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打赏
当前位置: 毕业论文 > 管理论文 >

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实证研究+文献综述(5)

时间:2017-04-27 12:29来源:毕业论文
6、缺乏互动能力 缺乏团队意识、合作精神与沟通能力。有的大学生缺乏与人沟通的基本知识和素养,一些大学生的知识、技能和工作业绩都很优秀,可以


6、缺乏互动能力
    缺乏团队意识、合作精神与沟通能力。有的大学生缺乏与人沟通的基本知识和素养,一些大学生的知识、技能和工作业绩都很优秀,可以很好地完成自己的任务,但是在与人相处方面,特别是在与他人合作与沟通方面很欠缺。缺乏与他人合作与沟通的意识,过分考虑自己的得失,较少从集体利益出发。另外,毕业生在求职过程中存在诚信缺失现象。就业市场的利益主体,就业、签约、违约都与学生自身的利益紧密相关,致使很多大学生在择业时更多的是以自己利益为出发点,不考虑用人单位的利益和学校的声3、大学生职业成熟度低
7、职业意识弱
    一些大学生不能及时明确职业类型,没有缩小职业范围,很多高校新生入学以及在校期间没有得到有效的职业指导,缺乏对就业形势的了解,缺乏对职业目前发展以及未来发展趋势的认知,在校期间不能及早对其自身明确定位和设定目标,致使针对目标而设定的就业力拓展方案难以实现;缺乏对自身的有效充实和提高,因而到毕业时只能临时抱佛脚或者遭到社会的淘汰。
8、求职能力差
    表现在主动寻求信息以及利用、分析信息的能力差、对用人单位的了解能力差;缺乏相应的心理准备和自我调节能力;表达能力较差,性格内向;由于对社会知识以及应聘岗位的相关知识缺乏了解,因而显得十分稚嫩;缺乏对应聘、面试等技巧的掌握。
在职业选择过程中缺乏理性思考
    有些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没有从实际出发,不考虑自己的真实能力,反而与他人进行盲目的比较。往往表现在主观性强、理想成分居多,缺乏理性认识,从而导致不能积极地对自己进行正确、公正、可观的分析。缺乏对职业以及职业发展的认知,缺乏自我认知,在求职过程中对人职匹配问题出现疑虑与盲目的现象。
缺乏与职业共同发展的能力。
    大学生在工作过程中缺乏稳定性。北森测评网与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劳动科学研究所、新浪网联合了进行的《当代大学生第一份工作现状调查》的结果表明有 50%的大学生选择在 1 年内更换工作。在两年内大学生的流失率接近 75%。这样高的离职比率给企业的人力资源的配置与管理带来了诸多不便与损失,使得企业在聘用大学生时又多了一重顾虑,这无异于给已经压力重重的大学生就业雪上加霜。在个人的职业生涯发展中缺乏对职业的了解以及对未来发展趋势的把握,不善于创造性学习,逐渐被行业所淘汰。作为职业人,角色感较差,不能平衡在社会、家庭以及工作当中的各种角色和关系。缺乏吃苦耐劳、敬业爱岗、热情投入等基本的职业素质。意志力和自我调节能力欠缺,表现为许多大学生就业后不能吃苦,缺乏恒心和意志力,工作情绪化严重,不能自我调节。
(二)    大学生就业能力普遍存在的问题原因分析
1、整个社会的就业现状差强人意。
  失业是一个社会问题,主要与一个国家就业需求状况以及产业结构调整、国家经济政策失调有关。我国正处于转型期,政府机构改革和经济体制转轨迫使国有单位减员增效,吸纳能力大幅下降。整个社会就业形势日趋严峻,中国的劳动力市场目前面临来自约1400 万国企下岗失业人员 1.5亿农村富余劳力和近 1000万城镇年度新增劳力的巨大压力政府一直在努力通过发展服务业等多种途径缓解压力,但据权威预测,中国未来三到五年,每年城镇需安排2200 到 2300万人就业,即使经济保持7% 至8% 的增长率,仍会出现每年上千万的“工作缺口”。 在社会就业市场的吸纳能力没有相应增长的背景下,我国高校大规模扩招后的本科生相继毕业,一年多于一年 因此,毕业生就业问题显得更加突出,引人注目。 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实证研究+文献综述(5):http://www.751com.cn/guanli/lunwen_5830.html
------分隔线----------------------------
推荐内容