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论文范文课程设计实践报告法律论文英语论文教学论文医学论文农学论文艺术论文行政论文管理论文计算机安全
您现在的位置: 毕业论文 >> 医学论文 >> 正文

中医药治疗乳腺增生病的研究进展

更新时间:2015-7-24:  来源:毕业论文

中医药治疗乳腺增生病的研究进展
  乳腺增生病是女性最常见的乳腺疾病,约占全部乳腺疾病的3/4,发病年龄从青春期到绝经期的任何年龄均可发病,多发于20~40岁,但以35~40岁为其高峰年龄,绝经期后发病率有所下降。是综合乳痛症、乳腺结构部良症、乳腺纤文性增生症、乳腺腺病、乳腺囊肿病等多种病症的统称。主要临床表现为乳房肿块和疼痛为两大主要症状,并随着月经周期的变化而有病情轻重的变化,往往在月经前疼痛加重,来潮后减轻或消失,有时整个月经周期都有疼痛,还伴有月经不调、烦躁易怒、大便秘结等症状,对患者生活造成影响。

  乳腺增生病的病理变化是指正常乳腺小叶的生理性增生与复旧不全,乳腺正常结构出现紊乱,属于病理性增生,它是既非炎症又非肿瘤的一类病[1].西医对该病的发病原因尚未完全明朗,一般认为系体内女性激素代谢障碍,尤其是雌、孕激素比例失调、精神、环境因素、生活习惯不良、长期服用含雌激素的保健品等有关。因此治疗也无有效方案,主要是对症治疗,效果不佳,易复发,且该病存在癌病的可能,因此研究和治疗乳腺增生病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乳腺增生病属于中医学“乳癖”范畴,近年来,中医药对于乳腺增生病的研究和治疗取得了突出的进展,本文综述如下,以便为临床提供参考。

  1理论研究

  乳腺增生病与“乳癖”在病名含义上统一,属于同一范畴。乳癖一名最早见于《中藏经》,“癖”同义与“痞”.《素问·五常政大论》:“备化之纪……其并痞。”又云:“卑监之纪……其病留满痞塞。”“痞”是形容人体气机不畅,出现胀满疼痛。《类证治裁》高度概括了“痞”之成因:或辣淫外侵,表证误下,邪热内陷,结于心下之伤寒脾,或脾胃气虚,中气不足,脾不行气。

  《外科活人定本》有云:“何谓之癖,若硬而不痛,如顽核之类,过久则成毒。”明·陈实功《外科正宗》载:“乳癖乃乳中结核,形如丸卵,或坠重作痛或不痛,皮色不变,其核随喜怒消长……”清楚的描述了该病的形态及临床表现。对于该病的病因病机,历代医家也有认识。《病科心得集》云:妇人思想忧郁,损于肝脾……肝气不舒,郁结而成“.《外科正宗》中:”忧郁伤肝,思虑伤脾,积想在心,所愿不得志者,致经络痞涩,积聚成核“.将该病则之于肝郁气滞。冲任为气血之海,上行为乳,下行为经,若忧思恼怒,抑郁寡欢,肝气不舒,脾气郁结,气机阻滞,由气及血,血行不畅,冲任失调,下不能充养胞宫,上不能滋乳房,乳络闭阻,气滞血瘀,久而凝结成块成癖。《疮疡经验全书》载:”乳癖此疾病,因女子十五辣岁,经脉将行或一月二次,或过月不行致成此疾,多生寡薄气体虚弱。“又说:”乳癖乃至五辣十岁老人多生此疾。“《外证医案汇编》载:”乳中结核,虽云肝病,其病在肾“.指出乳癖的发生与先天肾气不足,天癸未充,或年老肾衰,冲任两亏有关。由上可见,古人对于乳癖的病因病机之本则之于肝郁气滞,也认识到与肾气不足、冲任两亏有关。

  目前随着中医学术的发展,对于乳腺增生病的病因病机的认识也在不断发展。《内经》记载:”脾胃之大络,皆布于胸中……足厥阴肝脉,上贯膈布胸胁,足少阳胆脉,合缺盆,下胸中络肝循胁里……任脉循腹里关元至胸中。冲脉夹脐上行,至胸中而散。“乳房之部位属脾胃,乳房之经络属肝胆,胸中尽旷之地、而行气血。清代余听鸿:”乳头属肝,乳房属胃。“又云:”冲任为气血之海,上行则为乳,下行为经。“赵利华指出,本病与肝、脾胃、冲任关系密切,其中肝郁是其发病的基础和起始环节,肝郁为本,肝气郁滞,产生痰瘀病理产物,进而导致气滞血瘀、冲任失调等病理环节,痰凝夹杂瘀血形成有形包块;还特别指出,乳腺增生直接由肾虚引起者并不多见,多夹杂有冲任失调,强调解郁、疏肝、化痰应贯穿于治疗的各个阶段,辅以健脾养血、活血止痛、调理冲任等治[2].黄素英教授认为,本病多与肝有关,女子以血为用,以肝为先天,肝气不舒,疏泄失职,导致冲任失调,血脉凝滞,久而不散,因此,在疏肝理气同时,应加以调摄冲任,此外由于肝气不疏,气机阻滞,可致血行不畅;肝气犯脾,脾失健运,痰浊内生,结聚乳络成块;所以治疗时还必须兼以活血化瘀、健脾化痰、软坚散结[3].李英杰认为肝气郁结是乳癖发病之关键,治疗不离疏肝解郁[4].
  
  张素清则将本病的病机总结为”气血不和“.肝气郁结、脾胃虚弱,气血生化乏源、肾虚与冲任不和这些病变过程最终的结果是致妇人气血不和,痰瘀内生,乳络阻滞不通,发为乳腺增生病[5].中医理论认为,冲任与乳房密切相关,乳房的生理、病理直接受冲任二脉经气盈亏的调节。在月经周期中,冲任血海有先盈后亏的生理变化,如果肾气不足,天癸不充,冲任不盛,下不能充盈胞宫,上不能滋养乳房;或肝气郁结,疏泄失常,导致冲任失调,经脉血海该充盈而未满,该疏泄而不泄,经前气血聚于冲任,经脉塞滞,故乳痛加重;经后血海空虚,乳痛稍减。而气滞血瘀、湿阻,湿聚日久,煎熬结块不消,日久成乳癖。因此,调和冲任是乳癖的治本之治[6-8].

  李教授在继承历代医家对乳癖病因病机认识的基础上,提出中医辨病应见微知着,乳癖虽发于乳房局部,但实质上反应的确实整个机体功能的失调,即肾-天癸-冲任-乳房/胞宫轴的失调,导致女性生理功能的周期特征紊乱,使乳腺增生与复旧失常,并随月经周期而变化;其特点是肾虚、冲任失调为本,肝郁气滞、痰凝血瘀为标[9].刘丽芳教授从”肝升肺降“论治乳腺增生病,根据”肝升肺降“认为,乳房居于上焦,与肺相邻,肺主治节,肺气宣发五谷向外滋养乳房,乳癖的发生不仅与肝失疏泄有关,还与肺宣发肃降失常有关,肝肺的升降功能失调是乳癖的发病病机,在治疗上强调肝肺并治[10].林毅与脾胃与乳癖的发病关系,认为脾胃运化失司,聚湿为痰,阻滞乳络,可生乳癖;若脾胃功能正常,则诸阳升,浊阴降,气机通畅,阴阳气血归于平衡,诸病可愈;故在遣方用药时时注意调理脾胃,顾护胃气,将调理脾胃贯穿其中[11].楼丽华认为,该病不外乎饮食不节、情志不遂、冲任失调这三方面,饮食不节,脾失运化,津液不输,阻于经络,日久痰浊内生,导致痰凝互结于乳络而发乳癖[12].张福忠教授根据乳房属胃,为足阳明胃经循行之地,阳明为多气多血之经的理论认为,妇女气郁日久,化热化火,阳明内热,致气火痰瘀搏结,郁滞乳房,而成乳癖,即该病的病机为阳明胃热,采用清泄阳明腑热为治[13]
.裴教授从”火热“论治乳癖,认为乳癖一因肝胆火盛,气火上逆,或因情志不舒,肝郁化火,或热邪内犯,肝胆气火上逆而致;二因因邪热犯胃,阳明胃热,或气、血、痰、食积等郁结而化热、化火,阳明血热,气血相搏于乳内,聚不散,发为乳癖;分别以疏泄肝胆、清泻胃火治疗[14].宋爱莉从痰瘀互结论乳腺增生,认为此病为气滞、血瘀、痰浊结聚成块而发,与脾虚密切相关。脾虚失运,则生痰聚湿,阻滞经络而为乳癖;脾虚日久,则肾亦虚,无以充养冲任,则冲任失调而生乳癖。属本虚标实之证,脾虚为本,痰凝血瘀为标,是发病基础[15].韩冰教授认为气滞血瘀痰凝是乳腺增生的基本病机,主要与肝、脾、肾及冲任二脉相关,病理变化为气滞血瘀痰凝、乳络阻滞,渐成包块[16].

  综上所述,现代医家对于乳腺增生病因病机的研究认为本病除与肝郁气滞、疏泄失司有关外,对本病的成因主要有以下观点:(1)天癸的量与质的变化,或冲任调节失衡是如乳癖的重要病机,从该角度分析可以丰富本病的病理认识;(2)肝郁气滞是重要的病理环节;(3)瘀血凝结是其发病机制,尤其是随着现代检测技术下,乳腺增生的患者乳房血管迂曲扩张,在血管末端可见小片阴影,为血瘀理论提供了依据,应受到重视;(4)阳明胃热是本病的主要病因,阳明胃热,气滞火郁,煎熬津液成痰,胶结不散。有材料显示,乳腺增生患者同时存在便秘,因此防治乳腺增生可从治疗便秘入手。

  2临床研究

  2.1内治法

  2.1.1辨证治疗:凌晓红[17]将20例乳腺增生病辨证为肝郁痰凝证、冲任失调证。其中肝郁痰凝证治以疏肝解郁、化痰软坚,方用逍遥蒌贝散加减;冲任失调证法以培本固肾,调和冲任,方用二仙汤合十全大补汤加减。服用3个月总有效率达90.0%.史淑荣[18]将260例乳腺增生辨证为气滞型、血瘀型、痰凝型。治则分为疏肝理气、软坚散结,行气活血、软坚散结,温阳化痰、软坚散结。选方分别为逍遥散、血府逐瘀汤、阳和汤。经过3个月的治疗,治愈率达73.8%.刘婉华[19]将300例此病进行辨证,气滞血瘀型,法以疏肝理气、散结止痛,药用柴胡、白芍、当归、茯苓、白术、半夏、陈皮、仙灵脾等;冲任失调型,法以补益肝肾、调摄冲任,药用熟地、巴戟天、菟丝子、仙灵脾、鹿角霜、当归、川芎、白芍等;气滞痰瘀型,法以活血化瘀,软坚散结,药用当归、白芍、丹参、首乌、山药、枸杞、女贞子、黄芪等,总有效率98%.石爱君[20]辨证:肝郁痰凝,肝脾失和;治宜疏肝健脾,活血解郁,方用柴胡舒肝散合血府逐瘀汤加减。水不涵木,冲任失调,治宜滋补肝肾之阴,方用辣味地黄丸合二至丸加减子;子病及母,热瘀互结及痰阻气机,久郁成癖,治宜养心肝,化瘀浊,方用瓜萎薤白半夏汤加减。

  2.1.2专方治疗:①消散汤:由柴胡、香附、当归、赤芍、白术、陈皮、枳壳、云苓、夏枯草、桔络、青皮、皂刺等组成,具有疏肝理气、活血化瘀的功效。刘佳鑫等用此方治疗肝郁气滞型乳腺增生32例,服用6个月,总有效率达93.75%.②复方乳癖康口服液:主要药物组成为醋柴胡、鹿角霜、炮山甲、生牡蛎、延胡索、生麦芽、茯苓、浙贝、郁金、王不留行、炙甘草,具有疏肝健脾、化痰散、软坚散结之力。雷福云等[22]以此方治疗此病60例,连续服用2个月,总有效率高达95.0%.

  ③海藻消瘤胶囊:湖北中医药大学附属襄阳医院研制,由”海藻玉壶汤“加减化裁而成,由海藻、昆布海藻、昆布、三棱、莪术、桃仁、柴胡、白芍、延胡索、甘草等药物组成,具有祛瘀化痰、软坚散结,兼疏肝理气健脾之功效。何婧娴等[23]以此方治疗乳腺增生症45例,并与三苯氧胺治疗41例对照观察。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疼痛、肿块积分改善均优于对照组。④归苓胶囊:由柴胡、青皮、鹿角片、当归、威灵仙、天冬、橘核、牡蛎、夏枯草、莪术、三棱、党参等药物研磨装胶囊而成,具有舒肝解郁、化痰破瘀、软坚散结之效。陈丽君[24]以此药治疗乳腺增生症126例3个疗程,总有效达96%.⑤乳结消胶囊:由鹿角、仙茅、淫羊霍、肉从蓉、柴胡、香附、青皮、三棱、莪术、夏枯草、瓜萎、牡蛎等按比例取配置,经研磨、提取、滤过、烘干、研细,装成胶囊而成,具有温肾、化痰、疏肝之功。付玲等[25]以此药治疗乳腺增生症240例,总有效率93.33%.⑥乳癖灵合剂:由当归、红花、川芎、牛膝、桃仁、赤芍、柴胡、生地、甘草等药物经加热、提取浓缩、过滤而成,具有通乳络、调气血、消癖痛之效。周妮等[26]以此药治疗乳腺增生症130例,总有效率达91.5%.⑦癖核消片(四川省彭州市中医医院制剂,川药制字Z2008021)由猫爪草、鹿角霜、瓜蒌、穿山甲、白花蛇舌草、玄参、牡蛎、香附、乳、没药、蜂房、三棱、莪术、浙贝、王不留等组成,具有行气活血通络、化痰散结解毒之功。强小娟[27]用此药治疗此病54例,总有效率96.3%.

  2.1.3中成药的开发及治疗:红金消结胶囊(云南佑生药业有限责任公司生产)由柴胡、香附、三七、八角莲、五香血藤等组成,具有舒肝理气、软坚散结、活血化瘀、消肿止痛等功效。杨华[28]以此药治疗乳腺增生病61例,总有效率96.7%.周志伟[29]等以步长制药有限公司生产的消乳散结胶囊(主要成分为柴胡、当归、丹参、牡蛎、香附、白芍、牡丹皮等)治疗乳腺增生性疾病182例,治疗3个月,总有效率92%.殷华等[30]采用小金丸联合桂枝茯苓胶囊治疗乳腺增生症进行临床观察120例,治疗3个月,总有效率为95.8%,且无明显不良反应。小金丸重在散结消肿、活血化瘀止痛,桂枝茯苓胶囊重在温阳通脉、化瘀消癖,两药联合,互补性强。李睿琦[31]以夏枯草口服液(贵阳新天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和逍遥丸联合治疗乳腺增生80例,连续治疗3个月后总有效率达95.0%.苏英[32]对西安千禾药业有限责任公司生产的乳癖舒胶囊治疗乳腺增生的疗效进行观察,共治疗157例,总有效率达96.2%.

  2.2中药外治

  (1)中药蜡疗:蜡是从石油中蒸馏出来的热容量较大、导热性较小的高分子碳氢化合物,经加热的液体石蜡可作为导热体,敷于患处,通过其温热作用及机械压迫作用治疗疾病。中药蜡疗治疗乳腺增生是将具有活血化瘀、理气通络、软坚散结、温阳补肾等作用的药物研磨放入蜡中,蜡高温加热液化后与中药充分融合后外敷乳房,可有效改善乳房胀痛、软化肿块,且此疗法载药量大,药力直透皮下,靶向作用强,疗效高[33].
  
  (2)中药巴布剂外敷:高文勇等将木芙蓉叶、紫草、当归、三棱、莪术、川芎、乳香、没药、大黄、冰片等中药利用中药超微粉技术和超临界CO2流体提取技术制成巴布剂,外敷乳房并配TDP神灯照射治疗乳腺增生112例,临床有效率达93.7%,显着优于中药口服治疗的84.4%.该方法可通过药物的透皮吸收及经络刺激发挥双重作用,起效快,作用直接,无创伤,最大限度的保护女性特征,采用超微粉碎和超临界CO2流体提取技术提高了中药利用率,节约了资源[34].http://www.751com.cn/

  (3)超微粉中药外敷:武巷安将桃仁、红花、川芎、赤芍、白芷、三棱、莪术、冰片、穿山甲等利用中药超微粉碎加工技术制成中药贴外敷乳房处治疗乳腺增生,疗效显着。该方法的治疗优势同巴布剂相同,同时也有利于中药的标准化、规范化、自主知识产权化研究[35].

  (4)中药精油按摩:李琳独创将丁香、肉桂进行蒸馏、提纯等工艺提炼成更易于皮肤吸收的精油制剂,涂于乳房,并配合乳房按摩,能够明显改善乳腺增生的临床症状、体征,降低乳腺病变区的血流动力学阻力指数。

  该方法将药理和物理作用有机结合,更有利于药物局部吸收,发挥消肿止痛作用[36].(5)中药贴膏:丘平等[37]

  选择80例肝郁痰凝型乳腺增生患者,采用舒乳散贴膏(药用肉桂、胆南星、半夏、樟脑、威灵仙、白芥子、皂角刺等)外敷治疗3个月,总有效率96.25%,有效消除了增生肿块、缓解疼痛。

  3总结与展望

  3.1现状总结

  乳腺增生病的发病率占育龄女性的40%,它与现代生活节奏加快、饮食结构、及精神活动过度紧张均有关系,且有些囊性的乳腺增生病有发生乳癌的危险,因此该病的防治应引起社会重视。尤其是在广大农村地区,对该病重视不足,或发病后由于心理障碍治疗不及时,导致病情恶化。由于西医对于此病的治疗只是局限于激素药物,不仅不良反应多,而且疗效不确切,病变局部手术切除复发率高,因此不宜为患者接受。中医乳腺增生的研究具有优势和特色,得到众多中西医专家的重视。在病因病机的研究上,在继承传统中医理论的基础上,又开创了冲任失调、瘀血、阳明胃热等理论,更加全面的阐述了此病的病因病机,为临床辨证治疗提供了理论依据。在治疗上,通过辨证治疗、专方治疗、中成药、各种外治制剂等多种治疗手段,也取得了令人鼓舞的疗效,有的药物制剂还结合现代技术手段,使药物的利用最大化,节约了资源,对于这些成绩我们应该肯定,但还应进一步深入完善相关研究。

  3.2前景展望

  (1)继承和发展古代医家和名老中医的宝贵经验,发掘文献中有效的治法和方药,开拓研究思路,更好的发挥中医药治疗此病的特色。(2)加强临床研究。临床疗效是检验辨证用药的基础,为了科学系统的进行临床观察,制定统一的疗效和诊断标准十分必要。同时为了研究结果的科学性,要研究按照统计学规则设计研究组别,使观察项目系统化,观察结果量化、客观化,具有可比性,可运用多种辅助检查,如钼靶、超声、细胞学检测等,使评定更科学。(3)加大中成药的开发。要筛选、研制出临床治疗有效的组方,采用规范化的生产制成中成药,一方面有利于临床用药的安全性,另一方面有利于患者的坚持治疗,还有利于中药的规范、现代化。

  参考文献:
  1苏立平。艾灸配合中药治疗乳腺增生的临床研究及护理方法。时珍国医国药,2013,24:2175-2176.
  2杨昆蓉,赵利华。治疗乳腺增生症经验。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13,19:963.
  3陈瑞银,胡国华,黄素英。黄素英教授治疗乳腺增生病经验。吉林中医药,2013,33:774-775.
  4刘春倩,高福顺。李英杰治疗乳腺增生病经验。河北中医,2013,35:1448-1449.
  5马振,杨国春,黄晓莉。张素清治疗乳腺增生病的经验。陕西中医,2011,32:1359-1360.
  6龚东方,李素荷,陆智华。针刺调和冲任法治疗乳腺增生病的探讨。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01,7:51-52.
  7刘胜,陆德铭,唐汉钧。调摄冲任法治疗乳腺增生病的机理研究。辽宁中医杂志,2000,27:444-445.

中医药治疗乳腺增生病的研究进展下载如图片无法显示或论文不完整,请联系qq752018766
设为首页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

copyright©751com.cn 辣文论文网 严禁转载
如果本毕业论文网损害了您的利益或者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及时联系,我们一定会及时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