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社会服务,旨在解决广大社会成员在各个方面的福利待遇问题。而狭义的社会福利
是指对生活能力较弱的儿童、老人、母子家庭、残疾人、慢性精神病人等的社会照顾
和社会服务。社会福利所包括的内容十分广泛,不仅包括生活、教育、医疗方面的福
利待遇,而且包括交通、文娱、体育、欣赏等方面的待遇。从一般抽象的意义来说,
福利就是能使人们生活幸福的各种条件。它既包括人的身体应得到的保护和照顾,也
包括影响人的智力和精神自由发展的各种因素。而作为“社会福利”就更超出了个人
的范畴,要求人们在“社会”的层面上来考虑和解决如何使人能够过一种“好的生活”。
它涉及社会根据什么来帮助人们生活的幸福,需要通过什么样的制度和政策安排来保
证他们生活的幸福。
本文中所说的老人福利是在广义的社会福利范畴之内,除必要的物质生活满足
外,还包括老人的精神需求以及情感需求等。
2.1.2 适度普惠型老人福利
适度普惠型福利模式3
是一个新的提法,它介于“补缺型”和“普遍型”福利模式
之间,是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学者认为这个动态的发展过程应该分为三个阶段,每
个阶段都伴随着社会福利概念的延伸:①初级适度普惠阶段主要是微观社会福利的深
化问题,其重点是提升微观社会福利服务对象的生活质量,并且将服务对象由有困难
的特殊人群扩大为有需求的人群,但仍然关注于“特殊人群”。②中级适度普惠阶段
则是社会福利概念扩展到了中观社会福利,其主要特点是社会福利服务对象从特殊人
群扩大到了所有的居民。③高级适度普惠阶段则将社会福利概念延伸到了宏观社会福
张思锋, 张园, 王立剑, 适度普惠型老年人社会福利制度探索—以陕西省为例 [J] .西安交通大
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11).
本 科 毕 业 论 文 第 3页 共 19页
利,其主要特点体现在社会福利供给主体的多样化和服务需求的多元化,最终实现全
民普惠型社会福利模式。
我国的老人社会福利模式目前还处在补缺型的状态,因此对于目前的中国来说,
要做的重点是向初级普惠型福利模式转变,
2.2 相关理论评述
2.2.1 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
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4
(Maslow's hierarchy of needs),亦称“基本需求层次理论”,
是行为科学的理论之一,由美国心理学家亚伯拉罕·马斯洛于 1943 年在《人类激励
理论》论文中所提出。该理论将需求分为五种,像阶梯一样从低到高,按层次逐级递
升,分别为:生理上的需求,安全上的需求,情感和归属的需求,尊重的需求,自我
实现的需求。
这五种需要可以分为两级,其中生理上的需要、安全上的需要和感情上的需要都
属于低一级的需要,这些需要通过外部条件就可以满足;而尊重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
需要是高级需要,他们是通过内部因素才能满足的。同一时期,一个人可能有几种需
要,但每一时期总有一种需要占支配地位,对行为起决定作用。任何一种需要都不会
因为更高层次需要的发展而消失。各层次的需要相互依赖和重叠,高层次的需要发展
后,低层次的需要仍然存在,只是对行为影响的程度大大减小。对于老人来说,同样
也存在不同层次的需求,而这种需求的层次与老人的生活现状以及追求是息息相关 社会转型期农村老人社会福利诉求的调查研究(3):http://www.751com.cn/guanli/lunwen_42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