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非典型传染性法氏囊病的发病与防控
传染性法氏囊炎是由法氏囊炎病毒(IBDV)引起的一种急性、具有高度接触性的传染性疾病,是严重威胁养鸡业的重要传染病,一方面死亡率、淘汰率增加,另一方面导致免疫抑制,使多种有效疫苗对鸡的免疫应答下降,造成免疫失败,使鸡对病原易感性增加,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本病主要侵害3月龄以内的小鸡,特别是7~40日龄的鸡更容易传染该病。由于传染性法氏囊炎疫苗的广泛应用,鸡群对该病的抵抗力增强以及病毒毒力减弱和抗原的变异,传染性法氏囊炎逐渐向温和型、非典型转变。
发病特征
温和型传染性法氏囊炎的流行特点 多在一个小范围或一定区域内流行,发病缓和,在鸡群中流行较缓慢。
临床表现 刚开始鸡群中仅个别鸡发病,精神不振、缩头、闭眼、奓毛,受到惊扰后可打起精神混入鸡群中不易被发现。病鸡逐渐耐过自愈康复,但有更多的鸡陆续被感染发病,鸡群中病鸡逐渐增多,全群采食量下降。如不采取治疗措施,本病可在鸡群中缓慢流行10天以上时间。
部分毒力稍强的毒株感染时,突然有部分鸡发病,全群采食量下降。病鸡闭眼、呆立、缩颈、奓毛、不食、拉灰白色或石灰水样稀便,胫爪脱水干瘪。
剖检变化 法氏囊轻微肿大或萎缩,囊腔内有黏液或干酪样物质,囊内黏膜皱褶充血发红或有小点状出血;胸肌、腿肌上的出血病变多数不明显;腺胃和肾脏的病变一般较轻。对于温和型传染性法氏囊炎,可以通过剖检病死鸡,收集汇总病变信息进行确诊。
防治措施
制定合理的免疫程序 12~14日龄首免,二倍量疫苗滴口或饮水;28日龄(法氏囊病发高期提至21日龄)二免,2~3倍量饮水。
合理选择疫苗 首次免疫选择中等毒力法氏囊疫苗,法氏囊中等毒株的疫苗对雏鸡的法氏囊有一定的损伤作用,但是只有中毒株的法氏囊疫苗,才能突破雏鸡高母源抗体的保护,使雏鸡产生免疫应答反应。如不做雏鸡法氏囊炎母源抗体监测,首免最好选用中等毒株疫苗(如B87、BJ836)。如果选择法氏囊炎三价苗进行免疫,可起到比单价苗略好的保护效果。二免选择中等毒力偏强的法氏囊疫苗免疫(如2512、228E、G603)。为了提高免疫效果,减轻接种疫苗
http://www.751com.cn后疫苗空当期对鸡群的威胁,可在免疫后饮用黄芪多糖或者在法氏囊疫苗免疫同时配合信必妥(转移因子)使用。
加强环境消毒 选择优良的消毒剂,做好彻底的消毒工作。
治疗措施 治疗原则是提高舍温1~2℃,饮水中加入电解多文,注射卵黄抗体、抗病毒、通肾,防止继发感染。
法氏囊炎发病后应尽早注射卵黄抗体,一般注射后当天即可控制住死亡。要使用质量有保证的正规卵黄抗体,现在市场上销售的粗制卵黄抗体质量良莠不齐,很容易通过污染的卵黄抗体或针头在鸡群中相互传播疾病。用卵黄抗体治疗时,有时会遇到以下问题:
部分鸡群在注射卵黄抗体后,1~3天内病情仍持续发展,须第2次注射抗体才能控制住病情。可能与法氏囊炎病毒的毒力较强或卵黄抗体的效价较低有关。
由于注射卵黄抗体为被动免疫,抗体在体内逐渐衰减,仅能文持10天~15天的时间,部分鸡群在第一次注射抗体治愈两周后,又再次发生传染性法氏囊炎,所以在法氏囊发病后要加强环境消毒。
部分鸡群发病时病情较轻,但注射卵黄抗体后反而病情加重,伤死亡较重,可能与并发新城疫或大肠杆菌病有关。
并发其他疾病时的治疗总结如下:并发新城疫不宜注射卵黄抗体,以免引起新城疫在鸡群中的广泛传播,造成鸡群的更大伤亡。用大剂量的抗病毒药物控制住病情后,再用新城疫苗免疫接种。
并发大肠杆菌,治疗方案中慎重选用抗体治疗,如确需注射抗体治疗,要勤换针头,减少传播几率,同时选用对大肠杆菌病高效的药物治疗。
鸡非典型传染性法氏囊病的发病与防控下载如图片无法显示或论文不完整,请联系qq7520187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