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奇霉素加孟鲁司特钠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研究
支原体肺炎是一种常见呼吸疾病,主要因肺炎支原体感染所致,是小儿常见的疾病。患儿临床症状主要以发热、咳嗽、肺部湿罗音、咽喉肿痛以及头痛等为主,严重患儿甚至会出现肺外多个脏器病变,严重威胁患儿生命,临床上需要尽早治疗。本院对收治的 60 例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进行分组,旨在总结阿奇霉素联合孟鲁司特钠治疗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的临床效果。详细临床报道如下所示: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 2014 年 1 月份到 2015 年 1 月份接收的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 60 例为主要对象。男患儿 34 例,女患儿 26 例。年龄范围为 3 岁到 13 岁,平均年龄为(7.1±2.0)岁。病程为 3 天到 22 天,平均病程为(10.2±1.1)天。患儿经 X 线检查以及血清学检查,均确诊为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临床表现为发热、咳嗽、肺部湿罗音等。按照患儿入院顺序随机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各 30 例。在一般资料比较上,两组患儿无明显差异性,P>0.05,提示无统计学意义,存在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患儿给予阿奇霉素治疗,药物产自哈药集团制药总厂,国药准字为 H20010363,取阿奇霉素针剂 10mg(/kg·d)溶于浓度为 5% 的葡萄糖溶液,稀释至阿奇霉素浓度为 1mg/ml,静注治疗,每天 1 次,连续治疗 5 天。之后停药 4 天,改为阿奇霉素干混悬剂治疗,药物产自辉瑞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为 H10960112,剂量为 10mg/(kg·d),顿服,连续治疗 3天,之后停药 4 天。
实验组患儿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孟鲁司特钠治疗,药物产自杭州默沙东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为 J20070058,年龄为 3 岁到 5 岁的患儿,剂量为 4 毫克;年龄为 6 岁到 13 岁的患儿,剂量为 5 毫克,每天 1 次,顿服。两组患儿连续治疗 14 天。
1.3 观察指标
观察和比较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临床疗效评估标准如下:
(1)显效:患儿治疗 10 天内,疾病症状消失,肺部湿罗音吸收,X 线检查显示病灶基本吸收。
(2)有效:患儿治疗 10 天内,疾病症状有所改善,肺部湿罗音有所改善,X 线检查显示病灶有所吸收。
(3)无效:患儿治疗 3 周内,病情无明显变化,或者加重。
总有效率 = 显效率 + 有效率。
同时对两组患儿的症状消失时间进行观察和比较,包括退热时间、咳嗽消失时间、肺部湿罗音消失时间。
1.4 统计学方法
此次研究涉及数据应用 SPSS14.0 软件进行分析处理,计数资料表示格式为率(%),组间数据比较应用 χ2检验,计量资料表示格式为 (xx ±s),组间数据比较应用 T 检验,P<0.05则提示数据比较存在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儿治疗效果比较
如下表所示:
可见,在总有效率比较上,实验组比对照组高,差异明显,P<0.05,提示有统计学意义。
2.2 两组患者症状消失时间比较
如表 2 所示:
可见,在退热时间、咳嗽消失时间以及肺部湿罗音消失时间比较上,实验组比对照组短,差异明显,P<0.05,提示有统计学意义。
3 讨论
肺炎支原体肺炎是一种常见小儿呼吸疾病,主要因肺炎支原体感染所致,发生率较高。肺炎支原体是一种多态性微生物,介入细菌以及病毒之间,以呼吸道作为传播途径,以流行性以及季节性为自身特点。目前,抗生素应用广泛,这也使得小儿支原体肺炎的发生率不断上升,严重影响患儿的生长发育,病情严重甚至会出现脏器病变,导致患儿死亡[1].
目前对于肺炎支原体肺炎的治疗,多以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序贯治疗为主,从而对病原蛋白质的合成进行抑制,继而清除菌群,促使炎症消失。阿奇霉素是第二代大环内酯类药物,其能够对病原的蛋白质合成进行抑制,实现消灭病原,抗菌活性较强,且生物利用度出色,抗菌谱较广,且对机体肝脏毒性作用较轻。
孟鲁司特则是一种 LTS 受体拮抗剂,能够对白三烯与表面受体之间的结合进行选择性抑制,从而使机体血管的通透性下降,改善支气管平滑肌的痉挛,减轻气道高反应性,实现抗炎以及病情控制。
本院对实验组患儿给予阿奇霉素联合孟鲁司特钠治疗,结果显示,在总有效率比较上,实验组比对照组高,差异明显,P<0.05,提示有统计学意义;在症状消失时间比较上,实验组比对照组短,差异明显,P<0.05,提示有统计学意义。这与陈致雯[2]等人的研究结果相符。
综上所述,采用阿奇霉素联合孟鲁司特钠对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进行治疗,疗效理想,能够有效改善患儿病情,缩短治疗时间,值得普及和应用。
参考文献
[1] 吴新泽 . 阿奇霉素联合孟鲁司特治疗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的疗效[J]. 中国医药指南 , 2013, 11(30): 225-226.
[2] 陈致雯 , 卢http://www.751com.cn/焯明 . 阿奇霉素联合孟鲁司特钠治疗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疗效观察 [J]. 当代医学 , 2014, 20(5): 11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