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光曲听后感
初中的一天,从音乐教室前经过时,里面流淌出一段美妙的钢琴声。我放慢了脚步细听,脑子里浮现出“微波粼粼的海面上,霎时间洒遍了银光”这一段课文里的句子所描写的景色。当时心里就想,这段音乐应该就是《月光曲》了。因那时在学校寄宿,没有什么欣赏音乐的条件,无法去印证,但这段优美的旋律却深深地印在我脑海里。过了好长的时间,我才知道当时猜测得没错。
音乐老师那天应该是在练习弹奏这首曲子,又或者那时我年纪还比较小,所以当时脑海里只是呈现出夜色里美丽的海上景象,再也没有听出些什么来,但对这支曲子却甚为喜欢。上了高中,有一篇朱自清写的文章叫《荷塘月色》,当读到“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的那一句时,我脑子里马上回响起了那一段熟悉的旋律。这更加深了我对这一首曲子的喜爱程度。
大学毕业并工作后相当一段时间里,也没怎么接触古典音乐,但《月光曲》这一段倒在无意中听过几遍,而且以为《月光曲》就只有所听到的这一段了:因为听起来的感觉跟曲名非常一致,而后来几次从媒体上欣赏这首曲子,又只有这一段,所以就这样认为了。那时候听这一段,感觉里已多了些东西。觉得贝多芬真不愧是一位充满了斗争思想的人,甚至于在《月光曲》这样一首描写景色的作品里,仍隐含着不安的、抗争的气息。
月光如流水般静静洒下,泛着粼粼月光且看似平静的海面下,一股股暗涌正在集结,欲冲出海面,卷起阵阵狂风破浪,无耐却只能泛起些微弱的浪花,悄无声息地落回海面上。随着音乐主题的不断重复,这一感觉愈发加重。暗涌一次次地想打破压迫,冲出海面,但每一次都无法如愿,音乐始终未达高潮,令人甚感压抑。最后,音乐在结尾处悄然无息,归复平静,让人意犹未尽。
后来才知道,《月光曲》是一部奏鸣曲,全曲共有三段,之前所听到的只是第一段而已。
第二段是小快板,音乐所表达出来的气氛是轻快的、活跃的,与第一段优美而又略感压抑的慢板截然不同。李斯特对这一段给出了最恰当的比喻:“它是两座悬崖中的一朵小花”。
第三段是激动的急板。一开始,急促的音乐就以排山倒海的气势扑面而来,气氛急转直下,狂风骤雨袭击着海面。紧接着,主旋律的出现急促而坚定,携带出在第一段中被压抑的力量。暗涌在这一刻终于冲出了海面,掀起阵阵的巨浪,咆哮着扑向岸边。海水从海岸上退入海中,小憩片刻,又卷土重来,波涛翻滚,肆意横虐。第一段音乐让人产生的压抑的情绪在这一刻得到了彻底的释放。最后,音乐在高潮中果断地结束,干脆利落,绝无拖泥带水,让人感觉酣畅淋漓!
教研室组织的交流课活动为我们搭建了一互助学习、共同成长的平台。我有幸参加了一次听课活动,真是受益匪浅。一直对课改后的语文课如何上感到茫然,为设计一节课经常束手无策。听了张老师所上的《月光曲》一课,我顿有茅塞顿开之感。新课改犹如一股清新的风伴随着悠扬的《月光曲》旋律迎面而来。
第一感觉:精彩。执教老师将令人震撼的音乐、美妙的画面与语言文字有机结合,情境交融,有声有色,令人陶醉。因此整堂课课堂气氛活跃,学生学习情绪高涨。
其次,重视朗读教学也是本节课的一大亮点。教师以读代教,引导学生自读自悟,从语速到语气,教师指导有方,并且尊重学生的独特感受。
片段一:盲姑娘听得入了神,一曲完了,她激动地说:“弹的多纯熟啊!感情多深啊!您,您就是贝多芬先生吧?”这句话教师采用多种形式让学生朗读——先是齐读,教师适时点拨:应读出什么语气?除赞叹外还要读出什么语气?“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纷纷答出自己的见解,最后教师有指名朗读、齐读。
片段二:《月光曲》所描绘的意境,文中是通过皮鞋匠听着乐曲产生的联想来展示的,这也是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教师在教这一环节时,边展示图画边指导朗读,并且适时播放乐曲。通过播放音乐、展示图片与朗读相结合,使学生领悟到皮鞋匠眼前出现的景象正是贝多芬弹奏的曲子所展示的意境,皮鞋匠眼前景色的变化正是乐曲旋律跌宕起伏的表现。在乐曲的伴奏下,学生感情朗读,把课堂气氛推向高潮。
总之,在这节课教学中,师生角色发生了变换,学生的学习方式也有了改变。教师不再是教而是导,学生通过自读自悟,在欣赏美丽画面、优美旋律的同时理解了语言文字,通过展开丰富的想象,感受到了《月光曲》的美,学生跟文本产生了心的共鸣,情感的撞击。
但是,本节课稍微有些瑕疵,虽然无关大局,但犹如白璧微瑕。本课教学目标之一是让学生感知贝多芬关心同情穷苦劳动人民的伟大人格魅力,因此教师在设计时是否引导学生思考:贝多芬作为大音乐家,到小镇上演出,并且无偿为盲姑娘弹奏,这是为什么?对突出目标是否更有水到渠成之功效。
参与这次交流课活动,让我大开眼界。看来,走出去,就能学到知识;共交流,就能使自己进步。这节课成为我今后教学的指航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