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区域背景
高淳,所属南京,位于南京南部,其旅游资源丰富。截止2004年,旅游景点有14处,人文历史旅游为主的旅游景点有6处,其中以高淳老街最为著名,其是国家4A级旅游景区,极其具有人文教育意义。与此同时,自然景观也有5处,正符合近年来主打生态区的建设,在2010年高淳荣获“国际慢城”的称号,是市级旅游度假区。除此为外,固城河和开发与建设也打造了高淳自然风光旅游的品牌。这两大旅游品牌的发展,迎合了城市居民对旅游需求。在“十一五”期间,高淳旅游业发展提出,大力开发生态自然、历史文化、民俗宗教等旅游资源,确定以高淳老街文化为主线,以慢城生态旅游为主题,以访古探幽、田园风光、湖滨景观、乡村情趣、农家体验游为特色的产业发展定位。截至2005年底,高淳投入旅游开发的投入近10亿。从2002到2005年,共接待游客238万人次,旅游收入达9.52亿元。
高淳旅游资源分布2调查方法
本文采用实地问卷调查,有效问卷102份。本文主要以南京高淳旅游资源开发为研究对象,设计调查问卷,采用实地调查方法,获得分析基础数据。本文以高淳旅游资源为调查对象,在2013年7月到2013年8月期间,先后多次在南京高淳老街和高淳慢城进行随机的问卷调查。调查过程中为减少调查对象对高淳旅游资源感受相类似来影响调查结果,因此采用随机发放问卷,在对旅游团集体出游的,只对其中部分进行随机调查。问卷即发即填即收,以提高问卷的回收率。发放问卷共200份,回收总136份,其中有效问卷为102份,有效率75%。利用Microsoft Excel程序对调查资料作了统计分析。
3 游客结构特征
出游的需求及动机,决定了出游的行为。游客的性别、年龄、文化程度、收入和职业结构等结构特征影响着旅游者的旅游的偏好、出行的能力、消费的水平和游玩的行为。游客的结构不同对旅游感知和对旅游地的形象评价也是有所不同[1]。客源地特征是游客结构来源的反应,能有反应距离与旅游目的地的吸引力关系。
3.1 客源地特征
唐顺铁,郭来喜研究的旅游客流中指出,旅游的客流是整个旅游流体系中的主体和核心,决定和制约着旅游过程中产生的旅游能流和旅游物流[2]。这正是旅游所带来的经济效益。不同地区的游客对待特定的旅游地的感知印象是不相同的,这也体现了地域空间位置的不同对旅游资源吸引力随距离衰减的规律。 [3]。这是分析客源地特征的主要目的。
从其客源地构成来看,境内游客为100%,并且一半以上来自南京,除南京之外,其他游客大多来自南京周围地区。其中整个江苏省的游客占调查游客的66.7%,安徽占16.1%。由此表明,高淳的旅游形象只局限在其周围地区,其旅游的吸引力较小。与此同时,在高淳县 “十一五” 旅游业发展规划中所倡导的旅游宣传方式为网络宣传,如新浪微博,其关注人数为仅为138110。由此可以看出,其旅游宣传力度较小,并未树立其旅游品牌。因此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反映空间距离与旅游形象吸引力对旅游流的重要影响作用,并呈正相关关系。
高淳游客结构及其感知状况分析(2):http://www.751com.cn/guanli/lunwen_572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