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心梗实施溶栓方法的疗效分析
0 引言
作为循环内科的急危重症病-急性心肌梗死,其主要发病原因是冠状动脉急性、持续性缺血缺氧所引起的心肌坏死。在临床上遇到这类疾病,如果不能进行及时处理,很容易导致患者生命垂危。而在当前的临床观察中不难发现,如果能够对这类患者进行早期的冠脉血管再通,能够有效的降低患者在本病上的死亡率,并改善患者预后。本次研究主要是针对急性心梗进行溶栓方法的疗效分析,现汇报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当地医院循环内科 2014 年 1 月至 2015 年 02 月期间收治的 84 例急性心肌梗死病患者,所有患者均符合急性心肌梗死的诊断标准,并且具有相关临床证据。根据病变部位的不同分为前组(发病部位为前壁)44 例,男患 29 例,女患15 例,年龄 35~69 岁,平均 (58±4.15) 岁,吸烟者 31 例,合并高血压病者 20 例,合并高脂血症者 27 例;下组(发病部位为下壁 )22 例,男患 13 例,女患 9 例,年龄 37~67 岁,平均(54±4.63) 岁,吸烟者 31 例,合并高血压病者 20 例,合并高脂血症者 27 例;高侧组(发病部位为高侧壁 )11 例,男患 7 例,女患 4 例,年龄 36~66 岁,平均 (52±3.61) 岁,吸烟者 8 例,合并高血压病者 2 例,合并高脂血症者 7 例;正后组(发病部位为正后壁 )7 例,男患 2 例,女患 5 例,年龄 39~66 岁,平均(50±5.91) 岁,吸烟者 3 例,合并高血压病者 2 例,合并高脂血症者 2 例。通过不同心肌梗死部位其溶栓效果的不同进行对比分析。
1.2 分组标准
根据患者的临床症状,持续性胸痛,使用硝酸酯类药物不能缓解疼痛,以及典型的心电图 ST 段持续抬高表现、心肌酶学改变等检验指标,并排除急性心包炎、主动脉夹层瘤等疾病,将其确诊为急性心梗,并依据患者的心电图表现将其进行分组:前壁心梗 V1-V6 的 ST 段上抬,下壁心梗 II、III,avF 的 ST 段上抬高侧壁心梗 I、avL 的 ST 段上抬,正后壁心梗 V7-V9 的 ST 段上抬。
1.3 治疗方法
四组患者在入院后,要求绝对卧床休息,并给予心电血压血氧监护,使用抗血小板聚集、抗心绞痛方面的基础治疗的同时,尽量在患者早期发病的 12 小时内进行溶栓治疗,以免错过最佳溶栓窗口,导致病情的恶化。
1.4 观察指标
在接受溶栓治疗的两小时后,对患者再进行心电图分析,根据其 ST 段的恢复程度判断其疗效。显效者:ST 段恢复正常;有效者:ST 段恢未达到正常,但是能够达到 75%;无效者:未达到以上治疗效果,或者病情加重。总有效率 = 显效率 + 有效率。http://www.751com.cn
1.5 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数据为计数方面的数据,因此用百分率表示,选择 χ²检验进行比较,P<0.05 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方面的意义。
2 结果
经过统计学的分析研究可以看出,前组、下组及高侧组溶栓的有效率分别为 91.27%,89.34% 和 93.75%,三组比较无明显统计学差异 (P>0.05)。而正后组的溶栓有效率为74.86%,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3 讨论
急性心梗发病的早期,即溶栓的有效时间窗内,心肌只有少部分的细胞有缺血缺氧的表现,一旦把握机会,将阻塞的血管进行溶栓再通,就能够完全缓解患者心梗的病情,并通过抗凝、抗血小板、稳定斑块以及定期观察等治疗方案,能够对患者的预后具有较大帮助,极大地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早期溶栓对于患者而言,相对于那些后期进行 PCI 介入治疗的患者,其作用是相当的,因此早期溶栓也是治疗急性心梗的关键方法[2].
本次试验可以总结出:溶栓治疗能够很好的改变前、下及高侧壁处的急性心梗病情,且优于后壁心梗的溶栓效果。但是对患者而言,有关溶栓时间窗口的把握也是极为重要的,本篇文章仅就溶栓的作用进行了着重的分析,但是有关溶栓时间窗的问题,还有待进一步的研究。
参考文献
[1] 王 凯 . 急性心肌梗死临床治疗效果分析 [J]. 中国卫生产业 , 2013, (19):118-119.
[2] 何建华 . 门冬氨酸钾镁治疗 48 例急性心肌梗死心律失常的效果探讨 [J].当代医学 , 2012, 18(07): 98-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