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论文范文课程设计实践报告法律论文英语论文教学论文医学论文农学论文艺术论文行政论文管理论文计算机安全
您现在的位置: 毕业论文 >> 艺术论文 >> 正文

原生态民族音乐存在的根源与价值初探 第3页

更新时间:2016-10-7:  来源:毕业论文
    3.自由性
由于音乐的即兴创作、口头相传,使得原生态民间音乐在其表演时具有一定的自由性。因此,在其传播的过程中往往也会变异的现象发生。不同的表演者,在不同的时间、地点,往往会根据不同的需要,即兴地改变某一首现成的歌曲,以此来使得原曲改变其原有的节奏、歌词、速度曲调等等,长此以往,一首民歌就出现了许多不一样的变体。
原生态民族音乐其实与我们的生活联系十分紧密,它同许多其他民间文艺一样具有一个基本的特征,那就是原生态民族音乐是由许多热爱文艺的人一同集体创造的,它融合了每个民族当地不同的民俗民风,抒发了人们在劳作、嬉戏,或是进行风俗礼仪活动时不同的心情感悟,具有一定仪式性质的意义。原生态民族音乐的原始性,注定了这种音乐形式与我们通常所听到的艺术音乐不同。艺术音乐的创作是十分严谨的,它们需要个体创作者通过一系列的技法学习,经过深思熟虑的思考之后完成创作。这样的艺术音乐通常都有乐谱,它们的传播依靠电视、网络等多媒体来完成,在传播过程中不排除有人为的刻意改编,但这些艺术音乐本身并不会在传播和传授的过程中有变异的现象。
(二)原生态民族音乐的存在形式
1.原生态民族民间歌曲
民族民间歌曲,是少数民族把思想、感情、意志和愿望通过曲调和唱词表达出来的艺术形式。有很多少数民族地区都被称为“歌海”、“音乐之乡”等,歌声伴随着他们劳动生产、社交、娱乐活动。他们在放牧的时候高歌,他们在农业生产中快乐歌唱,他们在婚礼上表达爱情,他们在思念故土时唱出悲伤。这样的情景,我们从电影《刘三姐》中就能看出来。刘三姐的对歌,在广西壮族地区是非常有名的。还有许多民族都有歌唱的节日,比如回族和撒拉族的“花儿会”,苗族的“龙船节”以及“绕三灵”,侗族的“采桑节对歌”,布依族的“老鹰坡歌会”,瑶族的“耍歌堂”,彝族的“火把节”等等。少数民族的民间歌曲在电影中运用非常多,特别是情歌。情歌在少数民族民间歌曲中占有很大的比例,或在草原、山野,或在月光下、火塘边……凡是有美丽爱情的地方都荡漾着优美动听的歌声。
2.原生态民族民间乐器和器乐
据不完全统计,我国55个少数民族的民各种形制的乐器达500余种,有拉奏、吹奏、弹奏和击奏等类别,每种乐器都充满了丰富的表现性。在这些各有特色的乐器演奏得基础上,又产生了不同风格的乐曲类型,比如文吾尔族的“木卡姆”和“纳格拉”,土家族的“打溜子”,纳西族的“白沙细月”,还有苗族、壮族、彝族、侗族、瑶族、拉祜族的“芦笙乐”和“铜鼓乐”也非常有名。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原生态民族音乐存在的根源与价值初探 第3页下载如图片无法显示或论文不完整,请联系qq752018766
设为首页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

copyright©751com.cn 辣文论文网 严禁转载
如果本毕业论文网损害了您的利益或者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及时联系,我们一定会及时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