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国现代幽默喜剧的英雄化
在中国现代幽默喜剧史上,曾经先后出现过三种主要的创作潮流,它们分别是:机智 化、世态化和英雄化。二三十年代的机智化回应的是中国现代幽默喜剧在其初创期对于 新型话语形式的建设需要;三四十年代的世态化试图满足的是中国现代幽默喜剧对于丰 盈肌肤、壮健骨骼的艺术成长的需要;而三四十年代之交开始的英雄化,努力实现的则 是中国现代幽默喜剧希望更为紧密地拥抱时代与人生的现实情怀。
本文拟就中国现代幽默喜剧的英雄化问题,谈几点粗浅的认识。
一、英雄化取向的确立
大多数世态化喜剧的作者,都不缺少对于人或人生的哲理思考。这种思考,概括地说 ,主要体现在人和环境的关系问题上。在分析那些世态化的中国现代幽默喜剧作品时, 我们会发现它们一般都有着两个重要的前提:一是对于人性的信赖,二是对于社会缺失 的表现。为了在表现缺失的同时不伤及人性优美的根性,它们往往将人物身上的缺点或 错误归结为环境影响的结果,所以它们在世态展现和形象塑造的过程中,总爱描写人物 身不由己的苦衷。换句话说,它们强调的是环境对于人的支配。正是从这一点出发,这 类作品表达了自身对于社会世态、风俗或传统的批判性认识。
人的确是环境的产物,但环境——这里当然是指社会的和人文的环境——同时又必然 是人的产物。人拥有在一定条件下改造和创新自身生存环境的能力与义务。
正是在如何描写人支配环境的问题上,世态化作品表现出了某种局限。中国历史进入 抗日战争阶段以后,这种局限与时代的精神氛围形成了日益明显的反差。在一个需要英 雄并且已经产生出无数英雄的时代里,现代喜剧不能不对时代的需求做出积极的回应。 正是在这种特殊的情势下,中国的现代讽刺喜剧在政治化的进程中凸现出愈来愈浓重的 崇高色调,而中国的现代幽默喜剧也随之出现了一种新的趋向——英雄化。
能够代表这一艺术趋向最早的重要作品是曹禺在1939年创作的《蜕变》(1940)。剧本 以1938年末到1939年初的中国社会情况和战争情势为背景,通过一所伤兵医院的前后变 化,表现出中华民族应该在战争中蜕旧变新的主题。其中的第一幕对于这所医院腐败现 象的揭露,固然可以使人联想到《钦差大臣》对于俄罗斯旧官吏的讽刺,但它只是全剧 构成的第一步,旨在说明蜕旧变新的必要性以及蜕变的现实起点。正如曹禺所说:
在抗战的大变动中,我们眼见多少动摇分子,腐朽人物,日渐走向没落的阶段。我们 更喜欢地望出新生的力量,新的生命已由艰苦的斗争里酝酿着,育化着,欣欣然地发出 来美丽的嫩芽。(注:曹禺:《关于“蜕变”二字》,《曹禺全集》第2卷,花山文艺出 版社1996年版,第35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