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对脂肪肝临床研究的同时,基础研究以中药对脂肪肝形成的干预及改善机理为主,赵文霞等给造模大鼠用肝脂乐胶囊后进行肝脏切片检查,发现可减小脂肪肝的脂滴,认为其机理为降低甘油三酯,升高高密度脂蛋白,改善血液流变性,从而降低肝脂[15,16]。王德山等研究发现枸杞子液能降低肝内脂质,认为其作用是多方面的,其中与加速肝内脂质运转,抑制肝内脂质合成,从而改善肝内脂质代谢,并对肝、肾功能、血细胞无毒性[33]。胡同杰等研究认为绿茶对食物中脂肪乳化有促进作用,可防止烯醇及中性脂肪在血管内和肝脏内的沉积[34]。石书才等研究发现肝脂平能降低血清及肝脂含量,认为与加速脂质运转与排泄,调整脂肪代谢,从而达到降低肝内脂肪的目的[35]。李日玺等在动物实验中筛选出对防止肝脂变有影响的药物有海藻、鳖甲、川楝子、海金沙、磁石、威灵仙、白芥子、决明子、生牡蛎、山慈菇等[36]。司晓晨在临床研究中发现血清甘油三酯值与脂肪肝分级有明显相关性,提出降甘油三酯的治疗对脂肪肝治疗的预后有一定影响[9]。钟洁等将肝胆宁用于造模小鼠,发现中药有降低肝脂作用,并使肝脂肪率显著降低,认为其机理可能是通过保护肝细胞,增强肝细胞对脂质的清除能力而发生[37]。
4 中医治疗脂肪肝的前景展望
综上所述,中医药治疗脂肪肝尚处于探索阶段,从本文所涉及的资料看,中医治疗脂肪肝进行了大量的临床研究,取得了较好的疗效,实验研究方面也进行了有益的工作,众多医家以中医理论为依据,辨证与辨病相结合,特别是对本病在病因、病机、治疗方面的共识,使得许多行之有效的处方用药有其共性,相对集中于具有疏肝理气健脾,化痰利湿降浊,活血化瘀,消积导滞功效的这几类中药。现代药理研究,泽泻、山楂、何首乌、决明子、枸杞子、姜黄、川芎、黄精、生大黄等具有降脂抑脂作用,茵陈、柴胡、黄芩、白芍、郁金、金钱草、枳壳、厚朴等具有保肝及利胆作用,丹参、红花、葛根、赤芍、鸡血藤、地龙等具有改善血液循环,抗氧化,抗自由基作用。中药治疗可归纳为保肝治疗、降脂治疗、对症治疗三方面,与现代医学主要采用抑制甘油三酯合成,增加肝血流量,改善肝功能,防止纤文化和肝硬化发生等治疗思路有相似之处。这对中医药治疗脂肪肝具有临床指导意义,也为今后降肝脂药物的进一步研究和筛选提供了方便,提示其广阔的前景。
建议在今后的脂肪肝临床治疗中,应注意辨病、辨证、辨因相结合,严格诊断及疗效标准,尽量使其客观化,发挥中医辨证治疗多环节、多角度、多层次作用的特长。另外,加强基础研究,可对目前业已明确证实具有降血脂,抗脂质过氧化,清除自由基,改善肝功能,防止肝细胞坏死,抗肝纤文化等方面作用的中药进行降肝脂的进一步研究和筛选,逐步阐明其改善肝脂代谢紊乱所涉及的多因素、多环节的作用机理,不断提高治疗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