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象征与隐喻在中国古代雕塑中的造型与审美特征
摘 要:中国古代雕塑的造型与审美特征,是借助于自然万物的外表的“形”,去塑造内心的“神”。古代雕塑在造型方面表现以意成像,以形写神,像而寓意的特性,象征与隐喻虽然只是文学的一种表现手法,但在古代雕塑的作品中却富含着极大的艺术魅力,并赋有含蓄的审美特征。
关键词:象征 隐喻 审美 造型特征 感性 理性
前 言
一个民族艺术特性的形成,总是与这个民族的生活特性,生存理念密不可分。所以阐明与生存息息相关的雕塑造型与审美特性,也应该从剖析民族心理素质出发,这是最为深刻的内在依据。
在人类社会早期,雕塑占有的物理空间和位置与它自身的虚幻空间和形象是有机关联、同等重要的。特别是那些大型雕塑往往以固定和不可移位的方式,永远与教堂、陵墓、神殿、庙宇、广场相依为命,共同创造人类的神圣,庄严的节日;在聚拢天空、大地和万物的同时给生命意义和真理,人类早期的雕塑就像口语一样,与语境同在,与隐喻共存。中华民族具有世界其它各民族少有的惊人的历史延续性表现了其整个民族的精神。中国雕塑,作为民族物态化凝固的特定形式,也就或多或少地体现出来,表现在造型方面,也就是以意成像,像而寓意的特性,以此区别与西方雕塑造型体系具有独特与显明的地域特性,悠悠数千年来,继承和富含这些特性的雕塑作品成为世界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象征就是:一是指用具体事物表示某种抽象概念或思想感情。二是指文艺创作的一种表现手法,指通过某一特定的具体形象来暗示另一事物或某种较为普遍的意义,利用象征与被象征的内在特定经验条件下的类似和联系,使后者得到具体直观的表现。作为形象,象征可分为公共象征(传统象征)和私设象征(个人象征)两大类。前者为一个民族文化中习用的象征方式,后者为个人自创的象征方式。隐喻:是比喻的一种。本体和喻体的关系,比之明喻更为紧切。明喻在形式上只是相类的关系,隐喻在形式上只是相合的关系。
(一)生存理念培养了中国人象征与隐喻的特性
长期的生存理念造就了古代中国人及其善于在毫无关联,不同时空的物象之间寻求一种潜在的神秘联系,并力图利用这种联系隐晦地表达对自然的理解,满足良好的祝愿和对邪恶势力的诅咒。如中国人自古以来就偏爱一种带有浓重的吉祥如意,大吉大利等方式的语句来。据《宋元语言词典》记载,宋朝人是很作兴彩的,有将柏树叶插在桔子上以示“百事吉”等。民间娱乐活动中,也是常见的。即便不吉利的事也要说出吉利的话来,如“岁(碎)岁平安”等,以次在思文方式中,这种生存理念自然而然地养成了中国人统一的、整体的想象创造能力。
(二)象征与隐喻在文学上的运用
文艺氛围推崇象征于隐喻的表现。中国诗词在这方面达到了高度完美的境地,有时丰满立体,有时有空蒙虚幻,有时用寥寥数语就勾勒出耐人寻味的生动画面。在孔子的《诗经》中就有比、兴手法的运用,“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也。”象征与隐喻虽然只是一种文学表现手法,但其极大地丰富了作品的艺术魅力,成为中华民族艺术的优良传统,因而对其他文学艺术创造影响最为深远,并不断得到继承与发展。同样在绘画艺术领域也是如此,体现了中国画论“意存笔先、画尽意再”的经典艺术特征。19世纪法国象征主义派诗人创作主张及特色.19世纪末叶在法国兴起的一种文学思潮和流派.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其影响遍及欧洲各国,波及各个艺术部门.这个流派的作家认为任何一种事物与人的内心世界是互相感应契合的,人们从每个事物中能挖掘出其潜藏的象征意义,因而强调运用有物质感的物象,暗示内心微妙世界,把两个世界沟通起来.法国象征派的诗人以马拉美和魏尔伦为代表,美术方面以摩尔代表.
(三)象征与隐喻在雕塑方面的运用
一定的生存理念当然也映照在同是意识形态领域的雕塑作品中来,中国雕塑由于表现主题的非具体性,并首先强调理性表达。中国古代雕塑在构思构图方面,常有打破时空观念。在雕塑形式上突破现实中的具体物象,采用平面线刻、浮雕与立体圆雕,以及色彩描绘和多种材料综合并用的突出特性(图1)。传统雕塑中龙的形象便是一例:龙是中华民族至高无上、无所不能的神圣“动物”,据《说文解字》中描述:“龙,鳞虫之长,能幽能明,能细能巨,春分而登天,秋分而潜渊。”这表明龙在自然界当中并不存在,而是多种物象精华且变异的图腾形象,这种变异正是中国文化长期融合的结晶。臆造成型的龙之形象所尽之意远远超过任何一种确定的具体动物形象,故此千百年来,一直成为历代封建皇权神威的象征。誉有“凝固的诗”的雕塑艺术,面对我国丰富的民俗文化时,实在有着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领域。然而,雕塑在其美学特征上有东方重“意”,西方重“形”的大体分别。以重“形”为特征的西方雕塑艺术,其相对完整的理论,完整系列地说明了“形体”特征的美学原则。而以重“意”的东方雕塑学却是实难寻得完整却定其美学概念的理论,通常却是依赖于艺术家多年的创作经验和在历史的传承中“悟道而成佛者”。象我们雕塑专业在去年制作了《兵马俑头像》(图2)高5.7米,面积大约60多平方。在这件作品中就表现出了“象征与隐喻”理论中最精髓的思想“气韵生动”,以情理的适度为准则,在理论上为我们提出了一条新思路,这条思路有助于我们提升“象征与隐喻”表现艺术的学术含量。在传统雕塑中,也广泛运用隐喻象征手法来表达人们美好的意愿。如:松桃寓意长寿;喜上眉梢,连年有余等,还有依据自然事物的生存规律的典型特征来暗喻歌颂人之品性,竹空中有节;莲出淤泥而不染;梅花耐寒、菊花傲霜、牡丹富贵等。
中国古代雕塑在意象造型的同时,及其注重凝情意,触物成趣、重意取神,寄情现实而又超越现实,力图将艺术的感性融于理性,从而把雕塑艺术推向有意中的“无意”,平淡中的“回味”。
一件好的雕塑作品往往通过反映事物的某一侧面,但又能强烈地体现其深层的主题,只有这样,才肯定永恒的魅力。古代陶俑(图3)的制作,某人物类型更为多样化,有大量人物是少数民族,多以出行仪仗排列,间有庄园内的生活场面。在造型方法上,东汉陶俑一般采用绘画与雕塑结合的手法.而四川地区出土陶俑多以双模印制,少数小型俑则是塑制或提制的.在艺术风格上,东汉陶俑一般趋于注重传神写照的表现性特征.造型简练而扑拙,形象夸张而生动.西安草场坡北魏女乐俑虽无大的动势,却透发着娴雅、诱人的气度;大量陶俑则以隐喻的手法表露出勇武奋进的精神。隋代莫高窟彩塑的佛、弟子、菩萨逐渐脱离壁画而形成圆雕,塑造手法也较细致,在形象上尤其是弟子像开始有了较明确的性格。如419窟迦叶像体现着一位现实生活中饱经风霜的翘胡僧的面貌,一些菩萨像也更多地从女性柔美的体态中表现出为形态的特点,以现实中的人物形象来丰富神化了的人物的表现,作者以想象丰富了来自生活的原型,塑造出具有内心活动的真实外表,从而在一定方面表现了生活的真实。如在其大足石窟的宋代雕刻“心神车窟”中之文殊,普贤及不同的观音菩萨雕像,端庄秀丽,神情沉静,心地高洁,动态自然优美,各不雷同,显示了新的技巧水平。在宣传佛教的变相中出现了大量现实人物形象及生活情节,如“父母思重经变相”http://www.751com.cn/中抚育小孩的父母之爱,地狱变中淳朴的养鸡农妇形象,牧牛道场中散置于起伏的崖面上牧童和牛的种种情节等,从而沟通了客观与主观的内在联系与外在体现。西汉霍去病墓石雕的艺术构想正是如此。据《史记卫将军骠刘传》记载;霍去病自幼善骑射,以元朔辣年18岁任剽姚校尉开始,到元狩四年为止,五年之内辣次率军反击匈奴侵扰,为解除匈奴对西汉王朝的威胁,为打开通往西域的道路,建立了不朽功勋深受武帝器重,初封冠军侯,晋封骠骑将军。这位青年将军,不幸于元狩辣年病逝,年仅24岁,为歌颂霍去病生前的丰功纬绩,古代雕塑家并没有局限于霍去病本人的形象,而是从侧面去塑造、去体现霍去病非凡气概的精灵。运用循石造型的艺术手法,巧妙地将圆雕、浮雕、线刻等技法融汇在一起,刻画形象以恰到好处, 足以表现客体特征为度,决不作自然主义的过多雕镂,从而加强了作品的整体感与力度感,堪称“汉人石雕、气魄深沉雄大”的杰出代表。最为精彩的是对马的刻画,(图4)烘托出霍去病战斗生涯的艰苦,可以说是硝烟战场的缩影,作者运用寓意手法。与其说是塑造马不如说借马喻人,托物言志。
结 束 语
古代雕塑家是借助于自然万物的外表的“形”去塑造内心的“神”,从而形成:塑形脱形,意在塑外的美学原则。我们也可以常见到在各种建筑物上都布满象征隐寓的木雕、石雕、陶雕和金属雕等,充满了传达景物精神气韵,使人类产生情感共鸣。
参考文献:
《美学原理》 北京大学出版社 杨辛 甘霖著
《中国美术简史》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0年出版
《当代雕塑艺术——走向新空间》湖南出版社 1999年出版
《外国美术简史》 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9年出版
《辞海》 上海辞店出版社 1999年出版
《雕塑》杂志 2004年第五期
浅谈象征与隐喻在中国古代雕塑中的造型与审美特征下载如图片无法显示或论文不完整,请联系qq7520187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