汉语的主干成分及其语序是相似的,也就是说,在大部分情况下,英汉互译时我们应尽可能保持原文的主位结构。
如:
  1a.Asforfacility;itisworsethanbribery,forbribescomebutnowandthen;butifimportunityoridlerespectsleadaman,heshallneverbewithout.(FromOfGreatPlacebyFrancisBacon)
  1b.至于圆通,其害过于纳贿,因贿赂仅偶尔发生;如有求必应,看人行事,则积习难返矣。(王佐良译)
  2a.Nextcomessummer,whichcomprisesJune,July,andAugust.Thesunshinesblazinglyandtheheatisunbearable.
  2b.接下来是夏天,包括辣月、七月和八月。阳光耀眼,炎热难耐。(谭卫国译)
  3a.老黄老了,人称“黄老”。(选自楼适夷《夜间来客》)
  3b.Mr.Huangwasold.Peopleaddressedhimas“RespectedMr.Huang”.(刘士聪译)
  主位是信息的起点,它给听话人或读者的印象是:我们即将就主位内容进行讨论。也就是说,主位的意义不仅包括其词汇含义,还暗含着一种语篇意义,它是语篇得以展开的起点。因此,从严格意义上讲,为了保存原作语篇连贯的风格,译文应尽量保持原文的主位。翻译中出现主位错位现象会不同程度地造成原文意义的流失,因此,译者要尽量避免不合理的主位错位现象。然而,由于表达习惯和语言结果差异,翻译中不可避免地会出现原文和译文的主位述位错位现象,因此我们也允许甚至提倡合理的主位错位。
  比如:
  4a.Igrudgeeverymarriageinthatitmeansafreshsupplyoforangeblossom,thepromiseofsomuchgoldenfruitcutshort.(FromGoldenFruitbyA.A.Milne)
  4b.每一个婚礼都使我感到痛惜,它意味着一束鲜橘花----未来金灿灿果实的夭折。(刘士聪,2002:22)
  原句中主句的主位是I,从句中主位为it。由于英文主从复合句结构严谨,逻辑性强,在该复合句中,从主句主位I很自然地过渡到从句主位it,句子显得流畅连贯。相对而言,汉语的复合句较为松散,翻译时,保存英语复合句中严谨的逻辑关系就成为难点之一。而合理的主位错位是再现原文逻辑关系的手段之一。译文将“婚礼”作为句子的主位,使其与后面的主位“它”保持一致,这样一来使就弥补了译文在结构上较原文松散的不足,从而使整个句子读上去连贯通畅。
  英语中复合主位的语序和汉语表达顺序略有偏差,这也是合理主位错位的原因之一。复合主位指主位部分除了其必不可少的概念成分外,还可包含语篇主位和人际主位。复合主位中各项主位成分的顺序依次为:语篇主位、人际主位和概念主位(Halliday,1994:53)。但在实际交际中,英语中各主位成分的顺序却是富于变化的。比如,我们既可以说“Asisfairlywellknown,Chinaisadevelopingcountry.”,也可以说“China,asisfairlywellknown,isadevelopingcountry.”。相对于英语来说,汉语的复合主位顺序较为固定,因此以上两种说法均译为“众所周知,中国是个发展中国家。”,从本质上讲,这种主位错位是复合主位内部顺序的调整,又如:http://www.751com.cn/
  5a.OnSunday,however,maybeitwouldbelesscrowded.
  5b.然而也许在星期天,那里不会那么拥挤。
  原文将概念主位(onSunday),安排到了句首,接下来是语篇主位(however)和人际主位(maybe);而译文严格遵循语篇-人际-概念这一自然顺序,复合汉语习惯,属于合理的复合主位内部成分顺序调整。
  4.结语
  语序是信息传递的重要因素,翻译中不可忽视。英汉主干结构的相似使得翻译中的语序一致成为可能。一般来说,我们提倡语序一致,因为语序也是一种选择,而选择本身就是意义。但由于英汉两种语言在文化和表达习惯存上的差异,语序的调整、主位的错位在翻译中是不可避免的。合理的错位是允许的,但译者应尽量避免不合理错位,以最大限度地保存原语信息。
参考文献
1 HALLIDAY.M.A.K. An Introduction to Functional Grammar[M]. London: Edward Arnold Limited, 1994.
2 HALLIDAY. M.A.K., and HANSAN, R. Cohesion in English[M]. Landon: Langman, 1976.
3 胡裕树. 现代汉语[M]. 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5.
4 申小龙. 汉语句型研究[M]. 湖南:海南人民出版社,1989.
5 赵振才. 汉语简单句的语序与强调[J]. 语言教学与研究, 1985(3)

英汉语序特点比较及其对翻译的启示下载如图片无法显示或论文不完整,请联系qq752018766
设为首页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

copyright©751com.cn 辣文论文网 严禁转载
如果本毕业论文网损害了您的利益或者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及时联系,我们一定会及时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