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源性病原体职业危害研究
1、血源性病原体感染
血源性病原体指存在于血液和某些体液中能引起人体疾病的病原微生物,例如乙型肝炎病毒(HBV)、丙型肝炎病毒(HCV)和艾滋病毒(HIV)等。
HBV感染:HBV的职业性传播主要是因经皮损伤或因开放性伤口、不完整皮肤、粘膜直接接触含HBV血液、被含血液污染的体液或高浓度HBV所引起,其感染风险与所接触血液中乙型肝炎表面抗原含量、接触者免疫状况及感染效率有关。如果不采取接触后预防措施,易感医护人员单次接触含血液后被感染的风险为6%~30%。1987年,CDC美国曾估计当年感染HBV医护人员数量约为30万人。国内宋万英等的研究发现某医院护士、医生、医技人员HBV感染率分别为80.67%!42.86%和21%,均显著高于行政后勤人员的10.96%,这可能与护士!医生、医技、人员在日常工作中容易接触被污染的血液或其他传染性物质有关。
常杏红等人的研究发现医务人员HBV抗体阳性率显著高于普通人群,这与医务人员预防性接种HBV疫苗有关。HBV疫苗是预防HBV感染最有效的方法,可为接种人员提供长达7年以上的90%的有效保护,1987年开始,美国医护人员普遍接种HBV疫苗,职业性HBV感染从1983年的17,000例减少到1995年的400例,减少了95%。
HCV感染
职业性感染HCV医护人员的精确数量仍是未知的"西班牙一项对18家医院急性HCV感染确诊病例的研究发现,109名急性HCV感染确诊病例中有7人(6%)因意外针刺伤而发生感染。
前瞻性研究表明,在经皮接触HCV阳性源患者血液后感染HCV病毒的风险为0%~10%。发生职业性HCV接触后,是否发生感染的影响因素很多。Yazadanpanah进行的病例对照研究发现,接触阳性源患者血液后,发生感染与深度损伤、致损伤针具曾被置入源患者静脉或动脉、接触者为男性以及源患者血液中病毒载量高于6log10copies\ml等因素有关。
http://www.751com.cn/HlV感染
医护人员由于发生经皮损伤后接触含HlV的血液,有发生职业性HlV感染的风险。1984年,
Lancet 杂志首次报道了英国一名医护人员发生针刺伤后感染人T淋巴细胞Ⅲ型病毒(HTLV-Ⅲ)的案例后,引起医护人群对这一新威胁的关注。1987年,美国CDC公布了6例职业性感染病例,该报告在医护人群中引起轩然大波,此后国际上开展了大量的相关研究,关于医护人员发生职业接触后感染的报道越来越多。2003年,美国CDC对截止2001年12月的来自NaSH的数据进行分析,发现57例自愿报告的医护人员职业性HlV感染病例中有51人曾发生过经皮损伤。
但医护人员发生经皮损伤接触含HlV血液后能否感染HlV还与多种因素有关。Bell DM对世界范围内的多项前瞻性研究进行综述后指出,医疗机构医护人员发生职业性HlV接触后发生感染的平均风险为0.13%.Cardo DM等人对发生职业接触医护人员进行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发现感染HlV的风险随接触血液量的增加而增加,很可能与所接触血液中HlV滴度有关,可能使感染风险增加的因素包括发生深度刺伤!造成损伤的器械明显可见被病人血液污染、涉及将针具直接刺入患者静脉或动脉的医疗操作以及发生接触后源患者在2个月内死于。
其他血源性病原体感染医护人员锐器伤除了可能引起 HlV、HBV或HCV感染外,还可能引起其它血源性疾病的传播,如淋病!梅毒!疟疾和登革热等。
2心理危害
遭受锐器伤后,由于担心自己感染上某种血源性病原体,多数接触者会产生悲观情绪,尤其是发生了HlV阳性病人血液污染的锐器伤,而接触源感染情况的不确定也会增加医护人员的心理压力。王海燕等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对发生针刺伤的实习护生焦虑情况进行调查发现,被调查实习护生发展针刺伤后1日、1周和1月的SAS评分均显著高于国内常模,表明发生针刺伤会使实习护生产生焦虑情绪。
3 其他危害
医护人员发生职业性血源性病原体接触后,可能产生的其他危害包括经济损失和产生的社会危害。经济损失包括误工工资、检查费用、预防性治疗费用等。社会危害包括医护人员感染血源性疾病后成为传染源,在医护工作中将所感染的血源性病原体传染给其他的病人,以及在日常生活中传染给亲人和朋友等。
血源性病原体职业危害研究下载如图片无法显示或论文不完整,请联系qq7520187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