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语未完,凤姐便拉过刘姥姥,笑道:“让我打扮你。”说着,将一盘子花横三竖四的插了一头。贾母和众人笑的了不得。刘姥姥笑道:“我这头也不知修了什么福,今儿这样体面起来。”众人笑道:“你还不拔下来摔到 他脸上呢,把你打扮的成了个老妖精了。”刘姥姥笑道:“我虽老了,年轻时也风流,爱个花儿粉儿的,今儿老风流才好。”
…… 凤姐儿忙笑道:“你可别多心,才刚不过大家取笑儿。”一言未了,鸳鸯也进来笑道:“姥姥别恼,我给你老人家赔个不是。”刘姥姥笑道:“姑娘说那里话,咱们哄着老太太开个心儿,可有什么恼的!你先嘱咐我,我就明白了,不过大家取个笑儿。我要心里恼,也就不说了。”
手段了得,都有失真实性了。但是刘姥姥在贾府的一系列行为是循序渐进的,作者虽然没少让刘姥姥出丑,但很喜欢甚至是欣赏这一人物,不然不会把她写得这么厉害,一个如此精明的老太太甘于被戏弄,而且也自动的“献丑”,这一切皆因生活所迫,生活是无情的,生活甚至可能把林妹妹变成刘姥姥,所以刘姥姥又是真实的,而《红楼梦》本身就是真中带假、假中有真。
一进荣府的时候,刘姥姥几乎把平儿当作姑奶奶来拜,而在第二次来时,她更惊讶于贾府吃一顿螃蟹,够庄稼人过一年。作为直接生产者的她竟不认识茄子,因为贾府用鸡油、鸡肉脯子、鸡汤、鸡爪子以及香菌、新笋、蘑菇、五香豆腐干等东西对茄子重加泡制。她自称熟知各种木料,“成日家和树林子做街坊,困了枕着它睡,乏了靠着它坐,荒年间饿了还吃它”。 可是,贾家用黄杨木根制的酒杯,竟使她目瞪口呆。直接生产者不认识自己的产品,这也许是一种讽刺,讽刺的矛头指向的不是刘姥姥,也不只是贾府,而是整个封建地主阶级。
由于刘姥姥的精彩表现,二进荣国府的收获非常大。刘姥姥有很多“失仪”的表现,故意取悦大众,如食量大如牛的怪相和醉卧怡红院,并不是所有人都对刘姥姥宽容,林黛玉就有“母蝗虫”三字形容刘姥姥,在栊翠庵喝茶的时候,只因刘姥姥用过那成窑的茶杯,妙玉就不要了。
刘姥姥在二进离开之后,贾府渐显衰败之相,大观园气氛陡变。婆子、媳妇、小厮、丫头,亲戚从各个角落、以各种方式给主子们制造不安。第四十四回“变不测凤姐泼醋”;第四十七回“呆霸王调情遭苦打”;第五十一回“胡庸医乱用虎狼药”。之后一连串儿的一波未平一波又起,贾敬亡,贾琏偷娶尤二娘,两历“平安州”。第七十四回“惑奸谗抄检大观园”晴雯死,多人遭谴,第七十九回“薛文龙悔娶河东狮,贾迎春误嫁中山狼”等等不祥氤氲笼罩了贾府。
3.知恩图报于“大厦倾”
刘姥姥的悲天悯人、善良仗义是在她三进荣国府的时候显示出来的。这时的贾府“忽喇喇似大厦倾,昏惨惨似灯将尽”,别人避犹不及,可她却找上门来。
刘姥姥在二进荣国府时是尽其所能,狠狠的“搜刮”了一回。从贾府得过好处的人就她一个吗?她那“丰厚的战利品”其实是最少的。很明显的对比是贾雨村,因为他是明显的忘恩负义,是遭人恨的角色。两个得到过贾府帮助的人,两个身份迥异的人,以两种方式来“报恩”。雨村让贾府都不得“余存”,而姥姥卖房卖地勇救巧儿,是姥姥留(刘)住了巧儿。说巧儿的曲子《留馀庆》道:“留馀庆,留馀庆,忽遇恩人;幸娘亲,幸娘亲,积得阴功。劝人生,济困扶穷,休似俺那爱银钱忘骨肉的狠舅奸兄!正是承除加减,上有苍穹。” 巧姐的图册是:一座荒村野店,有一个美人在那里纺绩。其判词云:“势败休云贵,家亡莫论亲。偶因济刘氏,巧得遇恩人。” 所以刘姥姥的另一对比应是贾蓉,在一进荣国府时她见到了两个贾府的主子即王熙凤和贾蓉,当时王熙凤对刘姥姥拿腔作势,对贾蓉喜笑颜开、态度暧昧。作者很有可能让这两个人成为了对比的形象。贾蓉和巧儿是同辈,且其人品值得怀疑,所以“狠舅奸兄”中的奸兄应是贾蓉,决非续书中的贾芸。
另外,巧儿后来应是嫁给板儿,刘姥姥将成为贾府真正的亲戚,这也从“巧”字上来。续书中说巧儿嫁给“家财万贯、良田千顷”的周地主的儿子,显然违背原意。如板儿在大观园曾巧遇巧儿,用佛手换了柚子。古代定姻缘都要交换信物,板儿正是在“佛手”的“指引下”找到了香气怡人的“柚子”。
刘姥姥出场虽不多,但可以说她始终和王熙凤有着紧密的联系,如果没有刘姥姥,以巧儿的资历是不能成为金陵十二钗之一的,她的活动就是围绕刘姥姥,《留馀庆》的曲子说的很明显了。曹雪芹创造刘姥姥是颇费心思的,花在刘姥姥身上的工夫不少于金陵十二钗。
曹雪芹在80回之后很可能加重刘姥姥的篇幅,原著中可能有大段描写关于刘姥姥救巧儿的曲折感人的故事,从“打抽丰”到“救命恩”刘姥姥的形象会有更大的转变。在《红楼梦》里刘姥姥虽是“芥豆之微”,却不可被人小觑,正如著名红学家周汝昌先生说的:“刘姥姥是传奇女流,有胆有识,心智言当,她识相、知趣、机变、低而不卑、野而不鄙、身份拿得住、使命完得成。她讨得府里上上下下每个人的喜欢,而不是厌恶,是荣府的人捉弄了姥姥?还是姥姥捉弄了荣府众人?君可思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