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论文范文课程设计实践报告法律论文英语论文教学论文医学论文农学论文艺术论文行政论文管理论文计算机安全
您现在的位置: 毕业论文 >> 艺术论文 >> 正文

蓝色多瑙河听后感 第2页

更新时间:2009-12-27:  来源:毕业论文
蓝色多瑙河听后感 第2页
蓝色多瑙河》,作者小约翰.施特劳斯,奥地利著名的轻音乐作曲家。被后人冠以"圆舞曲之王"的头衔。这是一首典型的圆舞曲风格的管弦乐作品。音乐华丽、明快、活泼,通俗易懂。
1866年,任文也纳宫廷舞会指挥的小约翰.施特劳斯应文也纳男声合唱协会的指挥赫尔贝克之约,根据卡尔.贝克的诗作《蓝色多瑙河》的意境写成了充满文也纳乡土之情的圆舞曲《蓝色多瑙河》。
这时的小约翰.施特劳斯虽已创作出数百首圆舞曲作品,但还没有创作过声乐作品。1867年,这部作品在文也纳首演。因为当时的文也纳在普鲁士的围攻之下,人们正处于悲观、失望之中,因此作品也遭到不幸,首演失败。直到1868年二月,小约翰.施特劳斯住在文也纳郊区离多瑙河不远的布勒泰街五十四号时,把这部合唱曲改为管弦乐曲,其中增添了许多新的内容,并命名为《蓝色多瑙河》圆舞曲。这部乐曲同年在巴黎公演时获得了极大的成功。仅仅几个月之后,这部作品就得以在美国公演。顷刻间,这首圆舞曲传遍了世界各大城市,后来竟成为作者最重要的代表作品。直至今日,这首乐曲仍然深受世界人民喜爱。在每年元旦文也纳举行的"新年音乐会"上,本曲甚至成了保留曲目。
乐曲由序奏、五个圆舞曲和尾声组成。
引子分为两个部分。乐曲开始,小提琴在A大调上奏出徐缓的震音,如黎明时平静的多瑙河水微波荡漾,圆号吹出一个充满希望的音调,好似晨曦拨开了多瑙河上的薄雾,黎明到来。音乐生机盎然,安谧宁静。第二部分是序引的小高潮,这个由木管乐器演奏的活泼清新的动机,配以典型的圆舞曲律动,如河水拍岸,生机勃勃,使人振奋。
随后,是第一圆舞曲。舞曲描写了在多瑙河畔,陶醉在大自然中的人们翩翩起舞时的情景。轻快的节奏、明朗的旋律如多瑙河水畅流不息,它歌唱着美丽的蓝色多瑙河,歌唱着洒遍春晖的奥地利人的故乡。第一段的主题素材来自引子的动机。第二段由小提琴和木管在高音区断奏,充满喜悦,活泼而轻快。
第二圆舞曲是三部曲式。第一段旋律起伏、跳跃,给人以朝气蓬勃的美好感受。中段的音乐婉转而柔美,小提琴奏着主题,竖琴用琶音伴随着,好像阿尔卑斯山麓的青年们在热烈、欢快的舞蹈间隙,窃窃私语,互诉衷曲。
第三圆舞曲是二部曲式。第一段饶有新意,典雅而高贵。反复以后,对比性的第二段曲调生动活泼,富于流动性和旋转性。
第四圆舞曲在开始时节奏比较自由,琶音上行的旋律美妙得连作曲家本人也很得意,仿佛春意盎然,沁人心脾。
第五圆舞曲是第四圆舞曲音乐情绪的继续和发展,只是转到A大调上。起伏、波浪式的旋律使人联想到在多瑙河上无忧无虑地荡舟时的情景。第一段由木管乐器和小提琴弱奏出优美动人、舒展柔情的旋律。然后,在热闹的打击乐器的伴奏下,欢腾、热烈的对比乐段使全曲达到高潮。
乐曲的结尾有两种,一种是合唱型结尾,接在第五圆舞曲之后,很短。另一种是管弦乐曲结尾,规模较大,第三圆舞曲、第四圆舞曲及第一圆舞曲的素材-一再现,最后全曲在疾风骤雨式的节日狂欢气氛中结束。
1866年由于在奥普战争中奥地利人惨败给普鲁士人的原因,使整个文也纳处于悲愤、沉寂的氛围之中,为了打破这一局面,鼓舞市民的勇气,使人们重振起来,文也纳男声合唱协会指挥赫伯特向约翰·施特劳斯请求写一部充满生机和爱国之情的合唱圆舞曲。于是,他想起了德国诗人贝克献给文也纳的一首诗歌的末尾:“在那多瑙河边,在那美丽、蔚蓝色的多瑙河边……”,诗人丰富的幻想,给了约翰·施特劳斯极大的启发,于是这部不朽的《蓝色多瑙河》就在1867年初诞生了。起初,这首合唱圆舞曲并未引起人们过多的关注,半年后,作者把它改编成管弦乐曲,在法国的世界博览会上演奏,顷刻间轰动了整个巴黎,赶印的总谱供不应求,乐曲迅速风靡全欧。
《蓝色多瑙河》这首旋律欢快的乐曲,是按典型的文也纳圆舞曲的结构写成,渗透了文也纳人热爱故乡的深情厚意。乐曲的序奏一开始,圆号在弦乐群碎弓的衬托下,吹奏出音乐的主题动机,犹如黎明的曙光,拨开了河面上的薄雾,唤醒了沉睡的大地。接下来是五首连在一起演奏的小圆舞曲。第一圆舞曲是整个圆舞曲的主 要主题,曲调轻松流畅,生动地表现了“春天来了,大地在欢笑”的欢乐情景。第二圆舞曲有两个主题,第一主题情绪明朗、活泼,激励人心;第二主题柔和、抒情如歌。第三圆舞曲也有两个主题,一是优雅、跃性的主题,有催人向上的力量;二是铿锵有力、动感强烈的主题,充满了生机勃勃。第四圆舞曲,F大调,节奏拉宽,音乐由外在的歌唱性转化为内心的感受,表现出“每到晚上,到处射出光芒,使人欢畅”的主题。第五圆舞曲,A大调,欢快的气氛越来越浓,像是第四主题的延伸,最后曲调发展越来越激动、炽热,并进入豪华壮丽而快速的高潮。尾声较长,再现了圆舞曲中的主要主题,使乐曲更为鲜明、生动、圆满。整首乐曲给人以豪华壮丽、清澈典雅,无处不美的感觉.

上一页  [1] [2] 

蓝色多瑙河听后感 第2页下载如图片无法显示或论文不完整,请联系qq752018766
设为首页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

copyright©751com.cn 辣文论文网 严禁转载
如果本毕业论文网损害了您的利益或者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及时联系,我们一定会及时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