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论文范文课程设计实践报告法律论文英语论文教学论文医学论文农学论文艺术论文行政论文管理论文计算机安全
您现在的位置: 毕业论文 >> 医学论文 >> 正文

改良烧山火针刺手法治疗周围性面瘫

更新时间:2011-10-23:  来源:毕业论文

全部50例均来自2009年8月—2010年12月兰州许双平诊所、甘肃中医学院附属医院门诊及住院患者,男31例,女19例;年龄最小21岁,最大76岁,平均(41.65±16.12)岁,其中21岁~29岁11例,30岁~39岁16例,40岁~49岁7例,50岁~56岁8例,65岁~76岁8例;病程1~15天(急性期)41例,16天~2个月(恢复期)8例,最长1例20年(处于后遗症期)。主要临床表现为急性起病,发病前有劳累或面部受凉史,患侧眼裂变大、眼睑不能闭合或闭合不全、流泪,额纹消失、不能皱眉,患侧鼻唇沟变浅或平坦,口角歪向健侧,部分患者伴有耳后疼痛、味觉障碍或听觉过敏。

  1.1诊断标准

  周围性面瘫诊断与定位诊断、鉴别诊断参照《神经病学》[1] 面神经炎诊断、定位诊断与鉴别诊断标准。

  1.2纳入标准 毕业论文http://www.751com.cn/

  ①一侧面肌麻痹;②年龄20岁~76岁;③病程:不限。

  1.3排除标准

  ①周围性面瘫继发于其他疾病者,如感染性多发性神经根炎、腮腺炎、后颅窝病变等;②年龄20岁以下或76岁以上者和妊娠期妇女;③合并有心血管、脑血管、肝、肾、肺和造血系统等严重原发性疾病者和精神病患者。

  2.治疗方法

  取穴:主穴取患侧地仓、颊车、牵正、风池、翳风,健侧合谷,双侧手三里、足三里、太冲;配穴:人中歪斜加水沟;鼻唇沟平坦加迎香;额纹消失加阳白。

  操作:患者卧位,局部皮肤常规消毒,选用环球牌0.35×25~40mm毫针治疗,急性期患侧牵正穴、翳风穴点刺,少量出血;水沟直刺,针尖指向口禾髎;其余穴位行改良烧山火针刺手法。恢复期及后遗症期水沟直刺,其余腧穴均行改良烧山火针刺手法。

  改良烧山火手法 :嘱患者身体尽量放松,鼻吸口呼,匀速呼吸。①待患者张口轻呼气时,医者以左手拇指按压穴周肌肉,爪切进针法快速准确将针刺入穴内,须使得气感舒适温和,勿使太过明显或强烈;②医者左手拇指按压其穴,右手拇指进前、食指退后缓慢捻动针体,保持得气感应;③医者左手拇指加重压力,右手拇、食指持针小幅度低频率匀速提插9次,操作时保持均匀持久悬腕力,针尖不离得气平面,患者得气感应不消失;④医者继续以左手拇指重压穴处,右手拇、食指持针向内推按守气,始终保持针尖在得气水平处,并询问患者针下感觉。此时患者针下或远端通常会出现热感,风池、牵正、翳风、合谷、手三里等穴热感常向患侧面部传导,有时热感可波及健侧面颊;足三里、太冲穴常向上传导,可至面颊或背部。患者诉说头面部有明显热感,甚者有烧热感、汗欲出感,医者用手触摸亦可感知患者左右两侧面部温度不同,或可见患者面部潮红,留针期间热感不退或稍有减退,再运针热感会随之增加。⑤如上法操作一遍后,如患者自觉热感不明显,可不必勉强,第2天治疗时继续如前操作,一般针刺当天患者面部以手触之即可查知患侧面颊温度高于健侧,坚持数次以后,患者自觉热感会越来越显著,敏感的患者治疗数次后于进针瞬间即诉说头面、背部出现强烈热感;⑥治疗结束后,嘱患者深吸气,医者左手以消毒棉球按压穴处,右手快速出针,重压针孔5~10 s,完成结束手法。

[1] [2] [3] 下一页

改良烧山火针刺手法治疗周围性面瘫下载如图片无法显示或论文不完整,请联系qq752018766
设为首页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

copyright©751com.cn 辣文论文网 严禁转载
如果本毕业论文网损害了您的利益或者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及时联系,我们一定会及时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