戎昱的诗歌总体给人一种平实悲凉之感,诗歌一方面反映着当时动荡不安的社会,另一反面也反映着郁郁寡欢的诗人自己。在诗歌的内容上,戎昱所涉及的题材较为丰富。在诗歌的语言运用上,戎昱用词朴实清丽,浅显易懂。在意境的描绘上,戎昱总是以简单的意象构筑深远的意境。
1.1 酬唱赠别诗
在唐代,以诗赠友在文人之间是常有之事,戎昱的诗作中就有四十余首是写来赠予友人的,如《赠岑郎中》、《赠别张驸马》、《赠韦况征君》、《送吉州阎使君入道二首》、《送郑炼师贬辰州》、《送王明府入道》、《送苏参军》、毕业论文http://www.751com.cn《上桂州李大夫》、《上湖南崔中丞》等。其中最为出名的要属《上湖南崔中丞》了,诗曰:
山上青松陌上尘,云泥岂合得相亲。
举世尽嫌良马瘦,唯君不弃卧龙贫。
千金未必能移性,一诺从来许杀身。
莫道书生无感激,寸心还是报恩人。[1]
这首诗一方面抒发了戎昱对湖南崔中丞的知遇之恩的感谢,另一方面也表现出戎昱高风亮节的品性。对于戎昱这首诗,后人有这样一段演绎,曰:御史中丞崔瓘欣赏戎昱的才华横溢,想与他结姻,但却有个前提条件,那就是戎昱必须把自己的“戎”姓改了,最后戎昱断然拒绝了。《云溪友议》、《唐诗纪事》、《唐才子传》这三本书中将此诗中的“千金未必能移性”的“性”字改成了“姓”字,就是为了让这首诗看上去更符合上述那段让戎昱改姓的故事。其实改与不改在我看来效果也未受多大影响,最终的目的也都是为了表现出戎昱的才华横溢和不卑不亢。对于崔中丞的提拔和赏识,戎昱并没有表现得卑躬屈膝的感激,在感恩的同时也还不时的流露出那股最为文人的傲气。整首诗洋溢着激昂慷慨之气,与某些和他同时期的大历诗人的奴颜婢膝、柔媚乞怜有着天壤之别。
与戎昱同时期的很多文人到后期都萌发了消极的隐退之思,戎昱的很多友人也选择了离开官场这个是非之地。对于友人的离开,戎昱也题诗发表了自己的感想。《送吉州阎使君入道二首》这首诗歌就是戎昱作来送给离开官场入道的友人的,其一云: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