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论文范文课程设计实践报告法律论文英语论文教学论文医学论文农学论文艺术论文行政论文管理论文计算机安全
您现在的位置: 毕业论文 >> 艺术论文 >> 正文

儒家生死观对中国古代作家的影响

更新时间:2010-3-27:  来源:毕业论文

儒家生死观对中国古代作家的影响
摘要:儒家生死观倡导"入世",这一思想对中国古代文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们纷纷投身官场,希望有所作为,报效国家。儒家生死观推崇死而不朽,并认为达到这一目的的手段是建功立业,为宗族、家国而献身;肯定生命的价值与可贵,提倡尊重生命,珍惜生命,主张不作无谓的牺牲,反对在生死问题上不负责任的态度;主张舍生取义,杀身成仁,以身殉道。所以下面我就以李白、司马迁、文天祥为例从这几个方面来具体阐述儒家生死观对中国古代文人的影响。

  关键词:儒家 生死观 李白 司马迁 文天祥

  生死观是关于人的生命及其死亡问题的基本观点和看法,是人生观的重要内容之一。人生观的主要问题是人为什么而活着,以及关于人生的意义和价值的问题;生死观的主要问题是人应当如何看待生命和如何面对死亡,以及死的意义和价值问题。孔子及其儒家学者都十分重视个体生命及其死亡的伦理意义和价值,并对其进行了深入的理性思考,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形成了一种内涵丰富且影响深远的生死观理论。儒家的生死观在中国历史上的影响是深远而巨大的,特别是对中国古代文人的影响。

  李白--死而不朽

  公元前547年,叔孙豹指出: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不朽。(《左传.襄公二十四年》)儒家对这种"三不朽"观念非常赞赏,孔子说:"君子疾没世而名不称焉。"这就是说,君子最害怕离开人世时,不能著名于世。一个人死后,如果名字不为人所称述,是该引以为憾的。所以儒家在认识到死亡的不可抗拒性后,都不主张任其自然,无所作为,而是强调与死亡抗争,在有生之年要奋发努力,建功立业,只有这样死后才能永存不朽。

  儒家的这种死而不朽的生死观在李白身上得到了很好的表现。可能很多的人看李白都认为他是一位很潇洒,对世俗不屑一顾的人,都很欣赏他"不屈己,不干人"以及出世学道的思想。其实李白是一位功名心相当强烈的人,就他的思想而言,他安邦济世,兼善天下的政治抱负之宏大,建功立业,事君荣亲的用世愿望之热切,都绝不在"诗圣"杜甫之下。只不过他"不求小官,以当世之务自负"(刘全白《唐故翰林学士李君碣记》),他求取功名不像一般的文人靠科考,而是游说人主,直取卿相这种一鸣惊人的非常手段。李白所要达到的是"济苍生""安社稷""寰区大定,海县清一"(《代寿山答孟少府移书》)济民安邦的大事业,所要做的是管仲,晏婴一样的"辅弼之臣"。他觉得只有这样才能实现自我价值,才能死而不朽。

  所以在李白的诗中有许多表现英雄主义的主题。他从无数古代英雄的风度,气派中吸取力量,把现实的理想投射到历史中去,从而在诗歌中建立起英雄性格的人物画廊。他歌颂崛起草泽,际会风云的英雄,如《粱甫吟》写太公望:"君不见朝歌屠叟辞棘津,八十西来钓渭滨。宁羞白发照渌水,逢时吐气思经纶。广张三千辣百钧,风雅暗与文王亲。大贤虎变愚不测,当年颇似寻常人。"同时他也歌颂爱才如渴,礼贤下士的英主,如《行路难》其二中的"君不见昔时燕家重郭隗,拥彗折节无嫌猜。剧辛乐毅感恩分,输肝剖胆效英才。 昭王白骨萦蔓草,谁人更扫黄金台?"李白通过对这些英雄和英主的颂扬,不仅仅是发思古之幽情,更多的是通过这类人物抒发自己"雄心万夫"的气概和热情,表现出在历史中建立辉煌功业,积极创造自我价值的人生愿望。

  我们都知道自古以来建功立业,事君荣亲,治国安邦,兼善天下是中国封建时代知识分子的最高理想。这就是儒家生死观主张"入世"的结果,李白正是被这种思想强烈的支配着,所以才拥有强烈的进取精神,这也是他的诗歌热情奔放,积极向上,充满青春活力的原因。当然像李白这样受儒家思想的影响积极入世还很多,比如"位卑未敢忘忧国"的陆游,还有那"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范仲淹,他们都表现出一种"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身前身后名"的建功立业的精神。

  司马迁--尊重生命,珍惜生命

  儒家肯定生命的价值与可贵,提倡尊重生命,珍惜生命,主张不作无谓的牺牲,反对在生死问题上不负责任的态度。孔子曾说过"鸟兽不可与同群"的话,反映了他对人的存在地位及其价值的肯定。"孟子也提倡珍惜生命,主张遇事小心谨慎,不作无谓的牺牲,所以他说:"知命者不立乎危墙之下"。荀子则明确提出了人"最为天下贵"的思想,既然人"最为天下贵",是世间万物之"最灵"者,那么,人就应当尊重生命,珍惜生命。当季路向孔子请教"死"的问题时,孔子回答"未知生,焉知死?"孔子的这一回答,反映了其重视人生现实、关注人的现实生命的思想,也确立了儒家"重生"的基本人生态度。

  《论语》曾记载孔子与其弟子围绕管仲是否应该自杀,不自杀是否合于仁德等问题的讨论。管仲和召忽都是公子纠的师傅,当公子纠被其兄齐桓公杀害后,召忽自杀,这体现了对于君主的忠诚,是符合当时所要求的君臣之义的道德行为。但是管仲不但没有自杀,反而还做了齐桓公的宰相,帮助齐桓公成就了称霸诸侯、一匡天下的大业。对此,子路和子贡都提出了疑问,认为管仲没有仁德,而孔子的回答是:"桓公九合诸侯,不以兵车,管仲之力也。如其仁,如其仁。"又说:"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赐。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矣。岂若匹夫匹妇之为谅也,自经于沟渎,而莫之知也。"在孔子看来,管仲帮助和辅佐齐桓公得以不用武力而多次召集诸侯盟会,同时辅佐齐桓公一匡天下,成就霸业,百姓一直蒙受到他的好处和恩惠,而没有"被发左衽"沦为夷狄,这些都是管仲的仁德,我们不能要求他像普通男女那样讲求小节小信,自杀于山沟之中。可见,在生死面前究竟何去何从,选择生还是选择死,关键是看其目的和效果,如果选择生是为了大众百姓,是为了成就更大的仁,那么这种选择就是值得肯定的。因此,孔子对于管仲没有选择自杀轻生的行为和不做无谓牺牲的人生态度不仅没有加以指责,而且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并称其"如其仁,如其仁"。所以儒家在对待生死的问题上主张"尊重生命,珍惜生命"。

  司马迁无疑是这种儒家生死观的杰出代表。司马迁的青年时代已经是一个儒学大盛的时代,他的父亲司马谈鼓励他要做一个新时代的大学者,所以设法让他接受新的教育,在这种环境下他自然而然对孔子崇拜至极。在他的《史记》中我们就可看到许多征引孔子的地方,在儒家生死观的影响下司马迁的生死观表现为:"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用之所趋异也." 他珍视生命,但反对无意义的苟全生命;他赞赏慨然赴死的勇气,但反对随意地放弃生命.

  我们都知道司马迁遵守父亲遗嘱著述历史,元封三年继任太史令。他孜孜不倦的阅读藏书,研究史料,潜心著史,并参与了《太初历》的制定工作,就在这过程中一场巨大的灾难降临在他身上。他替李陵辩护,指出兵败实由武帝任用无能的外戚李广利为主帅所致,触怒了武帝,受到"腐刑"的惩罚。对于司马迁来说,这是人生的奇耻大辱,远比死刑更为痛苦,因此他一度想要自杀。但司马迁深受儒家思想的影响,他不愿自己的宝贵生命在毫无价值的情况下结束,他要珍惜生命,使自己的生命变得有价值,变得可贵。于是他"隐忍苟活",终于在著述历史中求得了生命的最高实现。

  文天祥--舍生取义,杀生成仁

  在对待生死问题上,儒家重生慎死,提倡尊重生命、珍惜生命,同时对死又持一种慷慨凛然、泰然处之的态度。在孔子看来,人生在世的所作所为要符合"仁"的原则,那么,当需要在生与死面前做出选择时,也应当以"仁义道德"为标准做出取舍。所以孔子认为人生的意义和价值不在于一味地贪生,而在于以一种坚韧不拔的精神追求仁道,"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为了实现"仁"的目的和理想,可以舍生忘死,视死如归。这就是孔子所主张的"杀身成仁"。孟子在谈到生死问题时也说:"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所以孟子主张的是一种"舍生取义"的精神。孔孟的这两种观点体现了儒家在对待生死问题上的崇高气节。

  文天祥一直以来都是人们心中的民族英雄,他的一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成为千古名句为人们所传颂,他"宁死不降"的气节更是人们学习的榜样。而他的这些精神就是儒家生死观中"舍生取义,杀生成仁"的体现。

  文天祥可以说是儒家文化塑造出来的一个典型人物,他自幼读圣贤书,孕育着以"天下为己任"的人生精神,并走上儒家"学而优则仕"的道路,通过科举中状元,然后位及丞相。他是儒家的忠实信徒,也是儒家理想人格的具体化和现实化。所以当被蒙古人俘获后,他恪守儒家古训,不惧威胁,不受利诱,并引吭高歌"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过零丁洋》)长期囚禁无果,蒙古人只好将其杀害。就这样文天祥成为了一位民族英雄,他摒弃了所有个人的考虑,为他人,为民族,为国家献出了自己的全部力量,直至最宝贵的生命。

  如今距文天祥"杀生成仁"已经有七百余年了,近八个世纪以来,他的所作所为,他的精神仍然一直鼓舞着中华民族的仁人志士,使他们面对敌人英勇不屈,面对挫折逆境奋起。使中华民族最终屹立于世界的东方。

  这就是儒家生死观对各朝各代文人的深刻影响,延续至今。

  参考文献:

  [1]章培恒,骆玉明.中国文学史(上卷,中卷) [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

  [2]唐凯麟,张怀承.成人与成圣--儒家伦理道德精粹[M].长沙:湖南大学出版社,2003.

  [3]葛景春. 李白思想艺术探骊[M].郑州: 中州古籍出版社,1990.P19-33.

  [4]李长之.司马迁之人格与风格[M].北京:三联书店出版,1984.

  [5]陈清泉.文天祥[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2.

  [6]郭鲁兵.儒家生死观论析[E].中国论文下载中心.2009-1-14.

儒家生死观对中国古代作家的影响下载如图片无法显示或论文不完整,请联系qq752018766
设为首页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

copyright©751com.cn 辣文论文网 严禁转载
如果本毕业论文网损害了您的利益或者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及时联系,我们一定会及时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