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民族声乐的发展的论文
论文关键词:民族声乐 民族音乐理论 民歌 声乐教育 民族语言
论文摘要:目前,我国的民族声乐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出现了中西混杂、特色模糊等问题。形成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可以归结为:民族音乐理论的边缘化,民歌在现代社会的式微,声乐教育的技术本位,对中国传统民族声乐的科学性缺乏系统总结,民间与音乐院校缺乏和谐有效的协作等。
民族声乐是运用民族语言和民族审美来表现民族的音乐风格,是表达民族情感的一种艺术形式。上世纪八十年代以后,随着改革开放事业的不断深入,我国的民族声乐事业也得到了蓬勃的发展。但与此同时,民族声乐在“继承”和“借鉴”的天平上已出现了明显的倾斜,很多歌手盲目地“借鉴”和模仿,从而形成了中西混杂、非中非西的演唱模式,民族声乐的发展似乎陷入了一个怪圈—虽然不断运动,但却原地踏步、裹足不前。形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广泛而深刻的,笔者以为,主要可以归纳为以下几方面。。民族声乐的语言艺术
1。民族语言
我国是一个历史悠久,地域宽广,多民族的文明古国。
在数千年的历史发展中,音乐艺术有着极其辉煌的成就,是世界上少有的弦歌遍地,乐声彻天的国家。我国的民族声乐艺术和世界上其他国家,民族声乐艺术一样,最初都是在人类生活中的劳动,宗教,爱情,教育等方面产生的,是人们用来表达情感的音乐语言方式。 那么,何谓“民族唱法”呢?我个人认为,如今我国的民族声乐艺术从广义上来讲,主要包括传统的戏曲演唱,曲艺说唱和民间的民歌演唱三大类民族演唱艺术,同时也包括新民歌,新歌剧的演唱和西洋唱法民族化的演唱等, 形式繁多, 十分丰富。 而民族唱法简单地说,就是发展更新,进步了的民间民歌演唱。它是继承发扬了传统的民歌演唱方法,又吸收了西洋美声唱法的先进经验和技巧,融会贯通而成的一种唱法。这种唱法强调真假声结合,要求有较深的呼吸支托,重视声音的统一,流畅和语言的清晰,字正腔圆,讲究混合共鸣的运用和演唱的以情带声,声情并茂的民族艺术风格。民族风格的歌曲包括较广, 有人们长期收集,整理的原始民歌, 如: 四川民歌 《康定情歌》 ,云南民歌《小河淌水》 ,江苏民歌《茉莉花》等;也有根据民歌或戏曲创作改编的民族艺术歌曲如: 《情姐下词洗衣裳》 、 《看见你格外亲》 、《草原上升起不落的太阳》等;还有作曲家创作的艺术歌曲,如: 《母亲河》、 《浏阳河》 、 《大地飞歌》等。民族唱法是一门独立的声乐艺术形式,它与传统的民族声乐艺术形式有共同之处,也有不同这处,既有联系又名有特点。 我国历史悠久的传统戏曲演唱和曲艺说唱经过数千年的发展,无论是艺术形式演唱方法,民族特点和表现风格都自成完整的体系。 曲艺说唱是我国特有的一种文字和音乐相结合的民族表演艺术。它以民间说唱文学为基础,以音乐的说唱表演为主要表现手段,集文学,音乐,说唱表演为一个艺术整体,是一种具有浓郁民族特色的中国民族特色的中国传统综合演唱艺术。
我国的曲艺说唱艺术在声乐演唱方面有着丰富的经验积累和很高的艺术成就特别讲究有准确清晰的说唱语言和“声到情到的艺术表现,要求演唱者在气息的控制、声音的持久,不同音色的处理表现等方面具有全面的声乐技巧。像我们经常在舞台上见到的京韵大鼓,苏州弹词、凤阳花鼓、山东琴书,四川清音等,都是受广大人民百姓所喜爱的曲艺说唱艺术。
而戏曲演唱则是一种融文学,音乐,舞蹈、美术、表演,武术等多种艺术形式于一体的中国传统综合演唱艺术, 其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传统可以追溯到先秦的乐舞,俳优和汉代的百戏。在戏曲演唱的唱腔中有抒情的,叙事的,戏剧性的,但它与欧洲歌剧不同,很难区分哪段唱腔是宣叙调,哪段唱腔是咏叹调,而是将抒情性,叙事性和戏剧性的矛盾冲突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民族声乐艺术中,戏曲演唱在声乐方面有着较高的专业化发展和完整的体系。 戏曲的演唱和角色毕业论文http://www.751com.cn 行当的划分有密切的关系,不同角色的行当在演唱的音色,音域,风格和技巧等方面都有不同的表现。而且戏曲演唱对语言表达要求严格,讲究轻重缓急适度,气息方面讲究深沉,持久、饱满。在发声共鸣上强调和体会头腔共鸣,对发声要求圆润,甜脆富有表现力。
以上是对戏曲艺术的一些微浅的看法, 那么民歌演唱的艺术又有哪些特点呢?我个人以为一切传流的民族声乐艺术, 最初都是起源于人类生活,劳动过程中所产生的民歌,它们都是根植于深厚的民歌基础之上。在数千年古老悠久而又丰富多彩的历史文化长闷中,民歌作为人民大众广为喜爱的一种艺术形式,以远古时期一直流传发展至今。几千年来浩如烟海的民歌,它的题材几乎包罗了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呈现和反映了人民的性格,感情与理想。 在千百年来的演唱实践中, 民歌又逐渐形成了各种风格的音乐体裁载,诸如:号子、山歌、小调、叙事歌、风俗歌、儿歌、宗教歌等。由于我国是一个五十辣个民族组成的多民族国家,不同的地理环境,语言声调,生活习俗和民间风俗,也使民歌的旋律调式,吐字行腔和韵味情调,感情表达的风格各有不同,从而形成了各民族独特的艺术形式和演唱色彩。 同是一首山歌, 地处西北高原的牧区则调高亢洪亮,跌宕起伏,而处在江南平川的鱼米之乡则多悠扬宛转,清新秀丽。同一首表现少女追求爱情生活,寄情于情人绣荷包的抒情小调 《绣荷包》云南的《绣荷包》
委婉清秀,四川的高亢活泼,山西的是二者兼有,明快起伏,热情亮丽,如此多姿多彩的民歌演唱,数千年来一直不断的流传发展,衍生变化。
民族声乐艺术是以声乐(歌唱)形态存在的喜乐艺术,它是以人声的歌唱作为音乐信息的载体来传递思想,表达情感的。动听的歌曲其风格,特征都要在演唱中被人感知,因此必须用一定的演唱方法去体现,才不会失去它的原生韵味。一切具有鲜明风格特点的戏曲,说唱民歌总是与其特定的唱腔,唱法相联系的,民族唱法也是一样,一方面必须努力学习和继承发扬传统的民族声乐艺术的优秀经验, 学习传统唱法的真缔,提高和丰富民族唱法的演唱和表现方法,在学习、实践的基础上,达到融合、创造、提高的目的。另一方面是学习,借鉴美声唱法的方法和经验。学习美声的科学发声原理和发声技术方法,结合我国的民族音调和吐字行腔的特点,来训练声音的流畅,气息的深沉,持久、饱满,真假声的相互结合和音域的扩展,这样才能更好的表现民族的歌唱语言和风格特征。 民族唱法的曲目是丰富多彩的,多种多样的,而这些丰富多样的民族歌曲不但丰富了人们的生活, 也使演唱者在实践中不断提高民族唱法的水平, 丰富民族唱法的内容, 形成一定的艺术特色和演唱风格。如果把民族唱法只局限于演唱地方民歌或戏曲, 那就是把民族风格片面地理解为地方色彩,这样对演唱风格,特色的提高,演唱技巧的提高和演唱知识的丰富及表现力的提调都是不利的。而只有在不断的,广泛的,多样化的曲目学习,演唱和练习过程中逐步提高全面的演唱技巧,才能不断的掌握它的演唱规律,形成真正的民族艺术风格,形成自己独特的民族演唱风格。 民族声乐艺术的演唱要求有圆润的嗓音条件,科学的演唱技巧,丰富的情感表现,鲜明的风格特色,但这一切的因素和重要表现手段最终的目的还是丰富生动的语言表现力。
民族声乐艺术就是用语言和曲调结合来表达思想感情,塑艺术形象,打动众心扉。语言是歌唱的基础,歌唱只有通咬字与发音,才能创造出内容深刻,丰富而又动人的音乐形象,俗人以美的享受。在长久的演唱实践中,人们把民族声乐艺术的发音归结为“以字行腔” , “字正腔圆”字音的发声部位要正,口形要准,由清脆明亮的嗓音,发出行云流水般的音乐韵律。当然有许多带有浓郁的地方语言和地方特色音调,用方言演唱才能更好地表达其内容与色彩.我国是一个地大物博的国家,语言丰富多彩,民歌风格各异,因此我们在演唱中要认真的掌握歌曲的风格,特点,总结,归纳民族声乐理论的语言规律和发声特点,使之达到一个较高的科学水平,来丰富我们的民族声乐艺术宝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