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帝国》观后感
前几天看了《大秦帝国》,很值得看的一部电视剧,虽然51集,但全部看完了,我真的为商鞅的宽广胸襟、经天纬地之才而折服,为秦孝公的明智、领导天才、豁达、霸气而折服。商鞅原名卫鞅,直到秦国收复失地、国家强盛之时秦孝公赐爵商爵之后,才开始叫商鞅的,我们原来在书本里学的商鞅变法,说的就是卫鞅。他原是魏国臣相公叔痤的一名门客,中庶子,在春秋乱世,百家争鸣的时候,有很多有才之士,云游列国,为施展才华、为诸侯国君出谋划策而争取机会,卫鞅就是其中之一。他的老师公叔痤在临死之前力荐卫鞅给魏王,但魏王听说卫鞅只是中庶子就没答应,魏相就对魏王说如果不用就杀掉,看人如此只准,真是难得。但是昏庸的魏王却没做,在后面也可以看到由于他的非贤而用,使得一代霸主成为弱国,而卫鞅也是这个时候从秦国的招贤令而到秦国,在得到秦王的认可后,大刀改革,二十年后使之穷若秦国成为强大帝国,为什么,因为卫鞅有才,秦孝公识才,明君强臣,何有国家不强之理,实际上现在社会也一样,有真才实学,有能力也是最重要的,没有关系,同样有成为精英之人。除了与人的天资有关外还与后天的努力是离不开的。
公元前361年,21岁的秦孝公赢(赵)渠梁正式登基,受命于危难之际,秦国飘摇之中。当时秦国,自穆公霸权以来,不遇明君,体制老旧,连连征战,风雨飘摇,不管是被架空权力的周天子还是山东辣国,都万分瞧不起这个没落穷困的秦国。当此之时,秦献公之子赢渠梁继位治国,本来就标志着道路艰难之巨。赢渠梁立志图强,恢复穆公霸业,下令国中:"昔我缪公自岐雍之间,修德行武,东平晋乱,以河为界,西霸戎翟,广地千里,天子致伯,诸侯毕贺,为后世开业,甚光美。会往者厉、躁、简公、出子之不宁,国家内忧,未遑外事,三晋攻夺我先君河西地,诸侯卑秦,丑莫大焉。献公即位、镇抚边境,徙治栎阳,且欲东伐,复缪公之故地,修缪公之政令,寡人思念先君之意,常痛于心。宾客群臣有能出奇计强秦者,吾且尊官,与之分土。"
如此明志自省,求贤若渴,大气胸襟,诚恳忠心,在其继位之时,抱着是多大的洗刷国耻、立志图存的雄心。历数历朝先君之错,实评秦国危难之情,诚邀天下英才之切,作为一国君王,此等见识和胸襟让人敬佩。卫鞅即说秦公求贤令为"五百年来之雄文",邃"卫鞅闻是令下,西入秦,因景监求见孝公"。
千难万险,赢渠梁壮志前行。排除万难为商鞅变法提供强大的支持和保障,在剧中展现当时的艰难曲折,秦孝公均一意决然,毫不退缩。作为一代战国接触君王,秦孝公力主商鞅变法,文武兼备,从而使得秦国由由一个穷弱无人理的国家,成为战国国立雄厚的大国,收复河西失土,"三百年来,变法功臣皆死于非命,此乃国君之罪也。你我君臣相知,终我一世,绝不负君!"秦孝公以大度胸襟,顽强意志,使得商鞅在秦国能在紧急时期坚持变法,富国强兵,排难越险,终成正果。
《大秦帝国》里对于赢渠梁和卫鞅之群臣共进,荣辱与共的难得友谊表现得十分动人。只可惜赢渠梁一生为国,操劳过度,壮年而逝,正值秦国富强大志之时,岂不叹哉!如其力挽狂澜的天才领袖百年难遇。贾谊在《过秦论》说秦孝公"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可惜在其一手打造的一跃成为战国七雄之首的秦国,在其实现求变图存、变法强秦之目标时,天妒英才,壮年而逝,使其气吞八荒之心,雄霸天下之才,再无以继续施展。剧中秦孝公死时,在函谷关,侯勇饰演的赢渠梁悲叹上天不公,向天借命之悲壮,使人大叹大哀,可惜备至。而在其死前对于身后之事的预测,以及逐条的安排,更使得我们对其壮志难酬的悲壮格外叹息不止。马上将才,庙堂英主,一代战国英雄君王,就这样在大志将展之时被上天无情地收走了。
二叹商鞅葬身己法
秦国在孝公时期跃居战国七雄之首,并最后能够一统中原,没有商鞅可谓就不可实现。曾为魏国相国公叔痤学生的卫鞅,才华横溢,显露治国之才,所以公叔痤告诫魏惠王若不用商鞅便杀之,等到商鞅应秦孝公求贤令入秦变法,大败魏国,使得魏国之霸主地位一去再不复返时,魏惠王才大叹曰:"寡人恨不用公叔痤之言也。"
作为著名的法家代表人物,商鞅洞察时局,大有治国之才。在秦孝公的支持和保护下,在秦国大兴变法,一反古来旧制,不畏权贵,眼光长远,从而使得秦国一振而起,在历史上也留下了接触贡献。商鞅之法虽过于苛刻,但是在战时行法,要让积贫积弱,几乎危亡的秦国,要在最快的时间里重新崛起,这其实是必然所为。虽然《大秦帝国》里,对商鞅有点过于美化以至于剧情中多有不合史实之处,但是,断然不可抹杀商鞅杰出的历史贡献。关于商鞅变法我们都很熟悉,也就不赘言其变法政策的历史创造和功绩,所以《大秦帝国》的剧情表现,也不是主要集中于商鞅的变法举措,而是将其变法中和变法后,秦孝公、秦惠文王、甘龙等老士族、公子虔、景监等之间的复杂关系中,所体现出来的政治权谋和抗衡。
在中国的任何一个朝代,即使是当今天朝,改革,都是要付出血的代价的。权力集团的纠葛、利益权衡的斗争、官场黑暗的规则,都是的历来力图改革图强者,不管其改革上是否成功,都是以悲剧告终。古来商鞅、王安石,甚至王莽等,近来HYB、ZZY、BJXC等等,都是证明。百年难遇的秦孝公给商鞅提供了一个施展才华,一展抱负的绝佳平台。如在剧中所说,秦孝公是以国君之威压住那些必然要血洗商鞅的权力之山,一旦秦孝公逝去,这座大山崩溃,积怨深厚,静待时机的反对者必然会伺机大举屠刀。
商鞅变法虽强秦功大,为秦国日后一统中国奠定了坚实基础。但是政治规则决定了他必然是在秦孝公死后不得不死。而且这里面的规则决定了秦国需要坚持他开创的法治,却不能容下他一人。"护法必须,商鞅比死",这就是中国典型的官场和政治需要。也是阔斧前台的改革者逃避不了的必然命运。国家发展,古来富国强兵、变法图存;进来革命斗争、民主进程,都必须要千万人的尸骨来铺路,要万千人的鲜血来浇灌。这是历史发展,特别是在诸如中国这样的政治体制环境下的悲壮和无奈。所以,剧中将商鞅最后发邑兵北出击郑国,秦国发兵讨伐最终杀其于郑国黾池的历史改成商鞅为护法警示天下,主动请刑,最后与其红颜白雪共赴黄泉的结局,不可不说里面,其实包含着表达对历史改革者的一种尊敬,以及对其不得不面临的命运能有所改变的期望。
商鞅死于千古奇刑--车裂。不可不谓悲壮万分。战时变法之严厉必须,继而导致社会进步的同时受法民众对其怀有怨恨;强国变法之触及贵族、老氏族权力之必然,继而导致庙堂稳固有为的同时,权力斗争要置其与死地,这就是在商鞅身上所折射出来的历史发展之悲壮进程。国如参天大树,不得无国,而国之茁壮,却需要多少国民的鲜血来不断浇灌呢?
三叹千古真情难遇
剧中商鞅与白雪的旷古奇恋;秦孝公与玄奇的人间至情,虽为虚构,但更是古往今来,多少篇章诗作、多少痴情悲恋里一如向往的凄美追求呢?剧中两端至真的爱情牵绊,都是难以言说的凄美叹惋。为商鞅建立功业,深深了解商鞅之抱负的白雪,与商鞅相生相知,坚守着最贵重的爱情誓言,独自携商鞅之子,为商鞅大业劝商鞅与秦国公主成婚,退隐山林等待二十几年,必要时却处处为商鞅排难抚心,最后殉情于商鞅刑场,旷古奇念,在剧本的生动描写和演员的悲情演绎下,显得半点也不虚假飘渺,使人动容不堪。
而雪夜奇遇的秦孝公和玄奇,一是立志图强,气吞八荒的一国雄主;一是学识深厚,涉猎广博的墨家弟子,虽两情相悦,互为挂念,却苦于职责重任,不能相伴相携。最后在秦孝公病危即去之时,玄奇出墨家总院,毅然决然与赢渠梁大婚,以完成一代雄主终身难了之情,和自我深情之实。陪伴秦孝公走完短暂的最后人生岁月,秦孝公一生力图富强秦国,洗刷国耻,加之商鞅变法,万千重担压于一生,虽情思深厚,不渝不忘,却也无法了却心中真情,终于心力衰竭,带憾离世;而最后玄奇之与之成婚,泪洒孝公榻前,却是怎样一段人人间至情。
关于这两段千古真情,剧中情节并不多,甚至非常少。但是却深入打动人心,在于人间至情之难寻,知己难求;淡水表面,深情心底的真实;非常人物非常之情之凄美悲壮。殉情商鞅的白雪,决然榻前的玄奇这两个场景,就足以将这段知心真情表露地刻骨绝美。
我从电视剧中看到的商鞅,是一个不纯粹的人。原因有三:
一、商鞅所变出秦国之新法虽好,但过于严苛,没有把握好度的问题。以至于以其变法当时,就因长公子嬴虔受太子案牵连处于劓刑,为而自己树立了本不该是敌人的最大敌人。在秦国后期,也因秦法过于严苛,而使陈胜吴广在赶不到修长城之地,正反都是一死的情况下,揭竿起义,导致秦国灭亡。
二、鞅兄一生强调法治,纵使在秦孝公弥留之际,为保他而不惜对自己的兄长和太师甘龙下手之际,其都毅然决然反对,但为何在后来面对老世族诬陷,以至于车裂之时,不为自己做无罪辩护?难道只有"罚"才叫法治?还无罪之人一清白,同样也是法治啊!但鞅兄却主动将自己交给廷尉府。此最无视法治之举,岂能如他所说,谓之护法?
三、鞅兄之红颜知己白雪姑娘为助其一展鸿鹄之志,倾其所有,并终生守望于陈仓河谷。而鞅兄,却在孝公将自己妹妹(也就是荧玉公主)相许之时,未断言拒绝,名曰:为了护法。是的,与公主结合之后,他便也是嬴氏一族,可以不再受老秦人"他一个外邦士子"之不屑了。此举说明鞅兄并不是不懂人情世故,他知道借重王族的力量。但鞅兄为变法而不顾发妻,许身公主之为,实难与其"大仁不仁"不讲人情的形象相关联。
藉此,我认为他是一个不纯粹的人。一个不纯粹的人,纵然其当时的地位在高,也经不起历史的考验。或许这就是为什么《商君书》没有成为经典的原因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