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来信》的成功看外国影片改编 第3页
的观众一定会对其中的配乐印象深刻。如果说电影《来信》在其他方面还有待考量,但就其配乐这一点想提出点质疑的人应该不多。一般来讲,影片的配乐在大多数情况下,在大多数观众眼中,就真应了那个“配”,配乐知识影片的配角。当然,配乐喧宾夺主是不应该的,但形同虚设的也不在少数。像《来信》的配乐能建功于无形之中的实属不易。那曲《琵琶语》像是女主人公的诉说,从容、内敛却感人至深。与取他山之石攻玉的影片手法相似,《琵琶语》本身也是一个东西合壁的“混血。前半段的琵琶独奏看似简单实则内涵深沉。适时地弥漫出中国味,适时地激起观众的情感波澜,于无形之中引领着情节推进。后半段的钢琴独奏,孤独中潜藏着无尽的情愁。个个音符的释放好似都敲在了观众的心上,也似乎在揉搓着女主人公那颗不堪以一击的内心。女主人公就是在着如泣如诉的乐曲中开始了她临绝前的诉说。结尾,男主人公同是伴着这曲调在他混乱的思绪中拼凑着寄信女人的面孔。
另外,影片中还出现了几曲与《琵琶语》风格迥异的乐曲。比如,在得知北屋的新邻居搬来时小女孩急匆匆地奔去看个究竟。此时,急促的交响乐响起,急促的曲调伴着急促的脚步,小女孩迫切、复杂的心情被表露无疑。
典型的汉语词汇及京方言,出其不意地为中国观众营造了本土化的情境,争得了不少人气。影片中几次出现的本土化语言的台词,是人听而不忘。得知要搬到山东的消息,小女孩当即晕倒。醒来后被母亲训斥道:这死丫头,跟她死鬼爹一样,就见不得我好,净给我出妖娥子。母亲的这段台词是颇富京味的。尤其是“出妖娥子”一句,更是让人感到京方言的恰如其分与诙谐幽默。还有,过年那场戏,母亲让小女孩给北屋送饺子,小女孩执拗不去,最后回了母亲一句:“巴结”。既显示了小女孩略带成人意识的稚气,也显示了她可爱的高傲。戏院看戏那场戏,男女主人公近在咫尺,却依然陌路。恼人心魄的鼓点下,男主人公殷勤地讨好临座的女人,此时坐在对面的女主人公脱口而出:“看得我脑仁直疼”,随即离去。且不谈女主人公的表现与原著的出入。她的台词是合了中国人的逻辑。“出妖娥子”,“巴结”,“脑仁儿”这几个词的出现好象是在抖着小小的包袱,就像说书人那块“醒木”,适时地给听众提个神儿。
以上我从时间、空间、道具,台词,配乐方面对中国电影版的《来信》进行了分析,总体看来,《来信》是适应了中国的水土的。但对于影片的几处处理我还是有些不同的看法。比如,游行队伍遭袭击时,男主人公上演了“英雄救美”的一幕。面对这种好莱坞惯用的伎俩,总让观众心理怪怪的,惟有付之无奈的一笑了。过年的那一大段戏似乎有些画蛇添足,让人不知所云。戏院看戏,女主人公不着边际的一通抱怨及后来不耐其烦的离席,让观众摸不着头脑,不禁让观众疑惑:电影版的《来信》是不是被女导演赋予了太多的女权主义的反抗?
对于那些看过原著后在看电影版《来信》的观众而言,很可能也有着或多或少的不认同。我想这种不认同来自几方面的原因。一是影象比文字具体、真切,这反而使电影丧失了文字表达的魅力。文字可以摆脱人为因素的局限,读者可以在文字中进行完全自我的遐想,产生自己的感悟。而文字幻化成了真真切切的影象就注定了想象空间的剥夺。因此,观众总觉得“不像”。二是从文学作品到电影要经过电影创作者的较大手笔的裁剪,而这其中就掺杂了电影创作者的认知倾向。其实也是剥夺了观众想象空间。这是改编自文学作品的电影的先天疾病,电影《来信》也是无法摆脱的。但电影《来信》找到了文字符号与电影手法最佳的连接点,用中国人视角很好地诠释这部西方经典的文学作品。
上一页 [1] [2] [3]
从《来信》的成功看外国影片改编 第3页下载如图片无法显示或论文不完整,请联系qq7520187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