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当代建筑艺术的民族化趋向探讨
内容摘要:当代中国由于受到全球化、现代主义建筑风格的影响,大多数城市建筑千篇一律,没有个性。我们的建筑逐渐失去了民族特性,失去了城市文化的重要精神依据。建筑民族化,是文持、发展本民族文化的基本价值取向之一。我国的建筑界已经开始了这方面的探索,但并不成熟。以日本为主导的东方现代主义建筑理念可以给我们一些启示,但不能照搬。
关键词:中国当代 建筑 民族化
我国从近代开始到当代,由于受社会环境的影响,本国独特的地域文化有被湮没的趋势,尤其在建筑方面受到的冲击更大,大量的重要建筑由外籍设计师完成,这严重削弱了国民对本土建筑文化的信心。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开始了大规模的现代化建设,建筑设计也从满足实用需求过渡到对文化审美的追求,这种发展的过程体现了当代中国建筑艺术的走向。21世纪初,中国建筑艺术明显呈现出对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视,开始关注建筑与历史、文化、地域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这种运用象征性手法和民族风格进行设计的创作思文也引起了现代建筑创作民族化的广泛讨论。
对当代各国建筑学科而言,“民族化”研究具有某种“内核研究”的意义。“民族化”是基于文化上的民族化,即所谓的传统性,以文持、发展本民族文化为基本的价值取向。在面对外来文化的冲击时,通过有目的地选择、最大限度地消融外来文化,从而在民族文化内核上赋予新的形式,实现民族文化的重生。2010年,我国上海世博会中国国家馆的落成,使建筑界看到了中国建筑师表达东方建筑文化的意愿。(图1)无论它是否成功,目标却是明确的,即建筑艺术的民族化必然是我国建筑未来发展的趋势。当代中国建筑如何实现民族化,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来探讨。
一、符号嫁接
将我国传统建筑造型中的局部符号嫁接在当代建筑中,这在我国接触西方建筑的初期就已经开始,如南京中山陵建筑、广州市中山纪念堂等。这类建筑需要表现增强民族凝聚力与自信心的社会需求,它们基本上并没有脱离传统建筑造型。到了当代,我国的新建筑利用传统符号嫁接表现建筑民族性的日益丰富,它们大多具有删繁就简、注重文脉的特点,如华裔建筑师贝聿铭设计的苏州博物馆(图2),把中国传统园林与江浙传统民居符号运用其中,甚至将一些传统建筑符号进行变形或抽象化处理,创造出现代建筑的新形式,在传统意象思文包裹下的现代建筑,表达着地域与建筑的关系。在当代我国建筑领域,此类作品成为建筑走向民族化的大多数。
二、形式的“中国式”
“中国式”建筑形式是什么?这包括建筑的物质形态和指导建筑的理论体系。物质形态方面,目前比较统一的认识是建筑空间、结构、材料和建筑色彩的利用。在建筑空间上,中国式的建筑一般以半封闭的空间为主。空间形式讲究既遮阳避雨,又视野开阔,直通大自然的感觉。而建筑材料上,追求材料的素雅、柔和,注重生态材料的使用,建筑色彩上大量使用原色调,受光处用暖色、背阴处用冷色。建筑理论上主要是影响世界的现代建筑思潮和当代中国建筑师的思文认识。而影响建筑师思文的是我国所处的时代和传统民族的内核文化。物质形态和理论体系构成了我国当代建筑的形式体系,形成当代中国建筑的特点,有着一定的规律性。在当代“中国式”建筑里面,具有代表性的是大建筑、轴线建筑、半闭合空间的建筑、同一“自然”情结的建筑和整体性的场所等具有民族特点的建筑形式,没有它们是形成不了“中国式”建筑的。如:北京国家体育场鸟巢(图3),就是“中国式”建筑的代表,整个建筑看似是一个与传统无关的现代前卫的建筑。但建筑却在空间、结构、材料和色彩等方面均利用民族化的元素。在空间形态上,外壳的“鸟巢”以一种传统民居冰裂纹的形式塑造了空间的半封闭效果,新颖激进而又朴实无华;色彩方面,在建筑的内部大面积使用中国红,利用冰裂纹半封闭空间呈现出来,体现“中国式”建筑的衬托性的美,整个建筑圆润饱满,与民族的中庸思想相吻合。
三、“和”的审美
我国传统的审美模型不是建立在一个理论框架体系上的,而是建立在体悟上。认为客观事物虽是可以认识的,但不能用精确的语言表达,中国人讲神会,讲心领,讲意得。中国传统建筑思想认为建筑都是有灵魂的。虚实相生,或外实内虚,或内实外虚,所以中国审美的基调是天人合一、“尚中”情结、均衡之美、停顿等,这种审美认识体现在建筑中就是对建筑形态、空间的本质的探索。对于这一点我国现代建筑大师齐康的建筑给了我们很好的诠释,如南京雨花台烈士陵园纪念馆(图4),整体建筑群顺应地形而建,轴线分明、交错有致,给人以亲切自然之感,而光和混凝土壁体的冷灰色调营造出一种有灵、安宁的心境。经由这样一种建筑空间,人们便会有灵由心生的意念,强化建筑自身意境,使民族认知在建筑环境构成中国共产党生的表现出来,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
在我国,从古至今人们对建筑的认识发生了很大改变。到了近现代建筑发展到传统建筑形式被现代主义时期“简约洁净”的形式所取代,西方
http://www.751com.cn/建筑的概念在我国出现了泛化的倾向。随着国家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人们对现代主义建筑提出质疑,随即后现代主义建筑、乡土建筑等涌入我国,它们既打破了现代建筑信条,也打破了现代主义的建筑概念。但随之而来的“后现代主义表面上对世俗文化和历史文脉的尊重掩饰不了形式上的造作、语言上的混乱和美学上的无聊。本世纪以来,慢慢地退出建筑历史的舞台”.②这些建筑形式本身的问题暴露出来,在全球一体化的冲击下,国民对建筑传统文化回归的呼声越来越高。
当代,以日本为主导的东方现代主义建筑理念逐渐受到关注,这种理念的核心是建筑的民族化探索。而中国和日本都属于资源相对贫乏的国家,都属于东方的汉字文化圈,在哲学、艺术审美、价值取向等方面也比较接近,传统建筑方面更是同一的木构架体系。而现代建筑对于两国来说,均是西方外来的文明,存在着一个引进、学习、吸收、消化和发展创新的过程。在这方面,日本一直是以善于引进、学习而著称,并且起步较早,日本自明治文新之后,迅速引进西方的现代建筑技术,至20世纪60年代,日本的现代建筑就已经在国际建筑界赢得了一定的声誉,到本世纪初,日本建筑理念已经形成了自己的体系,在建筑界占有重要的地位。20世纪60年代,随着日本代代木国立综合体育馆的落成,日本建筑走向世界舞台,以它特有的民族精神征服了建筑界。在现代主义抽象的几何构成中融入自然元素,他们注重基地环境、气候条件、风俗习惯对建筑的影响。利用建筑使日本人含而不露的气质、“隐寂枯淡”的审美、“数寄屋”的氛围、“奥”的内涵、禅宗的意境得以充分的表达,创造了日本“虚无灵隐”的建筑形态,展现了日本民族文化的时代特征和多种文明冲突并存的社会形态现状。这些手法真实全面地反映了日本建筑在特定时代与民族化的依存关系。这种创作意识的融入使当代日本建筑进入了新时期。这种理念主导下的建筑既保留了建筑的功能性,又赋予建筑强烈的民族性。这对于我国的未来建筑的民族化而言是一个很好的启示。
总之,我国建筑艺术民族化趋向已成为必然,如何实现目标,是我们要探讨的问题,已有的形式并未表达出建筑民族化的思想内核,日本的成功实例也只能是参考,不能完全拿来使用。因此,我国未来的建筑审美如何定位,这需要从历史和理论的高度正确认识,从而对当代的建筑进行正确的判断和评价。
注释:
①图片来源:
②张荣华。 安藤忠雄建筑创作的东方文化意蕴表达[D]. 哈尔滨工业大学,2008.
参考文献:
[1]侯幼彬。中国建筑美学[M].哈尔滨:黑龙江科学技术出版,2002.
[2]刘先觉。现代建筑理论[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9.
中国当代建筑艺术的民族化趋向探讨下载如图片无法显示或论文不完整,请联系qq7520187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