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结起来,独立书店应该包括以下特征:在经营属性上是区别于国营新华书店的私人独立经营;在主要渠道上,是区别于网络书店的实体店面经营;在经营内容上,是区别于大而全的海量内容的人文性、专业化、特色化内容提供。
1.2独立书店的现状
1.2.1倒闭风潮席卷书店
从独立书店出现发展以来虽然也是一边关门一边又有新加入者情况,但2010年至今因为几家知名书店的落幕使得独立书店的生存现状尤其引人关注。
2010年广州龙之媒书店、“学而优”(暨南大学西门店)等多家知名书店接连停止营业。曾是全国最大民营实体书店的北京“第三极书局”也在2010年1月停业,在停业之前“第三极书局”已连续亏损三年,总亏损约7800万。8月,作为广州最早的三联书店经营十四年后也宣布关闭。2011年7月,曾被誉为“北京三大民营书店”之一的“风入松”书店挂出“内部整顿”的牌子,至今没有下文。2011年10月,“光合作用”书店——曾经的国内最大民营连锁书店因资金链断裂而不得不突然歇业,店内一片狼藉。还有上海万象书店、杭州枫林晚、四川的时光简史书房和弘文书局、席殊书屋……一些在爱书、读书的人心目中颇具象征意义的书店不断出现关门的状况。
如同多米诺骨牌般一个个倒下的书店,仅仅是近年来众多陷入困境中的独立书店的一个缩影而已。与风生水起的网络书店相比,暗自退场的独立书店不仅带走了传统书店,更带走了一种对待生活的方式和态度。
1.2.2衰败声中不乏星光
各地的独立书店接连关门是不可忽视的现状,但即便如此,对于一个产业来说,只要其还有存在的价值,就会有新进入者,会有黯然退场者,也会有树立标杆者。在独立书店面临危局之时,依然会有值得同行称赞的书店,他们有的开展复合式经营、有的走专业化道路、有的发展文化创意产业,都坚持了自身的品格与定位,成为所在城市的文化地标。
如创立于1989年、在连续亏损15年之后才取得盈利的台湾诚品书店。诚品坚持以“人文、艺术、生活、创意”为理念,发展多元动态的文化事业,用心打造连锁而不复制的“诚品空间”,已成为台湾知名的文化地标。再如以“致力于提供智力、思想和文化生活的公共空间”为主旨的北京单向街图书馆,2006年由媒体人许知远和他的一众朋友创立。9年来,书店已举办了700多场免费沙龙,主讲人有梁文道、陈丹青、莫言、贾樟柯等文化名人,每场都有大概50-100人参加,被称为“京城思想策源地”。2014年书店转型为全新的“单向空间”,以提供阅读、思考和智力为轴心,旗下由单谈(沙龙)、单读(出版)、单厨(美食)、单品(衍生品)和新媒体微在构成,实现了互联网时代覆盖线上、视觉、听觉、觉到触觉的全方位“阅读”。 还有去年四月试行24小时营业、为读者提供“深夜书房”的北京三联韬奋书店,也得到了社会各界的热烈响应。据报道,从开始的一个多月的销售情况看,夜晚的销售额已相当于过去白天的销售额,而白天的销售额较过去增长了55%。 三联书店方面坚持在成本可控的范围内,只要不亏损,就一直开下去。试想一下,当深夜车马不再喧嚣之时,一座城市依然有书店的灯光亮着,是多么温暖人心的事情。书店是一座城市的文化窗口,有坚持理想的人愿意把它开下去,也会有爱书之人走进来,只有找准双方的契合点,才能获得延续。
此外,2012年12月25日,国家税务总局、财政部颁布了《关于延续宣传文化增值税和营业税优惠政策的通知》,从2013年1月1日至2017年12月31日,图书批发、零售环节免征增值税。同时中央适时奖励政策的出台,带动了地方扶持政策,各地相继出台了对实体书店的资金奖励、政府补贴、贷款贴息、租金减免等扶持措施。 外部政策的支持对于艰难生存的独立书店来说无疑是个好消息。但书店不像图书馆属于公共文化事业的范畴,可以靠政府扶持,更讲求社会效益,作为出版链条中的一环,独立书店的发展更多还是要依靠自己。 独立书店的现状及发展优势研究(2):http://www.751com.cn/guanli/lunwen_287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