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筝独奏曲《渔舟唱晚》是一首著名的北派筝曲。一般以为此曲是娄树华在20世纪三十年代中期,根据古曲《归去来辞》的素材改编而成。“《渔舟唱晚》的曲名取自唐代诗人王勃(649—676)在《滕王阁序》里:“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中的“渔舟唱晚”四个字,诗句形象地表现了古代的江南水乡在夕阳西下的晚景中,渔舟纷纷归航,江面歌声四起的动人画面”[1]。
一、古筝曲《渔舟唱晚》的创作背景
(一)《渔舟唱晚》所描绘的意境
夕阳西下,微风拂过,压弯了水面上挺拔的芦苇。水面倒影着将要沉下的夕阳,岸边徘徊着等待丈夫满载而归的女人。打渔归来的渔船,将栖息在芦苇中的鸟儿惊起。渔船上的渔夫互相嬉闹、询问今日的收成。遥望远处等待自己的妻子,唱起高歌。女人们听着渔船上传来的歌声,羞涩的在岸边附和。岸边顿时变得热闹起来,说话声,嬉闹声,和捕获而来的鱼虾在渔船里翻动的声音响成一片。在渔夫们那被海风吹的略显干燥苍老的脸上洋溢着灿烂的笑容,带着丰收的喜悦,高高兴兴地往家的方向走去。此情此景如歌似画,叫人赏心悦目本文来自辣.文^论~文/网,
毕业论文 www.751com.cn 加7位QQ324,9114找源文。20 世纪30 年代娄树华根据古曲《归去来辞》的素材改编出一首柔情似水的乐曲,将这首优美动听的曲子用古筝完美的展现在世人面前。唐代诗人王勃《滕王阁序》中的诗中有一句“渔舟唱晚, 响穷彭蠢之滨”,其意境准确的覆盖了娄树华[娄树华河北省玉田县人。生于1907年农历四月初四。他十岁时入小学就读。树华除了学好一般的功课外,对于老师陈松桥的书法、音乐、美术等,也有着强烈的兴趣。他十五岁时,经父亲托人介绍到新集一家布店当学徒。树华利用业余时间练习书法,拉拉胡琴已取得精神上的慰藉。后成为古筝演奏家。
]的旋律。“故选《渔舟唱晚》为此曲的标题”[2]。整曲音乐效果明显,表现力突出,音乐旋律生动形象,节奏感极其鲜明,快板慢板强拍弱拍对比强烈。一曲奏完,宛如从音乐声中绘出了一张美丽的山水泼墨图。此曲慢板富于歌唱性,优美动听;快板急骤有序,似破水飞舟,又如波浪涌起。整曲高潮过后,旋律更胜一筹,别有洞天,深沉低缓的结尾,仿佛将人带入其中,犹如身临其境。
(二)《渔舟唱晚》的历史发展及音乐影响
俗话说:人生有三苦,撑船、打铁、卖豆腐。根据历史记载,有很多关于渔樵题材的作品。这些作品的观点都不相同,每部作品都表达了不同的含义。但作者所表达的不外乎孤高自诩、期隐山林这两种心境。虽然他们用渔樵比作自己,但是他们并不是要勾勒劳动者的生活而是另有所寄。在那样一个渔樵题材作品泛滥的年代,娄树华的《渔舟唱晚》脱颖而出,其所作筝曲凝聚了民族文化,风格和曲式结构具有独特的美感。随着社会的发展,音乐之风兴起。“《渔舟唱晚》也被众多流派音乐人士所喜爱,先后被改编出很多的版本,每个版本都具有一定的地域特色”[3]。
《渔舟唱晚》是一首众所周知的曲子,是古筝学习者必练曲目之一。古人云:会弹古筝的人,没有不会弹《渔舟唱晚》的。可见《渔舟唱晚》在古筝曲目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此曲不仅深受古筝演奏家们的重视和喜爱,也颇受其他音乐门派的钟爱。它先后被改编成小提琴独奏曲,古筝、二胡重奏曲以及其他民乐合奏曲等。此曲在群众中影响极大,在音乐这个大世界也占有自己一片天地。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浅谈古筝名曲《渔舟唱晚》演奏方法及情感表现 第2页下载如图片无法显示或论文不完整,请联系qq7520187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