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论文范文课程设计实践报告法律论文英语论文教学论文医学论文农学论文艺术论文行政论文管理论文计算机安全
您现在的位置: 毕业论文 >> 英语论文 >> 正文

中医语言的隐喻性特征及其翻译

更新时间:2015-8-16:  来源:毕业论文

中医语言的隐喻性特征及其翻译
  一、隐喻认知理论

  认知语言学源于认知科学与语言学的紧密结合,主要探究人的认知能力和语言之间的关系。美国语言学家George·Lakoff和Mark·Johnson划时代的着作《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从一个新的高度来认识隐喻,以认知科学为视角来探讨隐喻问题。他们建立的隐喻认知理论被正式列入认知科学,使隐喻研究不再受束缚于以文学和修辞学为本的传统隐喻理论。

  根据隐喻的认知理论,它是一种心理映射,人们通过这种映射在源域与目标域之间建立关联,从而实现对事物的认知。隐喻翻译就是最大程度地将一种语言文化中已有的隐喻关联反映到另一种文化之中。隐喻翻译要注意处理不同文化认知的差异、不同文化传播产生的矛盾、忠于原文隐喻与语言生动性之间的矛盾等。总的说来,要产出良好的隐喻译文,就要搭建两种语言和文化的思文过程,进行思文过滤,延续原、译文词语相似点的思文创新,并确定恰当的本体与喻体的语义关系,找到合适的翻译方法。

  二、中医语言的隐喻性特征

  中医产生于独特的文化环境中,经历了漫长的历史进程,这种“取象思文”是古时候的中国人进行观察而发展起来的,通过表面的“象”来认知内在的本质。

  这种“象”是具有一定内涵或表示一定意义的形象,从表面现象进行对未知领域的推测。为了说明世间一切事物的变化都必须遵从阴阳的变化这一抽象道理,《内经》就用了“变化之父母”加以阐述。对于世界的认知,人类早期最直接的方法就是认知身边的自然环境。与自然现象和地理概念相关的概念隐喻大量存在于中医学科中;古人看到水、气、云、雨升降的自然现象,认知到人体的精、气、血互相转化,从而探索出人体物质代谢的规律;中医解释病因病机也是用“风、暑、寒、热、湿、燥”等自然现象,这些都是中医所特有的概念隐喻。对中医概念隐喻表达方式进行分析,可以看出中医理论普遍存在概念隐喻。隐喻不仅仅是语言现象,更体现了中医学的认知方法,从中可以看出中医理论对人体、疾病和治疗的独特认知,反映了中国文化的典型特征。

  英国翻译理论家纽马克在《翻译教程》中曾指出:“隐喻翻译是一切语言翻译的缩影,因为隐喻翻译给译者呈现出多种选择方式:要么传递其意义,要么重塑其形象,要么对其修改,要么对其意义和形象进行完美的结合,林林总总,而这一切又与语境因素、文化因素如此密不可分,与文内重要性的联系就更不用说了”.所以,隐喻翻译存在于思文与心理活动之中,通过语言、文化、认知等方面将源域映射到目标域。中医语言同中医理论一样,既古老又复杂,有着明显的抽象性,还具有鲜明的文化特征。它的思文手段就是隐喻,以简单喻复杂、以熟悉喻陌生、以已知喻未知、以具体喻抽象。隐喻是中医语言非常普遍的现象,我们在进行翻译时应分析中医语言的隐喻特征,努力寻求不同文化间所具有的相似性,尽量找到最贴切、最对等的目标语进行翻译。

  三、基于认知的中医隐喻翻译

  隐喻一般不直接使用提示比喻的动词,而把客体和主体当成统一的事物同时陈述出来。中医典籍中常用判断、对举(并列)、附加、陈述等方式进行隐喻。当前中医学走向世界,被越来越多的人所喜爱和接受,人们迫切想了解中医,想理解中医语言和中国传统医学的文化内涵。翻译隐喻时,译者当然要做到“信”,但同时又不能失其“雅”,因为中医典籍中隐喻性的语言是古人将深奥的诊治理念和陌生的医学理论用身边熟悉的事物进行阐述,这样的用法使中医语言既有科学性又有文学欣赏性。因此,中医典籍隐喻翻译需要切实可行的翻译理论作为指导,基于认知理论寻找不同文化间共同的概念,选用适当的策略进行翻译。

  (一)明喻法例1:是以古之仙者,为导引之事,熊经鸱顾,引挽腰体,动诸关节,以难求老。

  译例:For longevity,the ancient immortals,when do-ing Daoyin,stretched their body and limbered up theirjoints like bears and moved around like an owl.

  分析:此句形式是并列,隐喻部分是“熊经鸱顾”,应该理解为“像熊那样伸展,像鸱鸟那样环顾”,这种隐喻的活动方式通过并列形式表达出来。将此句翻译成英语时变隐喻(熊经鸱顾) 为明喻(stretched theirbody and limbered up their joints like bears and movedaround like an owl),汉语难懂的“熊经鸱顾”就被进一步具体化了。

  (二)直译法例2:仓癝不藏着,是门户不要也。

  译例:Failure of the intestine and stomach to re-ceive food and water is due to failure of the kidney torestrain.

  分析:此句包含“仓癝”和“门户”两个隐喻,把仓癝不藏的原因比作门户不能约束。这个句子带有浓厚的文化色彩,具有鲜明的民族特征,很难找到相应的英文表达。中医翻译的最终目的是传递医学信息,帮助人们了解和学习中医,有时只能舍弃原文的文化和美学特征。此句适宜选用直译法,化隐喻(仓癝、门户)为直接的翻译 (the intestine and stomach和 the kid-ney),以再现原文含义,最大限度地传递中医医理信息。

  (三)补偿隐喻法例3:口鼻者,气之门户也。

  译例:The mouth and nose are the gateways for go-ing in and coming out of qi.

  分析:此句言简意赅,中医典籍中有很多这种凝练性很强的语言,往往一个词蕴含着丰富的含义,翻译时如若不增加必要信息,读者很难领会句子的医学内涵。补偿隐喻法能够努力再现原句语义功能,使不了解中国文化背景的读者读懂中医,理解句子表面下所蕴含的医学信息。此句把“口鼻”隐喻为“气之门户”,其中“going in and coming out”的增补说明气的运行方式,避免读者理解上的障碍。

  (四)省略隐喻法例4:气者,人之根本也;根绝则茎叶枯矣。

  译例:Qi is the origin of the human body.

  分析:此句没有用直译法,没有把整个句子翻译出来,因为有时隐喻概念是为了进一步理解医理概念。翻译时可以省去隐喻,只译医学理论。此句主要意思位于前半句,后半句隐喻只是着重说明其重要性,所以“Qi is the origin of the human body”可以完全表达原文的全部意义。

  四、结语

  中医有其独特历史文化背景,特别是隐藏在语言背后不同的思文方式和文化因素,使得隐喻令人难以理解,从而增加了其翻译难度。认知语言学的发展帮助人们更深入地理解隐喻,在翻译中医隐喻时需要注意以认知为取向,将原文隐喻映射到目标语并进行科学的整合。

  参考文献:

  [1]Newmark,Peter. A textbook of Translation [M].Shanghai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2001.
  [2]李照国。中医英语翻译技巧[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7:271-273.
  [3]赵艳芳。认知语言学概论[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1:34.
  [4] 王洪图。 内经学 [M]. 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4:280-281.
  [5]闫舒瑶。从认知的角度谈中医隐喻翻译[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08,10(8):175.
  [6]张斌,杜福荣。认知理论视域下的中医隐喻翻译[J].医学与哲学(人文社会医学版),2011,32(6):66-67.
  [7]惠佳蓓,张斌。认知语言学视角下的中医典籍翻译[J].医学与哲学(人文社会医学版),2011,31(9):67-68.
  [8]蓝纯。认知语言学与隐喻翻译[M].北京:外语教育与研究出版社,2005.http://www.751com.cn/
  [9]程同春。英语隐喻的思考与翻译[J].中国科技翻译,2005,18(2):38.
  [10]李照国。黄帝内经·素问[M].西安:世界图书出版社,2005:151,211.
  [11]李照国。黄帝内经·灵枢[M].西安:世界图书出版社,2008:491.
  [12]李照国。中医翻译导论[M].兰州:西北大学出版社,1993:1.

中医语言的隐喻性特征及其翻译下载如图片无法显示或论文不完整,请联系qq752018766
设为首页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

copyright©751com.cn 辣文论文网 严禁转载
如果本毕业论文网损害了您的利益或者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及时联系,我们一定会及时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