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观看了韩国SBS电视台出品的以法律为背景题材的校园爱情剧《爱在哈佛》,深感这部十年前拍摄的“老剧”依旧青春不老而打动人心。该剧主要描述了一群韩国留学生在哈佛的求学历程、爱情故事以及履职法路的纷纷世事。剧中男主人公金贤遇出身韩国法律世家,家境优越,上进心强,野心勃勃,不向恶劣环境低头,不愿受金钱、名誉、权力的束缚。女主人公李书仁系赴美的韩裔贫穷移民的后代,美丽善良聪慧且自强不息,为体恤父亲、完成学业而昏天暗地地打工,但在艰难困苦中从不丧失希望,面对威逼利诱亦不妥协主张。他们在哈佛校园中经过一系列的巧合与误解逐渐相识、相爱,并最终渡尽劫波,携手人生。感动唏嘘之余,就英美法系法律学人的成长路径亦有些许感悟和触动。
异常的勤勉治学。“哈佛图书馆的灯火不会熄灭”。剧中,吱吱嘎嘎响的沉重木椅, 几百年间慢慢被腐蚀的藏书,以及通宵达旦埋首苦读的莘莘学子成为哈佛图书馆永恒的风景。特别是法律学人为了完成繁重学业需要在浩如瀚海的经典名著、法律文本、指导性案例中长途跋涉和苦苦寻觅,能够挤出的休闲、交友时间实在少得可怜。台湾民法硕儒王泽鉴先生在一次演讲中亦分享其修研法律的窍门之一就是坚持三个“一点”,即“晚睡一点、早起一点、勉强自己一点”,其每天清晨4点半即起床读书写作,日积月累终成大家。含泪播种的人一定能含笑收获。世人在艳羡别人的煌煌桂冠和灿烂成就时,有无扪心自问:这样的勤奋和刻苦,我们曾几日有过?
别样的教学方法。一是重视案例教学。剧中所述的法学院的凯恩斯教授以严苛和不近人情而著称,每次课前均布置一些实例题,并附上一大堆需参阅的书目。于是乎哈佛图书馆中,所有的学子都在写东西,而且每个人的前面都摆了很多书,都在写报告,写实例分析;有的还组成讨论小组,在分工合作解决个案问题中加深了对法律原理和规则的理解,几年积累下来进步可谓不小。法律学者们亦时刻关注法院的判决,及时将司法实例引入课堂,引导学生探讨发现蕴含在判决中的法律原理,共同参与法律的形成和进步,推动法律的发展。而反观大陆法学院,图书馆的场景大多是学生们在看书,或用笔画来画去,或嘴中念念有词,或摘抄一些句章。法学教学中对司法实例的关注度、敏感度均有所不够,组织学生的实务训练亦有不足。二是重视写作。英美法系的学生从大一开始就在写案例报告,遇到问题就去查资料、整理,并注意严谨的学术规范的训练和养成(金贤遇在一次案例报告中引用别人的观点但未标注,立即受到教授的严厉斥责和学友的冷嘲热讽),精准解决法律问题的能力较强。确实,在动笔写作的问题上应该勇敢一点、大胆一些,有时并不需要在自己完全搞懂的情况下才去写某个问题,写一篇增进一点积累,从完全不懂到渐渐有所了解甚至有所创造,使得自己的法律素养日渐增进。
强大的法律力量。在法治国家,法律的力量无处不在,无比强大。用之于正途,可以救人于水火;用之于邪路,可以陷人于危境。剧中,李书仁路遇一位危重病人,必须紧急对其行气管切开术,否则超过一定的时间病人将会窒息而死。在专业医护人员没有及时赶到的情况下,尚为哈佛医学院学生且没有医师职业资格的书仁为病人进行了手术,病人虽然脱离了危险,但却留下了一些后遗症。因书仁无证行医的行为违反了美国的法律和哈佛的校规,病人的家属在律师的建议下起诉书仁和哈佛医学院,书仁面临着退学和法律制裁的双重困境。在此情况下,哈佛法学院的金贤宇在近乎皓首穷经般的努力后,终于找到了有利的先例——善良的撒玛利亚人的法律(good Samaritan law),最终使书仁免受非难。相反,剧中的另一位男主角洪政民作为一方辩护人,为了让替对方当事人代理的金贤遇知难而退放弃诉讼,一度布下让金贤遇贿赂证人的陷阱,差点令金贤遇被吊销律师执照。美国法官罗伯特•N.威尔金在1938年出版的《法律职业的精神》一书中指出法律职业的实质是:以专业奉献和牺牲精神追求公平正义,通过文护和保障法律来促进社会平衡有序。法律职业人作为“正义战胜强权的最后一班守卫”(引自前书),自应强调职业伦理道德的建设和守持,一旦背离正途助纣为虐沉沦不拔,终究将自我毁灭。 《爱在哈佛》观后感800字:http://www.751com.cn/fanwen/lunwen_275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