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论文范文课程设计实践报告法律论文英语论文教学论文医学论文农学论文艺术论文行政论文管理论文计算机安全
您现在的位置: 毕业论文 >> 医学论文 >> 正文

产后心理障碍的护理

更新时间:2010-7-9:  来源:毕业论文

产后心理障碍的护理
 【摘要】 目的 了解并掌握产后心理障碍的原因及预防措施,早期识别产后心理障碍并进行心理疏导和护理,促进产妇产后的身心健康,并为其提供保健指导。方法 通过对不同原因引起的心理障碍进行评估,筛选出病例,并针对不同病因进行心理护理。结果 24例产后沮丧和轻中度产后抑郁症的患者康复出院,1例产后重度抑郁症患者转专科继续治疗。结论 产后心理障碍发病原因比较复杂,应该从多方面给予预防、治疗和心理疏导,从而减少产后心理障碍的发生。

  【关键词】 产后;心理障碍;护理

  产后心理障碍是指产妇产后发生的产后沮丧及产后抑郁症。妇女在产褥期内普遍存在暂时性心理退化现象,情感脆弱,依赖性强,适应性差,特别是产后1周内情绪变化更加明显,在某些危险因素作用下易发生精神障碍。产妇产后心理障碍不仅影响家庭的和睦和产妇的亲子行为,严重者还可危及产妇和婴儿的健康安全。近年来,我国产后心理障碍的发生率有所增加。为探讨产后心理障碍系统的护理方法,我科将25例轻、中、重度有产后心理障碍的患者进行分组观察。24例产后沮丧和轻中度产后抑郁症的患者康复出院,1例产后重度抑郁症患者转专科继续治疗。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通过对2007年1月1日至2007年10月31日在我科住院分娩产妇进行心理状态评估,满足以下条件:(1)知情自愿;(2)既往无精神病史;(3)小学及小学以上文化程度。产妇年龄最大43岁,最小21岁,平均27.91岁。农民681例,其他职业177例。随访至产后3~14天。

    1.2 心理状态评估

    1.2.1 病史 全面评估病史包括抑郁症、精神病的个人史和家族史;有无重大精神创伤史;本次妊娠过程中的心理状态及分娩过程是否顺利、有无流产、难产、滞产;婴儿的性别及婴儿的健康状况;婚姻家庭关系和社会关系等因素。

    1.2.2 身心评估 评估产妇妊娠过程中的心理变化,是否有孤独、焦虑、恐惧感;观察产妇的日常生活和自我照顾的能力;了解产妇的婚姻关系和家庭其他成员的关系。

    1.3 诊断标准 目前国内外对于产后抑郁症尚无统一的诊断标准,较常用的标准是爱丁堡产后抑郁量表(EPDS)。EPDS量表共10个项目,分别反映心境、乐趣、自责、焦虑、恐惧、应付能力、失眠等情况。由受试者根据自己症状出现的频度“从未”、“偶尔”、“经常”、“总是”4个等级进行评分,每个项目设0、1、2、3分四个等级;其中第3、5、6、7、8、9、10项采用反向评分(即3、2、1、0)。10个项目分值的总和大于12或13分提示可能有抑郁障碍,9或10分也提示可能有抑郁障碍,对这些妇女应认真评定,观察有无重症抑郁发生。分数低不一定就意味着无抑郁障碍,需要进一步做临床检查,尤其当临床医生有理由认为有抑郁障碍时。

    2 结果

    按EPDS量表的诊断标准,858例产妇中有25例被诊断为产后心理障碍。发病时间多出现在产后3~14天,其表现以抑郁状态为主,有情绪低落、孤独、悲观、疲劳感、内疚感、自责自罪感、焦虑烦躁等,还可出现罪恶感,怀疑自己患有种种疾病,最严重者出现自杀企图。可伴有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症状,如心悸、出汗、耳鸣、头晕等。其原因有:缺少家人关心8例,产后疼痛5例,新生儿畸形2例,新生儿住院4例,其他6例。25例中24例产后沮丧和轻中度产后抑郁症的患者经过护理人员的心理疏导和家人的关爱后康复出院。1例产后重度抑郁症患者,经精神科专科治疗病情治愈。

    3 讨论

    3.1 产后心理障碍的发生率 有研究报道正常人群抑郁症的患病率为2%~3%[2]。由于测量工具、诊断标准不一致及研究样本大小的不同,文献对产后抑郁症发生率的报道有很大差异,但均较正常人群抑郁症发病率明显增高。国外报道为3.5%~33%,国内为11%~15%[3]。本研究以EPDS为测量工具,产后抑郁症的发病率为2.91%。此结果与正常人群抑郁症的患病率接近,可能与我院产妇大多来自农村有关。

    3.2 产后心理障碍的病因 (1)心理因素:患者存在较多的负性生活事件,如支持系统不利、产后亲属关心较少、经济状况不佳、居住环境恶劣等因素。产妇年龄、职业、文化程度、家庭收入等与产后心理障碍存在相关关系。年龄≥35岁的产妇,由于机体条件差,妊娠并发症多,产后心理障碍的发生率也偏高。(2)分娩方式:如产时并发症、产钳助产、对分娩疼痛的恐惧心理均与产后心理障碍的发生有关。不良分娩结局如死产、畸形儿及产妇家庭对婴儿性别的反感等是产后心理障碍的诱发因素。(3)社会文化因素:除心理因素外,还应研究外在的社会结构和文化因素。在传统文化中,文化因素可减少和预防心理障碍的表达。产后风俗习惯可以形成较好的心理社会支持系统。

    3.3 产后心理障碍的危害 (1)影响婴儿发育:许多学者对患产后心理障碍母亲的1~2岁婴儿研究发现,早期产后抑郁症与婴儿不良认知及情感障碍有关,当抑郁症较为严重并且持续时间较长时,对婴儿发育影响的危险性就更大。(2)产后抑郁症可影响母乳喂养产后泌乳时间迟,泌乳量少,新生儿生理性体重下降幅度大,持续时间长,恢复慢,产后4个月纯母乳喂养率低[4]。(3)影响内分泌产妇焦虑或抑郁可导致体内去甲肾上腺素分泌减少及其他内分泌激素的改变,使宫缩减弱,是助产率增加和产后出血增加的一个可能因素[5]。

    3.4 产后心理障碍的护理 (1)对于有焦虑症状、手术产及存在抑郁症高危因素的产妇应予以足够的重视,医护人员应该了解产妇焦虑的根源,从根本上与产妇沟通,稳定产妇的情绪。同时让产妇多与婴儿接触,从而增加产妇的安全感。除此之外,还应避免不良的刺激,减轻生活中的压力。(2)对于家庭关系紧张的产妇,首先应该做好丈夫的思想工作,指导他如何与妻子共同渡过这个心理障碍期,并给他讲解有关如何照顾婴儿的方法,这样就可以减轻产妇照顾婴儿的压力,而且还要调解好产妇与家庭其他成员的关系,尽量营造一个和谐的家庭氛围,给予产妇精神上的支持。(3)高度警惕产妇产后的伤害性的行为,护士应加强巡视病房,注意保护好产妇和婴毕业论文http://www.751com.cn儿。对于重症产后抑郁症患者应该有亲人24 h陪伴,给予她无微的照顾,并及时请心理科医生或精神科医生会诊并给予治疗。做好随访工作,及时了解产妇及婴儿的情况,并给予帮助,对产妇及其家人说明婴儿各个生理期的变化,指导他们应如何护理婴儿,避免产妇不知如何照顾婴儿产生焦虑心理。

    3.5 产后心理障碍的预防 要鼓励开展多途径、分阶段、综合性的预防措施,如建立孕妇学校,向孕妇和家属系统介绍妊娠、分娩、产褥期基本知识,同时加强心理咨询和教育,普及精神卫生知识,帮助孕妇克服对妊娠、分娩的神秘感和恐惧感,加强自我调试,保持乐观向上的良好心态。分娩时医院建立家庭式病房,设置不同价格的床位,满足不同经济状况产妇的需要。提倡丈夫陪伴分娩和导乐陪伴分娩,以消除产妇的恐惧心理和不安情绪。实施分娩阵痛,减轻疼痛引起的负性情绪。分娩全程给予产妇精神心理的支持,避免医源性负面影响。严密观察产程,提高产科质量,改善母婴分娩结局,减少急性剖宫产对产妇的不良刺激。产褥期为产妇提供温馨、和谐的休养环境,保证充足睡眠和营养,促进身体康复。帮助产妇迅速适应母亲角色,学会护理婴儿。丈夫和亲友要与产妇加强情感交流,关心、体贴产妇,使其增强自信心,文持心理平衡。同时产后访视与产妇心理保健相结合,保证产妇身心健康,才能使产妇顺利渡过人生这一特殊时期。

    我们应该从各个方面去评估产妇的心理状态,及时了解产妇的心理变化,以便于我们早期识别产后抑郁症高危人群,针对性地进行早期干预,出院后加强监护与积极治疗是防治产后抑郁症病情恶化的关键[6]。

产后心理障碍的护理下载如图片无法显示或论文不完整,请联系qq752018766
设为首页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

copyright©751com.cn 辣文论文网 严禁转载
如果本毕业论文网损害了您的利益或者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及时联系,我们一定会及时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