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论文范文课程设计实践报告法律论文英语论文教学论文医学论文农学论文艺术论文行政论文管理论文计算机安全
您现在的位置: 毕业论文 >> 艺术论文 >> 正文

从《火与冰》到《香草山》看余杰的抽屉文学 第3页

更新时间:2010-1-17:  来源:毕业论文
从《火与冰》到《香草山》看余杰的抽屉文学 第3页
称为经典就必然有其过人之处,也许对所有经典的不屑正是余杰文章读来不够厚重的原因吧。
3.边缘的呐喊
在《爱与痛的边缘》中,“余杰风格”得以进一步延续。然而,在悲愤与抨击的背后,余杰的浅陋和粗疏也尽显无遗。尽管对正义和公理的呼吁一如既往,但中气不足的呐喊却在爱与痛的边缘显得过于单薄和苍白。用心阅读余杰得作品,不难发现,公理的被亵渎,正义的被歪曲,人性的冷漠,道德底线的沦落,体制的弊端,法制的倾斜及腐败的孽生,这些被每个有良知的人所痛恶的现象一直是余杰乐此不疲鞭笞的对象。他的文章没有深刻的理论性思考,让人看来不过是对社会的嘲笑、讽刺、漫骂而已。但是余杰没有李敖的胆魄与气概,都是骂,李敖是越骂越硬,越老练,越有骨气;余杰却是越骂越气短,越底气不足,越找软柿子捏。
文字是有灵性的东西,是深厚的文化底蕴沉积的体现,只有将人格魅力渗透到文字中,才能使得文字也具有穿越历史的不朽魅力。曾经余杰的文字有那么一点点尖锐和执着,棱角分明的尖锐,他可以打动读者的也正是这种尖锐和肆意。如今他的尖锐不见了,不知道以后我们还可以期待什么?
余杰,只是一个为社会补漏的战士罢了。任何议和社会都不是完美的,所以需要战士,而余杰,是较出色的一个,至少他让许多人认识并且记住了他。
4.心灵的香草山
香草山是《圣经》中的一个地名,那是一个像伊甸园一样,充满纯真,幸福,与苦难的地方,那既是一个不可到达的彼岸世界,也隐喻我们所生存的现实世界。现实中我们像渴望伊甸园一样,苦苦寻找着属于自己的香草山,却没有意识到最重要的莫过于走进自己的香草山——心灵的香草山。
那是一个神秘的地方,在那里有我们呢渴望的宁静和平的生活,有我们对爱情的渴望,那时一方心灵的净土。
我不知道余杰是不是基督教徒,但是他对《圣经》却是情有独钟的,在《香草山》中,大量引用了《圣经》中的段落,大肆渲染其中的“信,望,爱”,直面人生,淡泊宁静,朝着自己的目标孜孜以求,只问耕耘,不问收获的精神。
《香草山》是余杰的第一部爱情小说,也是一部自传体小说,其中描绘的正是他与妻子的爱情经历。综观小说,前半部分和结尾写的还不错,中间部分显的有些拖沓罗嗦。大多数内容都是在讨论“文革”,在与宁萱互诉家中在文革中的种种不幸。我不知道余杰是怎样看待文革的,他应该是不曾经历过文革的一代,但是却一直抓住文革不放,无论在哪里都要说说文革,写些关于文革的事情,而那些他所写的无非都是从父辈那里道听途说的,没有经过核实的,难道他不知道不实践没有发言权的道理,难道他不明白没有证实的东西是不能作为证据的吗?还是他原本就知道这些道理,不过就是为了渲染他的博学,他的仁爱,他的与众不同,为了找到与宁萱更多的共同之处。曾经有这样一段话:

在“文革”时代,自由被置换成罪恶,人性被贬斥为反动,爱情被抹上黄色。不仅如此,这种最可怕的力量还力图消灭人类天赋的审美情趣和向善的追求,它把文明当作最大的敌人——因此,它认定接近文明的人天生就是有罪的。它以兽性取代人性,它以兽道取代人道。它赞扬愚昧,它歌颂痞子。⑦

这是出现在《铁磨铁》中的 一段话,在余杰看来,文革似乎比洪水猛兽还要可怕,因了它的主导者是人,他似乎对关于文革的所有事、物、人,都没有好感,只是文革被太多人批评了太多年,已经没有什么新意了,现在旧事重提毫无意义。更何况不是每个人都愿意回忆,尤其那样一段不愉快的往事,为什么要一再让那些经历过伤痛的人揭开已然结痂的伤疤,带给他们更深的痛楚那?难道这样做就仅仅是为了显示一下自己的不同见解,博得别人的青睐吗?如果是这样的目的未免有些龌龊!
人和人是不同的,不知道有多少人相信一见钟情,更不了解鸿雁传书的爱情,不喜欢廷生的矫情与偏激,但是我佩宁萱,佩服她为了追求心中真爱义无返顾的勇气,她的那句:“当你遇到艰难困苦时,我要和你在一起!”让我深深为之动容。是怎样的爱让她放下原本舒适的生活和人人羡慕的工作,只身一人北上投奔那个没见过几次面的男人,是什么信念支撑她开始一种完全不同的生活却无怨无悔。在追求物质享受的今天能找到这样一个女子真是不容易,同时也让我看到了爱的伟大。或许他们彼此就是为了对方而生的,也因此更应验的洛扎诺夫⑧的那段话:“我们为爱而生。成就不了爱,我们就会在这个世界上忍受煎熬。成就不了爱,我们就会在那个世界里受到惩罚。”他们找到并成就了彼此的爱,因此他们是幸福的。
他们的爱情故事里充溢着信,望,爱。
信。信心,信念。他们相信自己的能力,并对真理有着坚定的信念。即使他们面临挫折或身处逆境,他们从来都没有想过放弃。在最困难的时候能够互相支持,互相勉励,搀扶着走出人生的逆境和低谷。在他门前进的过程中充满了无穷的动力 ,并心甘情愿为自己的理想和目标付出一切。
望,希望。他们心中每时每刻都充满希望。无论在黑暗中摸索多久,也不管处境多么艰难,他们心中的希望之光永远都不会熄灭,因为他们相信取得成功的日子即将到来,也知道那将是光辉灿烂的日子。
爱,爱是付出,也是回报,是一种简单又复杂的情感。这其中又包含着多种爱。对父母亲人的亲情,对朋友的友谊,对恋人的爱情。它们都是支持每个人的信念,也是我们在最孤独无助的时候唯一留在我们身边的人。
但是《香草山》讲述的爱情又太过完美,男女主人公大谈理想、道德,谈古论今,一派除了愤世嫉俗就是饮酒品茗的清高文人姿态,那种仰头看天,罔顾脚下鸡毛的贵族文化气息与余杰过去曾标榜的平民化相悖而驰。余杰倾心美化了许多文人的爱情,这一类爱情经历是纯私人的,不宜加以经典化,但是他管不了他的危害结果,只是要追慕古圣先贤,仿效他们的爱情模式,给自己的爱情加以经典的包装,制造一个爱情乌托邦。他似乎比以往认识一位先辈还要“厉害”,因为还未曾有哪位前辈把自己的爱情经历如此经典化。
由盛气凌人的叫骂到今天摆弄出一副温情主义的面孔,余杰是真正理清了当代文化的潮流与趋向。我们也因此了解到,其实余杰也并不能够免俗,不过是借着学术文化的外衣来向世俗文化献媚而已。
余杰处处说明,他写文章的目的是要以大爱、真爱,唤醒国人日已麻木的新。诚然,当下的社会风气其大不如以前。他的出发点是好的,但他却动不动就要别人忏悔,文字里面也似乎是再可以营造着什么,他的思考似乎离平凡的饮食男女太遥远。我不禁要问,他自己是否能做到他说的这些呢?这是不是更像一些喜欢以殉道者、苦行僧的精神要求平凡的大众做一些不可能做到的事的人。
怎么看这部作品都没有以前的好,而这之后的一些作品就更没有第一部经典,或许在抛弃以往风格的同时他还未能给自己一个更好更合理的定位吧。文字是一种内心的表现,是情感的传达。希望余杰能尽快找到一种属于自己的风格,写出一些真正的文章来,而不是在渐走下坡路的同时将自己也丢掉了,不要做一个找不到前进方向的迷途人。

上一页  [1] [2] [3] 

从《火与冰》到《香草山》看余杰的抽屉文学 第3页下载如图片无法显示或论文不完整,请联系qq752018766
设为首页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

copyright©751com.cn 辣文论文网 严禁转载
如果本毕业论文网损害了您的利益或者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及时联系,我们一定会及时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