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抗生素滥用的现状 据统计我国抗生素人均年消费量在138克左右,这个数据是美国的10倍。调查发现,在中国住院患者中,抗生素的使用率达到70%,则是欧美国家的两倍。其实,真正需要使用抗生素的病人数还不到20%[4]。
患者对抗生素的认识有误区,导致了现在的抗生素出现滥用的状况,误区有以下几种:
误区一:感冒发烧迷信挂水。挂水的专业名词是静脉滴注,是药液直接输入人体血
管的给药方式,虽然起效快,但是风险高。其实只有当药物口服无法吸收、病人昏迷瘫痪等无法口服药品时才会考虑这种给药方式。感冒和发烧并不是一回事,感冒可以引起发烧,但有时发烧未必都是感冒。通常,感冒是由病毒引起的,抗生素对于病毒是没有效果的,本文来自辣&文*论~文'网,
毕业论文 www.751com.cn 此时滥用抗生素不但对病情没有帮助,还可能增加细菌耐药的风险。
误区二:频繁换药。抗生素发挥功效的前提是,药物在血液里的浓度,即血药浓度达到有效的水平才能发挥功效,因此,立竿见影的效果虽然不少见,但指望输液后总能药到病除也不切实际。药物治疗有一定的疗程,如果抗生素疗效不明显,先要考虑用药时间是否足够。因此病情没有好转而自行或要求医生提早换药,不光无助于病情的好转,反而会造成细菌对多种抗生素产生耐药性。
误区三:抗生素等于消炎药。抗生素不直接针对炎症发挥作用,它只是对引起炎症的微生物有杀灭作用。炎症局部通常表现为红、肿、热、痛,但很多时候并非由病菌引起,有时甚至是无菌性炎症,此时要求医生打“消炎针”是不科学的要求。
误区四:一旦见效马上停药。如果一有效果就停药,不光治不好病反而可能会因为残余的细菌作怪而使病情反复。抗生素最少连续吃满四天,即使症状都消除了,还是要继续吃,如果能吃满七天是最安全的做法,这样才可以完全确定此波的细菌已经完全被消灭。但细菌并没有被完全扑杀,它只是短暂地被药物压制住,等到下次再有细菌感染时,同样的药物可能就无法对它产生作用了。因此,患者在日常使用抗生素治疗时应谨记"三不政策"。第一,不主动要求。如因普通感冒就医,不应主动要求医生开抗生素;第二,不迷信输液。抗生素的使用有其规定的给药步骤,如果口服抗生素有效则无需打针,打针即可痊愈则不必输液;第三,不自行购买。
除了患者的误区外,医生不合理的抗生素处方也是滥用抗生素的重要原因。在经济利益的驱动下,医生选用“价高、档次高”的抗生素,并且长疗程使用、高剂量使用等等,都是细菌产生耐药性的重要因素。
我国抗生素滥用的现状下载如图片无法显示或论文不完整,请联系qq7520187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