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风烈影评及观后感
今晚去保利影城看了《西风烈》的首映兼明星见面会,在一个活动网站订的票45元/张,算是很公道的价格。心里有些小兴奋见到了夏雨,还有导演高群书,演员杨采妮、张立、吴京几个。严格来说我算不上追星族,但对夏雨还是很喜欢的,扬名之作《阳光灿烂的日子》就不用说了,17岁就凭它获得了威尼斯国际电影节、新加坡国际电影节、台湾金马奖“三料”影帝,当然这种好运气更得感谢导演姜文和他父母给了他一张“小姜文”的脸。更喜欢甚至有感于2005年他主演的《独自等待》那部片,票房不怎么样,口碑却很棒,我向不少朋友做了推荐。
今晚观众好像还是喜欢吴京和杨采妮的多,提问基本都针对他们,但就从演技的角度来说,吴京成也功夫,败也功夫、外加娃娃脸,杨更属过气的那拨。当然各有所爱,喜欢阿猫阿狗都很正常。
还是说回片子,首先要澄清一下标题中“杂碎”一词并非谩骂之意,而确是走出影院后朋友问我感受时突然从脑子中蹦出来的第一印象。更细致点的解释应该是:导演把一个所谓的真实故事揉入了香港警匪的凶悍,掺进了美国西部片的特征,颠倒了正反形象,得出了和谐结局的一锅乱炖。杂碎乱炖在好厨师的手里也能成美味,让人津津乐道且回味悠长,但很可惜高导只能算得二流往上吧,除了多花了点银子砸出了几个爆炸、碰撞与手枪点射场面外,其它真没看出耳目一新的惊、奇来。当然按高导的话说“这是中国首个西部片、真正的警匪电影”,“西部”、“警匪”2个词不假,确实在高原荒漠中进行所谓的警匪追逐对决,但前面的修饰词绝对是错的。远的《东邪西毒》、《新龙门客栈》,近的《三枪》不都是取景自黄沙大漠、高原荒岭之中吗?它们也有警匪呀,只不过古今之分吗。
我相信在华谊背景的公关宣传下,票房一定不会差,但其中肯定有一部分得归功于宁浩还未上影的《无人区》,正因为《无》的迟迟未通过审查,推迟一年多至今未上影,才让《西风烈》抢了所谓西部、公路类型片的先机。在某种情况下我也相信《西》的场面、动作、取景比《无》更好,因为它完全是建立在《无人区》的基础上,甚至都采用了相同的女演员余男,但我坚信宁浩作品的故事情节、风格诉求一定会远远在其之上,哪怕为过审已被光腚总局那帮大爷们蹂躏了几番。
不过导演还是有让我们佩服的地方,那就是我一直莫得机会问出口的“高导,你是如何躲过电影局那帮大爷们屠刀的?”,因为片中的警察起码在言语中跟现实中警察是一样的,满口“cao、kao、你大爷...”,而杀手(吴镇宇)却心肠好得让人怀疑他是不是卧底?犹如侠士般拉风和仁慈...或许是全拜“藏獒”(《三枪》中店老板的扮演者)最后出其不意的一枪,仿如总局大爷们的快刀样,阉掉了中国电影的想象与未来...
我一直算是比较厚道和中庸的吧,给它打个7分罢,寒风来袭的冬天影院还是蛮暖和的,不失为打发时间的好去处。在此也哀悼mtime.com时光网的倒下,不知你得罪哪位大爷,快1个月了仍无法打开,未来我上哪儿查电影排期去呀?
PS:里面XX药的植入广告很恶心,但JEEP牧马人被塑造成了神车。
如果以武侠小说风格来套用《西风烈》,那么很显然,这部电影非常古龙。
虽然冠以“动作大片”之名,《西风烈》并非一部传统意义上的经典动作商业片。对于这部影片,微博上有一句话言简意赅:“90分钟一干到底”。厮杀的场面贯穿始终,叙事的功能被压到最低。
《西风烈》中的人物,每个人都有着自己的信念,都认为自己在为信念而战:吴镇宇的角色是为了自己的某种江湖道义,来到沙漠里杀人。尽管他自己知道,自己就像铁匠铺一样,已经过时了。夏雨的理想是爱情,他为了向爱人证明自己。段奕宏把一盘散沙的几个人联合起来,他的名字叫“向西”,其实是高群书本人的笔名,显然他代表了作者自己的情怀。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来处与目的,每个人都有动机。这是高群书在创作中一直坚持的。这一点,在高群书与陈国富联合执导的《风声》中曾显露无疑。《风声》曾被称为是电影版“杀人游戏”。密闭的环境中,人人要为了一个生存的机会斗智斗勇。而同样每个人都相信自己所作所为是正确的。而《西风烈》则是他希望突破传统叙事,创造自己风格的又一部突破与转型之作。———对某种力量感的极致追求,创作快感的极度宣泄。
然而《西风烈》的目标,并不仅仅止于形式。极致的形式之下,是同样极致和凛冽的世界观:开始时,所有人都极度光鲜地出场,极具身份感和角色感,神乎其技。而到了最后,所有人都陷入到了为了活下去而挣扎的困境中去。毕业论文http://www.751com.cn 以信念开始,却以杀戮告终,当厮杀成为一种本能,信念和人性便俱已泯灭。这种荒谬和嘲讽,的确有科恩兄弟的意境。
影片的开始,有着有趣的细节。麦高和阿诺这对雌雄大盗,在沙漠中遇到了另一对浪迹天涯后隐居于此的恋人。他们的反应是,次日临晨起身,一枪击毙。而另一个有关生命的符号:女人和孩子,在影片中也被无情的否定了。
可以将《西风烈》视为对当下世道人心的隐喻,如同艾略特的《荒原》:“四月是最残酷的季节”,因为一切都生机萌动。亦可以将《西风烈》视作导演在某一阶段的生存状态导致的生存心态的反映。但无论如何,这都是一部真实和真诚的作品。
值得一提的是,《西风烈》的编剧,导演,监制,都由高群书一人承担。这注定了这部电影虽然在以标准的商业模式进行推广,却是一部不折不扣的独立制作。这种操作模式保证了高群书作者风格和个人意志对电影的绝对贯彻,但也造成了影片在制作工艺上的硬伤。在很多需要电影工业才能保证的环节,这部电影显然缺乏精致的打磨。
对于习惯了国产大片和进口大片的中国观众来说,是否能接受这样一部以商业方式进行运作,但却带有鲜明独立制作风格的电影,对于中国电影市场潜力来说,是一次试水,也是一次测验。姜文带有鲜明作者印记的《太阳照常升起》曾在2008年的电影市场上票房败北,2010年的高群书运气又会不会更好一点?
然而,无论谁输谁赢,在当下电影高度商业化的今天,高群书希望将类型片与作者风格相结合的努力,独立制作方式与商业推广相结合的模式,使得《西风烈》已经成为一部极具话题意义和案例讨论的电影,这其中的价值,是不能单单以票房来论断的。 马戎戎(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