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鉴赏学后感
经过一学期《美术鉴赏》课的学习,欣赏到了许多东西方不同类型的美术作品、绘画风格,对
东西方美术的发展有了初步的了解,并从中感受到了东西方艺术的特点与异同。西方是以人作为艺
术表现对象的主体,主体是人物,从古到今,都是这样。因此,在一个人身上,体现出的每一个时
代的审美观点也不一样。比方从希腊、罗马时代到拉斐尔、提香、达•芬奇,这些人表现的人体是很
古典的,很完整的。那么波提切利则不同了,他表现人体的韵律感、线、节奏,多方面地表现人体。
因为时代不同,每个人的感受也不同:比方画人,达芬奇的《蒙娜丽莎》与凡高的《自画像》,都
是肖像画,但两者就完全不一样了,同样的肖像,他们画得都很像,都达到了艺术的高峰,但是,
每个人都不一样,每个时代的差异很大很大。另外,西方古代绘画都是以人为主题,树木、风景只
是作为一种陪衬,作为一种背景,是次要的,到后来获得了独立的发展,才有了风景画、花卉等独
立的画种。
西方的大师画人物,也画风景、静物、肖像,对象只是作为启发他感受的一个材料,什么东西都可
以感受,都可以入画,都可以进入到他的感情。在这个问题上东西有很大的区别。西方早期的风景
画,也不是实际的写生,而是在室内闭门造车,画一个大概,因而不是太生动。西方真正的风景画
,是印象派油画,真正是对景写生,画出自己不同的感受。每一种风景里面,早上、中午、晚上,
即使同一个对象也不一样,这是很写实的。中国画的构图以山水风景为主,一般都是立幅的,山从
下面开始,一层一层往上。它的构图比较雷同,可以归纳为四个字:起、承、转、合。“起”,往
往都是从几棵树,或者一个沙坡,或者石头、水、亭子开始。“起” 之后,另外一个山来接过去,
叫做“承”。“承”之后,因为很长,要适应这个画面,那么要变化,叫“转”,扭曲一下。转到
最后,要“合”。这是中国山水画构图的四个字。我们看东西,远景、中景比较丰富??因为远了,
形象丰富、重叠,而近的东西则单调。 ...
艺术就其分类而言包括绘画,雕塑,音乐,舞蹈等多种形式。人类几千年的文明史孕育了丰富的艺术底蕴。无论是指间的跳跃还是足上的飞扬抑或是喉咙的吟唱,艺术成了人类精神生活的主导,以其独特的魅力指引着人们。几千年来,人类渺小的身影在这片大陆上创造出丰富多彩的文明,由东方的神秘典雅,也有西方的奢华靡丽。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艺术在人们日常生活中占有的地位也越来越高。它不再仅仅是闲暇时的消遣,艺术俨然成为人生美丽明媚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美术不仅仅是把物体或人画到位,画得像那样简单,这些都太过浅显.以前没接触美术时,总感觉艺术生有些清高有些盛气凌人.其实美术是贴近生活的,因为它来源于生活.当然这只是我个人的看法!那些所谓的"清高,盛气凌人"是自己对自己能力的认可,也可以说是一种自信.每个画者都是孤独的同时也是丰富多采的,他们用自己的孤独勾勒出一幅幅缤纷的小世界!
美术鉴赏的过程是一种视觉思文的过程,也是鉴赏者审美创造的过程。它是鉴赏者通过对艺术家创造的艺术品的感受、想象、体验、理解和鉴别等一系列视觉思文活动,通过对艺术作品的欣赏,从而达到开阔视野、扩大认知领域,提高艺术素养和审美能力的目的。在美术鉴赏过程中,由于鉴赏者面对的是富于启发性的典型视觉形象,所以会自然地唤起种种有关的联想和想象。在联想和想象的作用下,通过特定艺术形象可以感知和认识更为丰富的内容。中国古代诗论中就有“象外之象,景外之景”之说,宋代诗人梅尧臣要求“作者得于心,览者会以意”。中国画的留白处理,正是留给鉴赏者想象的空间,这是鉴赏者对艺术作品再创造的过程。艺术作品不管表现得多么完整、具体,都留有广大的想象空间,这些空间需要鉴赏者通过联想和想象去丰富和发展,使鉴赏者形象思文能力得到进一步的培养与提高。美术鉴赏与美术创作一样,都是一个创造的过程,因此,鉴赏过程也是培养鉴赏者创造力的过程。 创造力的培养是素质教育的核心,美术鉴赏正适合这种创造心理的培养,尤其在美术鉴赏过程中对作品的色彩、比例、空间、节奏等视觉思文的训练,能在潜移默化中帮助学生开拓视野,培养学生具有丰富的空间想象力,开启思文的深度和广度。
美术鉴赏这门学问改变了人们的观看方式。美术鉴赏是运用自己的视觉感知、过去已经有的生活经验和文化知识对美术作品进行感受、体验、联想、分析和判断,获得审美享受,并理解美术作品与美术现象的活动。
欣赏一般局限于感知、想象、情感体验等感性认识方面。
而鉴赏是运用视觉感知以及其他器官的综合作用、生活经验和文化知识对美术作品进行感受、体验、联想、分析和判断,获得审美享受,并理解美术作品与美术现象。即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的一种比较深刻的认识。
在美术鉴赏的基础上就能够产生一定的“美术批评”,自己根据一定的标准,对美术作品或美术现象所做出的理论分析和价值判断。
要在文化情境中来认识和理解美术,“情境”,即指影响各个时期美术的政治、经济、历史、文化等背景。美术作品中所反映的各种思想、观念,都与艺术家所受到特定的政治、经济、历史、文化等背景的影响有关。
1.感悟鉴赏:
感悟式鉴赏所要求的主要是从观看者自身的经验出发,充满想象力和激情地去欣赏美术作品。在欣赏过程中,可以任由思文驰骋而不受限制。这种鉴赏方式比较适合于写意性和表现性的艺术作品,因为这类作品所追求的不是客观地记录形象,而是通过主观化的形象处理来表达艺术家的情感。
2.社会学鉴赏:
应该意识到美术这种文化现象不是存在于真空环境之中,而是有着特定社会阶层和社会生活的烙印。要理解不同创作目的以及社会背景对艺术家的影响。这些因素不是单靠表面的观察就能完全了解的,所以社会学式鉴赏的核心在于探究、追问,了解作品的主题,发现作品的独特之处,并要了解一定的文化背景,积累一定的知识才能有很好的把握。
3.比较式鉴赏
比较式鉴赏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把握每件作品的特色。俗话说,有比较才有鉴别。但在比较式鉴赏中,需要根据具体情况来分析。美术作品的好坏是可以通过比较来确定的;但在很多情况下,作品之间并不存在谁好谁坏的问题,仅仅是表现方式和风格上的不同而已。比较的内容主要是形式方面的,但根据这些形式方面的差异也可以引导我们去寻找原因,这就需要涉及一些社会的因素了。至于具体对比哪些内容,还需要依靠感觉的指引,所以比较的方法其实是几种鉴赏方式的综合运用。
所以 上好美术鉴赏课不但可以开拓我们的视野,增长知识,还可以在潜移默化的教育过程中,提高我们的的人文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