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文山歌词创作与中国古典诗词关系
内容提要:鉴于中国风歌曲大热,引申出的大量一中国古典诗词为蓝本的歌词,而其中更以方文山的创作为代表。本文以此现象对方文山所创作歌词进行浅析,并且本文源自辣文论文网其对中国古典诗词的影响及带动、传播作用进行讨论。 关键词:中国古典诗词 方文山歌词 中国风 一、 与中国古典诗词中较类似的表现手法 周杰伦创作的音乐被称为中国式R&B,与之相匹配的便是充满汉民族风情的方文山的词。一个民族有着共同的地域和经济生活,有着大体相同的心理状态,和统一的语言,这种为自己民族所特有而区别于他民族的特点,反映在文学上就能形成民族风格。他能紧紧抓住中国人的民族情结,在创作中结合了古典诗词的韵律及多种手法,创造了方文山式的“中国风”,使作品洋溢着中国古典气息。他自己也说:“我很喜欢传统的文化的成份,都会从那边去截取一些创作的素材。” 首先从他的歌词创作中就能很直观地感受到扑面而来的古典气息,就好像深闺中端庄的小姐手中的檀香扇,似有若无,却可以细细品味,慢慢斟酌,点点咀嚼。
(一) 赋
赋——是诗词中直接陈述事物的表现手法。
“一壶好酒再来一碗热粥配上几斤的牛肉/我说店小二三两银够不够/景色入秋漫天黄沙掠过/塞北的客栈人多/牧草有没有我马儿有些瘦”开篇直接描写塞北客栈中及客栈外的画面,让人直接身临与笔者想要创造的环境中,从画面上与词中人物产生一定的共鸣,从而更能让读者感受“娘子盼君归”的坚持与忍耐。直白,细腻!
这种古典诗词中常见的表现手法在方文山的创作中也并不少见,再比如说《蒲公英的约定》中,“小学篱笆旁的蒲公英/是记忆里有味道的风景/午睡操场传来毕业论文http://www.751com.cn/蝉的声音/多少年后也还是很好听”。同样,直接从幼年记忆中的景物入手,寥寥几语就将一个夏日校园的氛围——安谧,烘托了出来。将记忆中的故事所发生的场景和带有代表性的东西放在读者面前,看似直白,却能给读者极大的想象空间,干净,漂亮!
而我觉得这种手法运用得最典型的就是《无双》了。“苔藓绿了木屋/路深处/翠落的孟宗竹/乱石堆上有雾/这种隐居叫做江湖”。短短29个字,精辟地构成了3个有形场景,并且用了“苔藓”、“木屋”、“孟宗竹”、“雾”等一系列极具有古代画面的词汇,使读者似乎回到金戈铁马前的宁静,似乎就是“暴风欲来”的前兆。而后,同样以“赋”与前者对比。“残缺的老茶壶/几里外/马蹄上的尘土/升狼烟的城池/这种世道叫做乱世”同样的29字,同样的断句结构,替换了几个名词和形容词,就给人以极强烈的反差。“马蹄”、“尘土”、“狼烟”、“城池”,豁然就是兵戎相接的场面,是前些画面的延续,又恰是对比。精炼,精悍!
(二) 比
比:是用比喻的方法描绘事物,表达思想感情。
且不论比喻在中国古典诗词中的地位,单看它在现在文学中被用到的几率也是
很高的。更不提方文山的歌词中所用到的次数。“量”既然有了,那就要看看“质”了。
“那温暖的阳光/像刚摘的鲜艳草莓”。《七里香》中出现了大量的比喻,就像这一句,把阳光比作刚摘的草莓,鲜艳明亮,温暖动人,给人满满的活力。“雨下整夜/我的爱溢出就像雨水”;“院子落叶/跟我的思念厚厚一叠” 同样用比喻的手法把主人公的感情细腻地展现在读者面前。“而你的脸颊像田里熟透的蕃茄”;“窗台蝴蝶/像诗里纷飞的美丽章节”。整篇词中充满了这种把比喻运用得恰到好处的句子,让整首歌洋溢着阳光似的温暖,和草莓般的甜蜜。
可以说方文山的创作就像是后现代的古典诗词,流露的诗人淡淡的情怀,阐述的却可能是很多人的相似却无法言清的感受,清醒地刺痛了读者的神经。
(三) 兴
兴:是托物起兴,即借某一事物开头来引起正题要描述的事物和表现思想感情
的写法。
周杰伦的成名曲之一《东风破》就是方文山以此手法开篇“一盏离愁孤灯伫立在窗口”。一盏孤灯看似无关紧要,实则把词中主人公那种“月圆更寂寞”,“ 酒暖回忆思念瘦”的形销骨立,孤单疲惫的形象烘托得细致入微。这首歌的成功有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词的意境和所要表达的情感通过方文山的笔触深入人心,让人闻之难忘!
“素胚勾勒出青花笔锋浓转淡”、“宣纸上走笔至此搁一半/釉色渲染仕女图韵味被私藏”。《青花瓷》堪称方文山诗词造诣的又一个高峰,初见时真直感惊才绝艳!几笔勾勒出青花的淡雅脱俗,勾勒出伊人的清丽秀美,勾勒出一才华横溢的翩翩佳公子形象。“色白花青的锦鲤跃然于碗底”、“ 帘外芭蕉惹骤雨门环惹铜绿”。两个小节均给人营造了极强的画面感:一场大雨后满园的翠绿,空气里充满湿润的水气,芭蕉叶上滚动著晶莹的雨滴,此时此景,最是诗意;还有那历经风霜风吹雨打后,依旧镶嵌在门板上只是多了些锈蚀斑驳的铜环,最富古意。
拍案叫绝!
二、 与中国古典诗词中相通的修辞手法
上文说,《青花瓷》是方文山诗词诗词造诣的一个高峰,并不仅仅因为其精彩运用了古典诗词中大量表现手法,更是因为词中充满了种种种种与中国古典诗词相通的修辞手法,接下来,就以《青花瓷》为典型分析存在于方文山歌词创造中的修辞。
(一)、 譬喻
以“你隐藏在窑烧里千年的秘密/极细腻/犹如绣花针落地”为例,“你隐藏在窑烧里千年的秘密/极细腻”为喻体;“犹如”为喻词;“绣花针落地”为喻依。若从譬喻“运用想象力,以具体而熟悉之物说明或形容抽象之物”这个原则来看,想象力将“细腻的秘密”与“绣花针落地”巧妙串联在一起,呈现出彼此微妙的关系:那段“隐藏在窑烧里千年的秘密”是如此细腻,因而被小心呵护着,唯恐一碰就破,就像绣花针落到地上,是那么轻盈细微,却又带点小小的危险。而“瓶身描绘的牡丹一如你初妆”、“你嫣然的一笑如含苞待放”、“如传世的青花瓷自顾自美丽/你眼带笑意”等句也都是譬喻法的完全体现。
(二)、 类迭
类迭不仅能使语调和谐,还可强化词句所透露出的意思。“帘外芭蕉惹骤雨门环惹铜绿/而我路过那江南小镇惹了你”两句中连三个“惹”字就属此用法。有主动招惹之意的“惹”,让“芭蕉”与“门环”两种原本属于被动意象之物彷佛有了生气,芭蕉不再只是认命般让骤雨淋泄其身,而门环也不再被动等待铜绿染身,然后再对照下一句“而我路过那将南小镇惹了你”,整个画面更是活了起来。第三段与第四段开头的“天青色等烟雨/而我在等你”属于类句。
(三)、 转化
在《青花瓷》中使用最多的就是转化,例如“冉冉檀香透过窗心事我了然”、“釉色渲染仕女图韵味被私藏”、“在瓶底书汉隶仿前朝的飘逸”、“月色被打捞起/晕开了结局”、“在泼墨山水画里/你从墨色深处被隐去”、“帘外芭蕉惹骤雨门环惹铜绿”等句。“你的美一缕飘散/去到我去不了的地方”也属于转化,在这句词中“美丽”被拟物化,成了能飘荡在空中的一缕雾岚,前往到一处故事主角无法到达的地方。美丽,已不复见。人与物之间的界限在此模糊暧昧,词意却也变得深刻而繁复。
(四)、 排比
“帘外芭蕉惹骤雨门环惹铜绿/而我路过那江南小镇惹了你”就是用两个以上结构相似的句法来表达性质相同的意念,显现出句子的节奏感与律动,增强词意的感染力,强化了“惹”的意象。 (五)、 夸饰
“炊烟袅袅升起/隔江千万里”夸张了隔江对望炊烟的距离,对应上一句“天青色等烟雨/而我在等你”所指涉的等待,彷佛是如此无穷无尽,而且隔了千万里,显得遥不可及;另一句“你隐藏在窑烧里千年的秘密”中的秘密被保守了千年从未让人知道,象征守密者的细腻与坚毅,能让秘密在窑中历经千年锻烧也不泄漏一字一句。
(辣)、 转品
简言之,就是转化某一个词原来的词性。例如“在瓶底书汉隶仿前朝的飘逸/就当我/为遇见你伏笔”中的“伏笔”原为名词,在这里做动词用。由于这样的转化,句子顿时有了动态感,进而深刻表达出前一句中的“书写”动作,以及隐含在书写动作下的心意;“你的美一缕飘散 ”的“一缕”则是数量词转化成副词,整个画面感都出来了。
(七)、 倒装
“如传世的青花瓷自顾自美丽/你眼带笑意”就是个倒装句,正确的文法顺序应为“你眼带笑意/如传世的青花瓷自顾自美丽”。使用倒装法,并不太会变动句子倒装前后的意思,但是意境上就有所不同了。就拿此句为例好了,未使用倒装的句子(后者)较平铺直叙,整体感觉没有起伏,较为平板;但倒装之后,让人更有想象空间,一位的美丽女子似乎就这么站在眼前,盈盈笑着。
(八)、 摹写
所谓摹写,指的是在视觉、听觉、嗅觉、触觉上能引起感官感受的描写。譬如“色白花青的锦鲤跃然于碗底“就在我们眼前栩栩如生描绘出青花瓷上的锦鲤颜色,尤其在白瓷衬底之下,彷佛即将跃出碗底似的。至于”帘外芭蕉惹骤雨门环惹铜绿“这句词是不是让你宛若看见庭院里被骤雨打弯的芭蕉摇来荡去,空气中的湿气透进了门环,让它招惹了一身铜绿色,耳边还传来淅沥雨声呢?
论意境,《青花瓷》宛然一出烟雨朦胧的江南水墨山水,水云萌动之间依稀可见伊人白衣素袂裙带纷飞;
论词句,《青花瓷》却是一幅笔端蕴秀临窗写就的素心笺,走笔曲折只因心似双丝网,中有千千结;
论曲调,《青花瓷》仿佛微风中静静流淌石上的山泉溪涧,清泠透亮而又蜿蜒回环多有不尽之意;
《青花瓷》一曲正如其名,恰似那“自顾自美丽”的青瓷极品,洗尽铅华,古朴典雅,清新流畅。古筝撩拨,牙板清脆,琵琶淙淙,《青花瓷》的中国风分外动人。方文山用“素胚””、“仕女””、“汉隶”等系列词汇描摹了传世青花瓷的风采。
三、 尾声
方文山所引发的文化热潮现象可以说是如今文坛的一个缩影,标志着一种“是金子总会发光”的价值观。也可以使后生代加油理想抱负和文采有一个追逐的榜样。
当然,方文山的走红也是依靠“音乐”,这一有效载体的有机结合,才能在青少年中有极高传播度。可见,选择一种合理的传播载体对文化的流行和传播也是很有作用的。
用一句品论方文山的词作结尾吧:
“方文以成山,赫然见李白。”
参考书目:《方文山的素颜韵脚诗》
《宋词鉴赏辞典》
《百度百科——青花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