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大的幸福》观后感
老大的幸福,妥了!
如果说赵本山是黑土地上土生土长婆婆丁蒲公英,那范伟就是老百姓房檐下挂着的一串串干红辣椒,他们共同的特点是生命力旺盛,都是人们离不开家常菜肴,不同的是:一个是败火,给乏味的生活增添点乐趣;一个则是能和各种蔬菜配伍,不显山不露水,玲珑的身体里包裹着一团燃烧的烈火,能辣出风格,辣出品位,生津开胃,干香浓郁,回味无穷。看了电视剧《老大的幸福》才几集,我就有了如上的想法。
范伟在该剧的开播仪式上,对记者提出的和赵本山PK的说法很反感,甚至不想让他们进行比较,但观众的想法是谁也左右不了的,一个靠赵本山而走红的明星,离开了拐棍自己闯天下,不引起人关注,不让人进行比较那可倒真该是新闻了,从仅播出的这几集来看,《老大的幸福》和《乡村爱情故事》根本就不是一个档次,自然无法PK,但若真的对比一下,那可以预料:《老大的幸福》完胜的几率应该是百分之百。
试着说两条:其一,《老大的幸福》是个艺术真实和生活真实俱佳的好戏,它不是那种小品的堆砌,也不是靠演员的演技来抓人,更不是脱离生活的胡编乱造和一件鸡毛蒜皮的小事也没完没了地无病呻吟瞎墨迹。它的主题是向上的,是积极的,更是耐人寻味的,现在人们的物质生活丰富了,但幸福感却越来越少。尤其是大城市的白领,活得越来越不快乐,反倒是中小城市不那么忙碌的人群,幸福感越加倍增。这部剧就是探讨了这样的态度,他传达着一种人人意识得到但却常抛弃的幸福观,并要人们思索:如何才能活得幸福。
第二,范伟对艺术精益求精,他不是为了赚钱而粗制滥造,更不像有的团队因为有人给投资,居然连剧本都没有就建组,现拍现往出憋剧本。结果,拍出来的戏买不出去,说好上中央台,却只能靠关系在地方台播一次让观众一顿臭骂就再也不播了。范伟是3年磨一剑,没有好的突破口绝对不上马开拍,不拍出精品绝不行动。这点,他自己在博客中就曾表示,有很多人问他这两年去做什么了,他说:“说老实话,就忙这个了。这个电视剧从开始张罗到即将播出,足足用了3年多的时间。”
第三,范伟的表演是大师级的,他的喜剧包袱始终蕴含着草根的生活智慧,其乐观的态度,说话的艮劲儿,举手投足的风趣鲜活和看着就可乐的形象均是被观众津津乐道的。加之他自己琢磨出来,带有范氏风格的格言警句,每次说出都起着画龙点睛的作用,为本剧增添了不少闪光点。该剧的编剧之一宫凯波就称范伟塑造喜剧人物有自己的一套,“他的喜剧讲求真实的人物状态以及在喜剧事件里营造的真实心境。他不给自己一个符号,他就是一直当正常的小人物去演,不刻意。”
你看这部戏,傅老大本来是现实社会中最普通的小人物,按正常理解是没有任何笑点的,但在范伟的演绎下,那乐观向上的小人物之幽默就让他发挥得是淋漓尽致。他初到北京的那一系列故事:错进弟媳妇房间,喝隐形眼镜,喝洋酒打包,怕浪费也不怕醉而大口干杯、、、、、、这一系列的小细节不仅塑造了典型人物的典型性格,让人过目不忘。也彰显了他大师的风范和表演技巧的登峰造极。他自己这样说:“老大这个人物的塑造真是让我搜肠刮肚,抖搂了近半辈子的包袱。这部剧的主题是严肃的,但是老大面对生活的态度是很幽默的,我在表演中尽量收敛,不像范德彪和药匣子那么夸张,让观众看到一定的变化,但语言上比较风趣,如果太严肃了,我怕观众不能接受。”
看到没?一个演员能这样用心地揣摩人物,塑造人物,融入人物,那这个人物焉有不成功之理?
第四,他不迁就演员,他所用的演员大多是用心演戏的,那怕是没有名气的也一定要符合剧中的人物性格,不是急功近利地想推出自己和自己的团队。更不是为了顾及面子啥人都往剧里拉,会不会演戏先弄个脸熟。借自己说了算,就把家人、朋友、徒弟和赞助企业领导都弄上来演一下,演得不好还不好意思说,强奸观众的审美情趣。
第五,植入广告不明显,一切都为剧情服务。虽说现代社会没有钱是万万不能的,但一定要花得舒心,用得巧妙,别往里生搬硬套。这是尊重观众最好的表现,你尊重了观众,观众自然也就会爱戴你!这样的幸福完全是自己追求得来的!
呵呵,东北人,妥妥地了,好牛呵!
暂时先想到这么多,因为还没看完该剧,所以也不好说过多。但我觉得,作为东北人,还是有理由骄傲的。我们东北出来的这几个笑星都是各有千秋、风帆正悬的:赵本山已经成功了;黄宏也在电影领域自己在投资拍片制作,还时常获奖;潘长江别看个儿小,也不居人后,自己先后独自投资弄出了两部电视剧;现在,范伟也冲了进来。数了数,成气候的笑星好像就剩巩汉林、阎学晶、李静等还没有独立投资制作了,相信不久的将来,也会在荧屏上看到他们的作品。上一页 [1] [2]
老大的幸福观后感 第2页下载如图片无法显示或论文不完整,请联系qq7520187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