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思德观后感
我的心灵曾经被这样一句话震撼过:“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是的,死亡,的确都是我们每个人同样的结果。无论我们生前是多么的伟大,或者是多么的渺小,到了最后我们还是要接受命运的安排,当我们的一切都归根落叶的时候,就会再一次回到生命的起点,再次展开生命的轮回。
也许生命就该这样,当我们迎来新的一天到来,同时也应该对过去的昨天做一个总结:“新的一天到了,我应该要去做什么?”这时候当我们对自己作出了决定,我们的人生就已经有了方向。也许,张思德同志就选择了一个平凡而伟大的方向。
当我观看《张思德》这部电影时,首先就小心翼翼地打量着这个小伙子,他,不算高,略胖的脸上就缺少一张能说的嘴,就连毛主席都这样描述他:“人是很好,很勤奋,就是那张嘴不太会说话”。的确,张思德同志确实是一个很勤奋的人,在电影中,张思德同志就用他那四肢向我们解说“勤奋”二字的含义。但是到了最后,当张思德同志给所有的朋友留下了愉快的印象的时,张思德同志却被活埋在泥土里而给所有人一次致命的打击。
是的,当一位朋友将要抽身离开的时候,我们都会希望朋友快去快回——因为朋友总会回来;当一位亲人离开我们的时候,我们都会希望他能够一路走好——因为他毕竟还是我们的亲人;可是,当张思德同志离开我们的时候,我们都非常希望他能够有享乐的下一辈子!因为他不仅是我们的朋友,更多地也是我们的亲人!要知道,张思德同志生前的每一分、每一秒都在惦记着在他身边的朋友是否穿得暖、吃得饱、睡得香……
现在,张思德同志离开我们已经有些年头,当我们中华民族在世界的大舞台上有所展示的时候,我们也不妨放下快速前进的脚步,放下手中的活儿,回过头来看看,我们中华民族能够有今天的成绩,之前就有多少前辈用自己的双手,用自己的语言,用自己的行动在鼓舞我们,激励我们,当我们放眼那本被翻开的历史图册,我们可能会骄傲,会自豪,更多的,我们还会流泪……
不,等等。当我们用心发现张思德同志身上的发光点时,我们就会发现张思德同志并没有白白地牺牲。要知道,如果我们愿意,我们头脑中队张思德同志的敬佩之意就会上升成为一种意识,影响并指导我们生活中的方向,好让我们早日踏上为中华民族服务的大路。
看完了《张思德》这部电影后,我想到的就只有这些了,不过,有一点可以肯定的是,这部电影一定还会有很多发光点正等着我们探索,就像一本书永远都是知识的海洋一样。当我们阅读的时候,我们就应该想一想——我们应该如何选择?是平凡?还是伟大?
后来,在电影中的后半部分,就向我们展示毛泽东同志的演讲,其中,就有这么一句话引起了我的深思:“为人类解放运动而死去的,就比泰山更重;为法西斯势力卖命而死去的,就比鸿毛还轻。”不错!我们每个人,每一个人都应该要这样。我们都要有自己的事业上的追求,在追求的路途上又要注意竭尽全力。当,当我们的生命走到尽头的时候,我们可以同愉悦、乐观的眼光与态度,回望自己在生命路途中得到些什么,又失去什么,为什么庆祝,也为什么而流泪。这样,我们的人生才不会算是白费,也相信自己确实足够有攀登泰山的力量,登上泰山的顶端,被踩在我们自己的脚下,不仅仅是泰山,还有更多更多。当我们面对“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景象时,我们也许已经忘记了刚刚流下的汗水已经沾湿了衣服,也忘记了泪水刚刚离开了我们的眼眶。
是的,如果我们每个人都能够有这个时候,面对死亡,也绝不会有畏惧的感情。因为,死亡,只是另一个升华罢了……
回到张思德,我觉得,张思德前辈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现在,当我们回望张思德前辈的一切,我们可能会流下伤心的泪水,因为张思德前辈已经离开我们。但是,有一点我们还可以觉得庆慰的是,我们还可以从张思德前辈的身上,明确自己的目标!在新中国建设的道路上,张思德前辈还依然是我们的指路人,还在向我们的明天指明了前进方向。
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这是鲁迅前辈留给我们的又一宝贵思想财富。在这里,生与死的关系又再一次被提及。是的,“生”与“死”,的确是一个大问题。就连世界闻名的大学士莎士比亚都这样说过:“生存或死亡,这是一个问题。”现在从张思德同志身上看,事实的确是这样。但是,当我写到这里的时候,就想下这样一个鲁莽的说法:“人,本身就要面对生存与死亡的关系问题。当我们决定为自己目标而生存,那我们的死亡就重于泰山;当我们只是为自己的生存而生存,那我们的死亡就轻于鸿毛。”
现在,张思德同时被埋在土里,我们都希望他能够休息休息。因为中国的未来,还有我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