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摘要】:刘备,字玄德,汉景皇帝玄孙,中山靖王之后,生于公元161年,逝于公元223年,公元221年成立蜀汉,史称蜀汉昭烈帝。三国中枭雄刘备无疑是一个备受争议的人物,支持者认为刘备是一个“忠义”、“仁厚”的长者,是一位真诚的英雄。反对者则认为刘备虚伪到无耻。近几年来,三国热的再次兴起,我再一次的品读《三国演义》,却发现不管是曹操、刘备、还是孙权,都可称得上一世枭雄,但是能称得上仁义之君的唯有刘备一人而已。在刘备的身上具有很多可贵的品质,这些品质就是:在他身上充满“仁爱”、“忠义”;他求贤若渴,礼贤下士,能够做到知人善任;他从不吝啬感情,善于感情投资。刘备的这些品质对于成就他的霸业有着深远的影响。
【主题词】:刘备;仁义;礼贤下士,知人善任;善于感情投资。
【正文】:
刘备在《三国演义》中是一个悲剧人物。刘备出生卑微,论经济、背景无法与曹操、孙权相比。只能在夹缝中求生存。在长期的征战中,刘备不断地更换主人,先后依附于公孙赞、陶谦、吕布、曹操、袁绍、刘表等人,在别人的夹缝中求得生存。只是到了诸葛亮出山之后,在诸葛亮的辅佐下,才逐渐创立了自己的霸业。他的霸业实际上更多的是诸葛亮的功劳。然而,我们细读《三国演义》会发现:刘备原来先后依附的那些乱世英豪,除曹操外都没有创建霸业,及早的灭亡消失,而刘备这个早期无有寸土的乱世枭雄却成就了霸业。其中的缘由,的确耐人寻味。仔细阅读原作,我们就会发现罗贯中所给出的的原因,那就是在刘备身上具有很多可贵的品质,这些品质对他成就霸业有着深远的影响。
一、刘备是“仁义”的化身,在他身上充满着“仁爱”、“忠义”。
《三国演义》固然 在一定程度上宣扬了封建的正统思想和建立在天命论基础上的君权神授思想,来证明封建思想政权的合法性和不可动摇性,以保障封建帝王一家一姓的长久统治。但当我们细品《三国演义》时,就会发现这种落后毕业论文http://www.751com.cn/ 的思想并不在书中占主要地位。作者赞美刘备谴责曹操,其主要理由并不是因为刘备以“皇叔”的身份来“自扶汉室”,曹操作为异姓来“篡汉”,而是因为两者在道德观念和政治品质上的截然对立。刘备“仁爱”“忠义”,曹操则是残暴奸诈。在罗贯中眼中,像刘备这样的正人君子是应该成就霸业的。
先说刘备的“仁”。刘备的“仁”首先体现在对百姓的“仁爱”上,即刘备所到之处,尽行仁政,这在《三国演义》中是有充分描述的。刚出道的刘备因平“黄巾”有功,被授予安喜县尉,在此任上,他广施仁政“与民秋毫无犯,民皆感化”(《三国演义》第二回,第8页)。在徐州陶谦死后,刘备因固辞徐州牧,“徐州百姓,拥挤府前哭拜曰:‘刘使君若不领此郡,我等皆不能安生矣。’”(《三国演义》第十二回,第60页)到新野后,“军民皆喜,政治一新”百姓又用“新野牧,刘皇叔,自到此,民丰足。”(《三国演义》第三十五回,189页)的歌谣来称赞刘备。最后入蜀中时“蜀中百姓同样扶老携幼,满路瞻望,焚香礼祥”。从这里可以看出,刘备受到广大百姓的拥护和爱戴,之所以会出现这种局面原因只有一个,那就是:刘备所到之处广施仁政,刘备的仁政让他赢了民心。这也是刘备对百姓的“仁”在《三国演义》中的体现。
事实上,刘备对百姓的“仁爱”不仅表现在他广施仁政上;还表现在自己处于最困难、最危机的时刻,对广大百姓不离不弃。刘备的这一点足以说明:他对百姓充满了“仁爱”,这在当时是难能可贵的。当曹操大军大举南下,矛头直指新野时,刘备自己没有急于逃命,却忙于“差人四门张榜,晓谕居民:‘无问男女老幼,原从者即于今日往樊城去。’”(《三国演义》第四十四回,213页)在逃往江陵的路上,“玄德同行军民十余万,大小车数千辆,挑担背包者不计其数”“日仅行十余里”(《三国演义》第四十一回,216页)。要知此时,曹操的铁骑已经在追击的路上,刘备这样做的后果,很可能是灭顶之灾。于是众将力劝刘备放弃百姓速逃,而刘备却表示:“百姓从新野相随至此,吾安忍弃之。”(《三国演义》第四十四回,216页)从这里可以看出,在危机关头,能对百姓不离不弃,足见其“仁”心之深厚。刘备在危难关头对百姓不离不弃,也是其身上“仁”使然。他因此赢得了民心,同时也让士族们仰慕,连诸葛亮都由衷称赞刘备“真仁慈之主也”。这与曹操在徐州屠城形成鲜明的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