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高校毕业生的数量不断增加,本文之前也有提到过,2015年的高校毕业生数量将达到749万之多,加上正在寻求就业岗位的往届毕业生,数量将达到850万之巨[1]。而社会提供的所有劳动力需求岗位并没有明显的增加,文持在1500万左右,难以给数量如此之巨的大学生提供充足的就业机会,大学生的就业形势非常严峻。
2.2大学生择业过程中的良性心理
2.2.1自我意识明确
很多大学生在校期间就对自己进行了明确的定位,对自己的人生进行了有序的规划,有针对性的学习,不断的充实自己。在即将走上社会的时候,他们知道自己要做什么,什么样的工作适合自己,自我意识明显,对自己的定位也相当明确[2]。因此,他们在择业的时候能够走在别人的前面,并且有更大的发展空间。
2.2.2自主择业意识
优秀的大学生在择业前,会认真的研究自己的职业理想、自己所学专业的发展方向、社会对毕业生的需求形势、政府的就业政策等,在择业前做到心中有数,而且能够更具形势的变化及时的调整自己的知识结构和择业方向,在择业竞争中始终处于主动地位,大大增加了正确择业的可能性。
2.2.3勇于竞争,对自己充满信心
当代大学生所处的是一个充满竞争的年代,无论做什么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竞争,尤其是在择业方面,竞争更为强烈。勇于竞争,度自己充满信心的的大学生在择业的过程中始终充满活力。他们敢于尝试那些要求较高的职业, 在面试的过程中他们会从容应对,往往用人单位会因他们的勇敢、自信而录用他们。
2.2.4不断学习心理
当前,社会发展知识更新的速度非常之快,俨然已经演变成了学习型社会,需要的是进取型人才。部分大学生不但在校期间重视自己的知识技能的培养,在择业过程中,更是首选那些提供系统化、规范化学习机会的用人单位。他们的目的不仅仅是就业,而且是为了发展自己,提升自己的人生质量。这种不断学习进取的心理无疑是和时代发展相合拍的。
2.2.5强大的心理承受能力
大学生在择业的过程中必然会遇到一些挫折,从而产生思想和心理压力。有些人会因此产生畏惧的心理,不敢再去轻易尝试。而心理承受能力强大的大学生则把这些挫折当成是自己积累经验的垫脚石,在总结失败的原因之后重新择业之路,就这样不断地总结,最后找到自的合适位置。
2.3 大学生择业过程中常见的不良心理
2.3.1攀高心理
大学生受自身年龄、阅历、生活环境等条件的制约,缺乏社会实践,对社会的认识大多数停留在书本的智商层面,对社会的就业形势、就业大环境、政府的就业政策缺乏正确全面的了解。认为自己上了本科,将来的工作和前途一定不用愁,因此他们把自己的眼光放的很高,把薪酬待遇放在重要的位置,都希望自己能找到薪资高、福利待遇好、工作环境好、发展空间大的单位,不肯“屈就”于那些平凡的、起始待遇一般的基础岗位,对职位位和用人单位过于挑。因此错过很多的就业机会。
2.3.2冲动心理
大学生都想在毕业之前签定用人单位,以免毕业之后找不到工作,之中急功近利的的冲动心理很容易造成大学生在择业的时候饥不择食,随便找家用人单位签合同。这种冲动的择业所造成后果十分严重。大学生对用人单位以及工作岗位的性质缺乏深刻的了解,没有认真考虑自己的专业、兴趣、升职发展空间等问题,工作后很容易产生负面情绪,对已有的工作不满,对自己当初的决定后悔莫及,有些甚至会导致失业。 大学生择业心理研究+文献综述(3):http://www.751com.cn/guanli/lunwen_321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