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脑中风患者早期肠内营养管理方式的研究
【论文摘要】 目的 探讨急性中风患者肠内营养给入方式对疾病的影响。方法 将我科2004至2007年收治急性脑中风患者中,经洼田饮水试验3级以上者,随机分为两组,两组均于发病后24 h内留置胃管行鼻饲饮食,并按照基础护理操作流程进行鼻饲。其中:研究组经饮食治疗师选择适合患者的流质。对照组则随意地由患者家属供给患者食物,随意增减患者每次的鼻饲量,没有一个固定的鼻饲时间,鼻饲后随意改变患者的体位。结果 两组于入院后10天和1个月查患者的血清蛋白,研究组患者的血清蛋白值均高于对照组,肺感染的发生几率、窒息的发生几率、褥疮发生的几率均少于对照组,而研究组的神经功能的康复优于对照组。结论 准确给予急性脑中风患者行肠内营养支持可有效地减少并发症,促进神经功能的康复改善预后。
【论文关键词】 急性脑中风;肠内营养支持;管理;研究
急性脑中风患者由于神志、吞咽功能、肢体瘫痪、感觉障碍、视野缺损及认知功能损害等因素影响患者的摄入,使其出现营养不良,影响患者的预后[1,2]。为了探讨予急性脑中风患者早期肠内营养方式的管理对本疾病的影响,现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1年至2007年佛山中医院神经内科住院患者在发病3天内到我科住院,经CT或MRI确诊为脑梗死或脑出血并伴有吞咽功能障碍患者30例,男19例,女11例,年龄52~85岁,平均年龄72.4岁;大面积脑梗死8例,基底节区脑出血5例,混合性中风8例,真性球麻痹5例,假性球麻痹4例。将入选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15例,对照组15例,两组均于发病后72 h行留置胃管行鼻饲饮食,并按照基础护理操作流程进行鼻饲。
1.2 吞咽障碍的诊断标准 意识障碍或有吞咽困难症状且洼田饮水试验达3级或以上者。洼田饮水试验评分标准:患者端坐饮温开水30 ml,观察所需时间及呛咳程度。1级:能顺利地将水咽下。2级:分2次以上能不呛咳地咽下,或时间延长至5 s以上。3级:能1http://www.751com.cn次咽下,但有呛咳。4级:分2次以上咽下,但有呛咳。5级:频繁呛咳,不能全部咽下。
1.3 治疗方法 两组患者接受的药物治疗原则和内容相似,主要包括:脑出血予降颅压、稳定血压和预防感染;脑梗死予抗血小板凝集、抗凝和扩张血管对症治疗。并均于发病内3天予经鼻置管鼻饲饮食。
1.4 行鼻饲的操作方法 两组均按照基础护理操作流程进行鼻饲。其中:研究组经饮食治疗师选择适合患者的流质:脂肪30%、蛋白质15%、碳水化合物50%。对照组则随意地由患者家属供给患者食物,即家属自备饮食。研究组在患者无特殊情况下给患者每次的鼻饲量规定为250 ml,并按8 am、11 am、2 pm、5 pm、8 pm时间段执行,而对照组每次鼻饲量不同时多时少,随意增减患者每次的鼻饲量,在150~300 ml没有一个固定的鼻饲时间,时早时晚,每次相隔时间不一样。研究组在患者鼻饲时严格采取抬高床头30°~90°,鼻饲后并保持原体位1 h,而对照组没有给予患者一个规定的鼻饲体位,或平卧位、或半坐卧位、或侧卧位,而鼻饲后随意改变患者的体位。
2 结果
2.1 两组血清蛋白指标比较 见表1。两组患者入院10天及20天后复查患者的血清蛋白,两组均较入院时下降,但对照组较研究组下降得更为明显。表1 两组血清蛋白指标的变化
2.2 两组肺感染、窒息和褥疮的发生情况比较 见表2。两组患者入院20天后,研究组的肺感染、窒息、褥疮发生均少于对照组。表2 两组肺感染、窒息和褥疮发生情况
3 讨论
脑中风后患者出现意识障碍或吞咽肌麻痹而造成吞咽障碍,不能进食,这是发生营养不良的最重要原因,所以早期予胃管置入行胃肠内营养是必然的。本研究结果表明:发病后3天内经鼻置胃管行肠内营养是安全的,本组病例在行胃肠置管过程中未出现不良反应的发生。研究组在患者入院后10天、20天的均高于对照组,这提示早期肠内营养物质的选择,既要满足中风疾病患者机体营养的需要,又能保持和恢复胃肠道的屏障结构,减缓和阻止患者营养状况的恶化,机体抵抗力的下降而导致肺感染、褥疮的发生。并加重神经功能的缺损[3,4]。
脑中风患者早期出现吞咽障碍,胃动力下降,胃肠蠕动功能减弱。根据食物的重力作用,行胃肠内营养时选择正确的体位及行胃肠内营养后保持正确的体位,均有效地减少患者的食物反流而导致窒息的发生和肺感染的发生。
【参考文献】
1 余爱珍.基础护理学.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1995,66.
2 陈真理,郑天衡,王少石.急性脑卒中早期肠内营养支持与近期预后的相关性研究.中国卒中杂志,2006,1(11):76.
3 大西幸子,孙启良.脑卒中患者摄食―吞咽障碍的评价与训练.中国康复医学杂志,1997,12(3):20.
4 王拥军.神经病学临床评定量表.北京:中国友谊出版公司,200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